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查询形容人多的成语 输入人多 页面提示:已经搜索到人多的成语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形容人多的成语的详细内容
第一个字发音为da 第三个字发音为yi的成语 在第一个框和第三个框分别输入da yi 可用于 成语接龙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心的成语

查看不带解释的心的成语

形容心的成语 关于心的成语 共收录心的成语969条

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人说:“~。”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作谓语、宾语;形容悲哀的程度比心死还重

安安心心

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心的成语

出处: 他已经~过日子了 作状语;用于劝戒别人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作谓语;指安下心来

安心乐业

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以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生活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我看二嫂子如今倒是安心乐意的孝敬我妈妈,比亲媳妇还强十倍呢。” 自己便~,在寺里住下。★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二十五回 作定语、状语;指情愿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出处:无 这就是我刚才对你说的,不要再去想起复做官,~守祖坟的原因所在。你明白吗?★唐浩明《黑雨》十

暗室亏心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出处:元·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我想来今生不报,来世偿还,正所谓~,神目如电。★明·范受益《寻亲记·托梦》 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做坏事

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心的成语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方信道暗室亏心,难逃他神目如电。★《元曲选·无名氏(冤家债主)三》 作谓语;指暗中作坏事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私心鬼神见。” 作宾语、定语;比喻暗中做坏事

熬心费力

耗费心神和气力。

出处:马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 作谓语;指做某事费尽心力

白藋同心

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 带心的成语

出处:北周·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之致。★郑逸梅《艺坛百影·陈从周与纽约明轩》

白发丹心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出处:《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牧羊驱马虽戎服,~尽汉臣。★唐·杜牧《河湟》诗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心的成语

出处:无 这孩子朴实勤奋,白水鉴心,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百计千心

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授计》:“你爹怜母惜,你爹怜母惜,当时许下偕老鸳衾;到如今,用尽了百计千心,只落得泪珠儿罗衫湿浸。”

百虑攒心

各种思虑一齐聚集在心头。

出处:无 自从这匆匆一别,他~,久久不能平静。

包藏祸心

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初与我为客侣,不意~,隐我血赀,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

包藏奸心

犹言包藏祸心。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毕力同心

犹言齐心协力。

出处:唐·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心的成语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避迹违心

指违背本意而隐匿。

出处:清·陈确《答张考夫书》:“其为荆公与非荆公,亦难逃后世之公,某万不敢避迹违心,以负兄夙所教督之意。”

变心易虑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出处:《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寡人]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割地谢前过以事秦。★《史记·张仪列传》

别出心裁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只好~,鼓吹女人自杀。★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别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蕃锦集》运用成语,~。★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别具心肠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出处: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别有心肠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犹别有肺肠。—— 心的成语

出处: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别有心肝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犹别有肺肠。

出处:茅盾《子夜》三:“尽管你那么说,我总以为做标金做公债的人们别有心肝!”

别有用心

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王太尊也是说他办事可靠,那里知道他是别有用心的呢。”

冰心一片

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钓鱼钓晴还钓雪,~已忘机。★清·陈壁《题钓台四绝》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恆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罢哩!★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心的成语

出处:《旧唐书·哥舒翰传》:“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 只恨那婆子~,劈手夺了他宝贝去。★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财迷心窍

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裁心镂舌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出处: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恻怛之心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同“恻隐之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恻隐之心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常有仁慈之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忙得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眼看着一分节礼要被人夺去,更是~,坐立不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

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心的成语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寻超宗植性险戾,禀行凶詖,~,久暴遐迩。★《南齐书·谢超宗传》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出处:《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沉心静气

犹言心平气和。—— 带心的成语

出处: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称心快意

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出处:《与妻书》:“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称心满意

称心如意。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叶圣陶《倪焕之》

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心的成语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五

趁心如意

称心如意。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趁,通“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趁心像意

犹言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满足,遂。趁,通“称”。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成算在心

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巧艺》:“李存进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索……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

