《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注释】

①孔:甚,大。

②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③容:运作、形态。

④恍惚:仿佛、不清楚。

⑤象:形象、具象。

⑥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⑦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⑧甚真:是很真实的。

⑨信:信实、信验,真实可信。

⑩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⑾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⑿以此:此指道。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译文参考2】

甚高德位的行为形貌是对道的效仿。道化生万物的过程表现为恍恍惚惚的不确定性。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之中,有了相对确定的形态停驻;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之中,又有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实体的呈现。在具象的实体世界,窈窈冥冥之中可以捕捉到某种情态表现。这情态表现非常本真,它蕴含着源之于道的德的信息。从古到今,这一系列表现从未改变,阅遍了众多人群王朝、物类王朝的兴衰变迁。我是怎么知道这些人群王朝、物类王朝的基本状况的呢?就是通过观其情察其德而得知的。

【译文参考3】

大德的人的仪容,是依从“道”的。“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实物。深远啊,幽暗啊,其中有精气。这精气很真实,其中有可以信验的东西。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不会被除去,凭着它能够观察万物的开始。我怎么知道万物的开始是那样的呢?就是依据这一点。

【评析】

从本书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这个本原“道”,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对此问题,学术界的解释不同,就出现“道”是唯心主义的和“道”是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本章中,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地提出“道”由极其微粘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在本章里,老子还提出“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点。

学术界一派观点认为老子的“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道”具有物质性的这种意见。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在以后的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此外,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注音版】

孔(kǒng) 德(dé) 之(zhī) 容(róng),唯(wéi) 道(dào) 是(shì) 从(cóng)。

道(dào) 之(zhī) 为(wéi) 物(wù),惟(wéi) 恍(huǎng) 惟(wéi) 惚(hū)。

惚(hū) 兮(xī) 恍(huǎng) 其(qí) 中(zhōng) 有(yǒu) 象(xiàng),

恍(huǎng) 兮(xī) 惚(hū) 其(qí) 中(zhōng) 有(yǒu) 物(wù)。

窈(yǎo) 兮(xī) 冥(míng) 兮(xī),其(qí) 中(zhōng) 有(yǒu) 精(jīng),

其(qí) 精(jīng) 甚(shèn) 真(zhēn),其(qí) 中(zhōng) 有(yǒu) 信(xìn)。

自(zì) 古(gǔ) 及(jí) 今(jīn),其(qí) 名(míng) 不(bù) 去(qù),

以(yǐ) 阅(yuè) 众(zhòng) 甫(fǔ)。

吾(wú) 何(hé) 以(yǐ) 知(zhī) 众(zhòng) 甫(fǔ) 之(zhī) 然(rán) 哉(zāi) ?

以(yǐ) 此(cǐ)。

上一篇:第二十章

下一篇:第二十二章

返回目录:道德经

心灵鸡汤

名著阅读排行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