诚心诚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大远的~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诚心实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诚心正意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心的成语

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则为他治国齐家存妙策,~请贤臣。★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

逞心如意

犹言称心如意。

出处: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五回:“谁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癞蛤蟆想着天鹅肉吃。” 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时刻难过。★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齿少心锐

指年轻气盛,锐意进取。——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宗元曩者齿少心锐,径行高步,不知道之艰以陷于大厄。”

赤胆忠心

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赤心报国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赤心相待

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心的成语

出处: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出以公心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无

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带心的成语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如此者~,已非一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怵目惊心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的苦衷了。★闻一多《龙凤》

触景伤心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出处:《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触目崩心

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心的成语

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且年光遒尽,~。扶力含毫,诸不申具。★南朝·陈·徐陵《答李颙之书》

触目经心

见到而萦烦于心。

出处:明·何大复《感春》诗:“风光物色元非恶,触目经心偏苦情。”

触目惊心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又因他姓赤,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时常打扫:因此把他派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触目儆心

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林则徐《拿获行动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并将各犯首级在于上下游干革命枭示,俾各触目儆心。”

触目警心

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贵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时明岁开设学堂,可钞贴各乡镇讲堂,以便教习随时讲解,俾学生~。★《扫为帚》第二四回

触目伤心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平日这灯下,便是我们的天堂;今日却成了地狱了,没有一个地方一件事情,不是使我~的。★冰心《集外·庄鸿的姊姊》

触目恸心

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心的成语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船到江心补漏迟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

戳心灌髓

刺心并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

出处:宋文茂《李班长学文化》:“秀英见祝怀成坐在一边戳心灌髓地说风凉话,怕又挑起事来。”

刺心刻骨

①犹刻骨铭心。指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陈确《答恽促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他们的是非,往往和我们的颠倒。往往我们所以为~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冰心《寄小读者》六

刺心裂肝

指悲痛至极。

出处: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刺心切骨

指内心极其悲愤。

出处: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心的成语

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粗心大意

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学四》:“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这是我~,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粗心浮气

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卷四:“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皮毛。” 《新光》中作者皆少年,往往~,傲然凌人,势所难免。★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促膝谈心

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即有友人,不过十余知音之侣,来则促膝谈心,率皆圣贤之道,不敢稍涉异言。” 依弟愚见,这厅事也太阔落,意欲借尊斋,只需一席酒,我四人~,方才畅快。★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摧心剖肝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存心不良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存心积虑

指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心的成语

出处:宋·苏辙《进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庙,郡县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职,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积虑,皆以为当然,是以寇至而不惧,难生而无变。”

存心养性

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出处:《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释氏只令人到知天处休了,更无~事天也。★《二程全书·外书十二》

寸心千古

千古:时间久远。寸心具有千古识力。

出处:唐·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之事,~,可悲也夫。★明·李贽《杂说》

措心积虑

犹言处心积虑。指长久考虑在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何坦《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有识之士疑之,则以谓潜师游方之外者也,其~皆与吾道殊,初不可以强而同。★明·宋濂《(用明禅师文集)序》

大得人心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

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诛佞》:“李秦授这厮,今日圣旨杀他,大快人心;兄请正坐了,就决了他,使小弟得以快睹。” “老江,你看多么~呀!”说到这里,她喘了一口气,发觉自己太兴奋了。★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九章

丹心碧血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心的成语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这一个~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五回

丹心如故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出处:无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胆大心粗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以~勇猛灵活的战斗作风,炸死炸伤了几百名敌人。★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胆大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心的成语

出处:明·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胆破心寒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出处:无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众人都~,不敢出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胆战心慌

形容十分害怕。——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三藏见说,又~,不敢举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胆战心摇

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胆壮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心的成语

出处:《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当面输心背面笑

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

出处:无

悼心疾首

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悼心失图

悼:悲伤;图:谋划。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 带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

得手应心

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同“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

得心应手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低首下心

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心的成语

出处:唐·韩愈《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姑娘不~的诚服首肯。★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低心下意

指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

雕心刻肾

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同“雕肝琢肾”。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六朝》:“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

雕心雁爪

比喻心狠手辣。—— 带心的成语

出处:《古今杂剧·聚兽牌》:“他须是鼠窃狗盗无知辈,雕心雁爪无恩义,鸡肠蛇腹为奸细。”

雕心鹰爪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倚着他龙蟠虎踞江山霸,人强马壮诸侯怕,~窥天下。★元·无名氏《临潼斗宝》头折

吊胆惊心

犹言吊胆提心。

出处:《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心的成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掉以轻心

掉:摆动;轻:轻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了。★秦牧《两只青蛙》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其事至险 计至毒。道路相告,~。★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动人心弦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动人心弦的赠礼,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

动心怵目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宋·陈亮《祭宗成老文》:“虽才俊比肩,可喜可愕,至于动心怵目,无所不有,然其厚德伟度,要不复前人比。”

动心骇目

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心的成语

出处: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动心忍性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古之贤哲,孰不病贫?苦其心志,空乏其身,~,方为志人。★明·赵弼《疥鬼对》

洞心骇耳

形容使人震惊。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洞心骇目

形容使人惊异。——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一日出示,余~,多闻所未闻者。★清·卢文弨《(游宦纪闻)跋》

独出心裁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独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出处:《诗刊》1978年第3期:“诗味的浓淡,与比兴之运用关系非常密切。李贺的诗歌在这方面是独具匠心的。” 他的这种设计真是独具匠心。

独运匠心

匠心:精巧的心思。形容精美独到的艺术构思。—— 心的成语

出处:郑逸梅《艺坛百影·陈从周与纽约明轩》:“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

额蹙心痛

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作谓语、定语;指人伤心痛苦

鹗心鹂舌

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这绍闻当不住鹗心鹂舌的话。” 作定语;指人很阴险

儿女心肠

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作宾语;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肠

耳目心腹

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如善其便捷,任以耳目心腹,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作宾语、定语;指助手与亲信

耳软心活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作谓语、定语;指没主见

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心的成语

出处:无 长辈们的谆谆教导,晚辈们当耳听心受。 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明·周楫《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若彼~,非我之利也。”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二心两意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作宾语、定语;指不专一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二意三心

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不专心

发短心长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防心摄行

指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出处:无

放心解体

指人心离散、瓦解。

出处:《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放心托胆

心里放得下,有所凭借而胆大。形容毫无顾虑。—— 带心的成语

出处:《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匪石之心

比喻坚贞不渝。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遂将~,冀伸藻镜之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

费尽心机

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与杨子直书》:“而近年一种议论,乃欲周旋于二者之间,问互委曲,费尽心机。” 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

费力劳心

耗费气力和心思。—— 心的成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分心挂腹

形容十分挂念。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佛口蛇心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佛性禅心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那众和尚见了武大这个老婆,一个个都昏迷了~。★《金瓶梅词话》第八回

佛眼佛心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福至心灵

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心的成语

出处:宋·毕仲洵《幕府蒌闲录》:“吴参政少以学究登科,复中贤良,为翰林学士。常常草制以示欧阳文忠,称之,因戏曰:‘君福至心灵。’” 自古道:“~”,三场完毕,没有出岔子,等到出榜,居然高高的中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抚心自问

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出处:鲁迅《华盖集·这回是多数的把戏》:“倘使我看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

拊心泣血p>形容内心悲痛之极。

 

出处:《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请勿攻河东,从龙门直渡,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则足食足兵。既总天府,据百二之所,斯亦拊心泣血之计。”

负心违愿

负:辜负。辜负和违背自己的心愿。——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浩不能忘旧情,乃遣惠寂密告莺曰:‘浩非负心,实被季父所逼,复与孙氏结亲,负心违愿,痛彻心髓。”

腹非心谤

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无

腹诽心谤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非而心谤。”

腹热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心的成语

出处:无

腹心相照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腹心之患

比喻严重的祸患。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东南又生一越,为其~。★明·刘基《春秋明经·吴入郢于越入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于越入吴》

腹心之疾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带心的成语

出处:《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 陛下只知行乐欢娱,歌舞宴赏,作一己之乐,致万姓之愁,臣恐陛下不能享此乐,而先有腹心之患矣。★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十八回

甘心瞑目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出处:《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甘心情原

指完全愿意。

出处:无

甘心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心的成语

出处: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愚公移山》

甘心如荠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比喻人只要心安理得,即使承受再大的痛苦也觉得很甜美。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为了国家,即使牺牲生命,也~。

甘心首疾

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出处:《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肝心若裂

比喻极痛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肝心涂地

犹言肝脑涂地。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出处: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感人心脾

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出处: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高下任心

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同“高下在心”。—— 心的成语

出处:《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高下在心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槁形灰心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出处: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割股之心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复勤恳化导,设书院六,义学百,楚苗駸駸向学,呈求考试,遂已~。★清·魏源《圣武记》卷七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革面洗心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心的成语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革心易行

指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

出处: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南越王甚嘉被惠泽,蒙休德,愿~,身从使者入谢。★《汉书·严助传》

耿耿于心

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所惜者,幼为奴隶学问所误,于国民责任,未有分毫之尽,以是~,不能自解。★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五回

攻心扼吭

比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攻心为上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勾心斗角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 在这件事上,他们最是赤祼祼地毫无~的意思。★茅盾《虹》九

钩心斗角

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心的成语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 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的名声,竟肯如此~,无所不至呢。★鲁迅《两地书》十五

狗肺狼心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同“狼心狗肺”。

出处: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只为一班卖国格中国人,生成狗肺搭狼心,日日夜夜吃穷人,吃得来头错眼暗发热乎。★瞿秋白《东洋人出兵》之一

狗心狗行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元康进之《李魁负荆》第二折

苟且之心

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九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古貌古心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

出处: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季苇萧迎了上去,见那人方巾阔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

蛊惑人心

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心的成语

出处:《元史·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却胆敢把这个反天逆地、阻碍进化、~的邪说谬论说将出来。★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鼓舞人心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出处: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也不过四处游说,~。★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

挂肚牵心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出处:无

关心民瘼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身为政府官员,~当为本职。

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卢师越离家已久,~,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鬼迷心窍

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我真象从前的人说的“~”了,现在可算把鬼打跑了!★赵树理《表明态度》

刿目怵心

刿:刺伤;怵:惊动。指触目惊心。

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至于秦汉之文,莫不洞达駘宕,刿目怵心。” 至于其他骨肉之间,眈眈逐逐之态,随事随处一一标而出之,足令人~者,不一而足。★季新《(红楼梦)新评》

刿目鉥心

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一‘~’、‘搯擢胃肾’的辞句,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

刿鉥心腑

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夫刿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

刿心怵目

指触目惊心。见“刿目怵心”。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狄平子以所著《平等阁笔记》见寄,记述两年来都中近事,字字令人刿心怵目。”

刿心刳肺

形容费尽心思,刻意为之。

出处:清·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夫文亦第期各适一世之用而已,而必刿心刳肺,断断焉以师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为不如是,则不足以为文也。”

刿心刳腹

形容费尽心思,刻意为之。同“刿心刳肺”。—— 心的成语

出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七九:“同一有物之语,不刿心刳腹以出之,则不成为文。”

刿心鉥肾

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同“刿鉥心腑”。

出处:清·钱谦益《复徐巨源书》:“仆之马齿长矣,下上今古,刿心鉥肾,亦不啻三折肱矣。”

贵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出处:无 年轻人交朋友,~。

骇目惊心

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平地水深数丈,树头牵夫藻荇,舵尾压于楼台,骇目惊心,声如万马。” [包兴]不觉~,失声道:‘哎哟……这是那里来的刀。’★《三侠五义》第三八回

骇目振心

使人见到非常震惊。同“骇目惊心”。

出处: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一以为霆惊电煜,骇目振心;一以为落日明霞,馀晖映远。”

骇心动目

犹言惊心动目。

出处:宋·苏轼《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传观左右,失手坠于江中,乃祷于神,愿复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者骇心动目诡异之观。”

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心的成语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寒心消志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销志”。

出处:《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

寒心销志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消志”。

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常恐恩义两乖,家国同负,~,以生为惭。★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好心好意

指怀着善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好心好意来告诉你,你可不能卖了我呀!”

好心做了驴肝肺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八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凭说我去罢。”

合胆同心

犹言同心同德。

出处: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狠心辣手

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诡行颇僻之刘宗周,~之黄某,意指此一事也。★清·黄宗羲《南雷文集·辨野史》

衡虑困心

形容费尽心思。

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 中间解衣缩食,~,体肤筋骨,靡所不惫,收集仅兹。★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花貎蓬心

指虚有其表。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坏人心术

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东守约问八条(其一)》:“若真能学者,如明镜在悬,凡物之来,妍媸立辨,岂为彼物所移,何能坏人心术?” 凡淫词艳曲~,与夫得罪名教之书,悉纳其中而烧之。★清·钱泳《履园丛话·种德》

皇天不负苦心人

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 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他总算熬出头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

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心的成语

出处:无 这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取得成功。

灰心短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同“灰心丧气”。

出处:无

灰心槁形

形容意志消沉,形体枯槁。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灰心丧气

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因为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都有些~了。★吴玉章《论辛亥革命》

灰心丧意

犹言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处:无

回心转意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训门人·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要不然时,叫他趁早~,有多少好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慧心妙舌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慧心巧思

聪明的心地,精巧的构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别出心裁。

出处:无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蕙心纨质

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带心的成语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火烛小心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你悄悄跟老张去说,叫他去找‘主顾’,要有钱人家的子弟,肚子里‘~’而急于想中举的;每一个六千银子,另加两成小费。★高阳《清官册·科场大狱》

机心械肠

机巧诈变的心计。

出处:无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急痛攻心

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出处:无

疾首痛心

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天下愚夫愚妇莫不~,愿得伸锄奋挺以致死于敌。★宋·岳飞《奏乞本军进计刘豫札子》

计上心来

计:计策、计谋。心里突然有了计策。——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计上心头

心里突然有了计策。同“计上心来”。

出处:无

计研心算

指精心研究计算。

出处:无

简在帝心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心的成语

出处:《论语·尧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他老人家官声甚好,早已~,将来润翁引见之后,指日就要放缺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

见猎心喜

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 公子何不作一番我看,或者我~,竟领会得一两件,也不见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剑胆琴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说实在话,简直是出类拔萃,~。★欧阳山《三家巷》二十

剑气箫心

犹剑胆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剑态箫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同“剑气箫心”。

出处:无

江心补漏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指临到紧急关头才设法补救,为时已晚。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八折:“凭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后悔,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王铚续义山杂纂,载不济事四十一条,其一曰~。★清·翟灏《通俗编·地理》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心的成语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

匠心独具

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匠心独妙

匠心:精巧的构思。独妙:独到的巧妙。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亦作“匠心独出”、“匠心独运”。

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学不考儒,务掇精华;文不按古,~。★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三

匠心独运

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至~之作,色韵古雅,掌故淹通。★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降心俯首

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出处:无

降心顺俗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出处:无

降心下气

指虚心下气。—— 心的成语

出处:无

降心相从

降心:屈己;从:顺从。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唯我郑国之有谒焉,如旧婚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既料中国人必不失和,而孤拔以一水师提督,挟盛气而来,谓闽官必~,船局因垂手可得。★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焦心劳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銜,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焦心热中

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脚心朝天

死的隐语。

出处:无

截胫剖心

砍断足胫,剖开心胸。后以“截胫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

出处:《书·泰誓下》:“扞纣呴斮朝涉之胫, 剖贤人之心。”孔传:“扞纣王呴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比干忠谏,谓其心异于人,剖而观之。酷虐之甚。”

竭尽心力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缩地补天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竭力虔心

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出处: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了办好这所学校,大家都是~地工作着。

锦心绣肠

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锦心绣腹

形容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辞藻。——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冬景题情》套曲:“他有那锦心绣腹,我有那冰肌玉骨。”

锦心绣口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虽只数字,结束之妙,无过于此,若非~,何能道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

锦绣心肠

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同“锦绣肝肠”。

出处:无

尽心竭力

尽:全部用出;竭:用尽。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心的成语

出处: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卿当~,务在必退周兵,以擒罪首。★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五回

尽心尽力

指费尽心力。

出处:《晋书·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惊心悲魄

指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出处:无

惊心惨目

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惊心褫魄

形容十分恐惧。同“惊心丧魄”。

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支谈下》:“世方惊心褫魄,我独燕处超然。”

惊心怵目

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同“惊心骇瞩”。

出处:无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心的成语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卷上:“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无

惊心吊魄

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同“惊心动魄”。

出处:无

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带心的成语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只听跑上几个人去,把椤子往地下一摔,霍绰的一声,~。★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

惊心夺目

指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出处:无

惊心骇目

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同“惊心骇瞩”。

出处:无

惊心骇神

指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惊心骇瞩

指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出处:《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惊心裂胆

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出处:无

惊心破胆

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惊心丧魄

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出处:无

惊心眩目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出处:《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疚心疾首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心的成语

出处:《魏书·显祖记》:“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发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广集良医,远采名药,欲以救护兆民。”

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讵料它们~,渐渐变坏。★丰子恺《口中剿“匪”记》

居心叵测

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出处:清·洪楝园《县嶴猿·归神》:“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以为自己富贵之地,是以吾阁部为奇货,居心叵测,天理不容。” 他是个~的家伙,要多加提防。

居心险恶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镌骨铭心

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

出处: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镌心铭骨

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眷眷之心

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心的成语

出处:《汉书·文帝纪下》:“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

开口见心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开心见肠

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出处:无

开心见诚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臣愿陛下虚怀易虑,~,疑则勿用,用者勿疑。★宋·陈亮《论开诚之道》

开心见胆

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出处:无

刊心刻骨

指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出处: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亢心憍气

指性情高傲。——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可心如意

符合心意。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克肩一心

指能一心以事君。

出处:语出《书·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卿历事三世,~,事效已明,时望攸属。★宋·司马光《赐新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上第一表辞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刻骨崩心

指仇恨极深。——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刻骨镂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虽~,难报万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誓图死保。★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空腹高心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心的成语

出处:鲁迅《坟·论“他妈的!”》:“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空心汤圆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出处: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抠心挖肚

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日吃过了晚膳,就靠在烟榻上,抠心挖肚的足足拟了一夜的条陈稿子,还没有拟好。”

抠心挖血

犹言抠心挖肚。形容费心思索。——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口不应心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出处: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口服心服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心的成语

出处:《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他是一个~的人。

口是心非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俺哥哥原来是~,不是好人了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

口是心苗

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口诵心惟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出处: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侪辈往往~,吟哦上下,记忆不少休。★宋·陈亮《送吴恭你知县序》

口诵心维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出处:无

口直心快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心的成语

出处: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叩心泣血

形容悲痛之极。

出处:《宋书·武帝纪上》:“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 此臣之所以~,呼天乞怜,而不能自己者也。★明·张居正《再乞归葬疏》

扣人心弦

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那种景象多幺~!★秦牧《花城·古董》

刳精鉥心

极言用心劳苦。——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刳心雕肾

犹言刻骨铭心。表示强烈的情感。

出处:无

枯脑焦心

指竭尽心力。

出处:无

枯体灰心

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极端消极。同“枯形灰心”。——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枯形灰心

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极端消极。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与人无竞,而好刺讥朋友之过;~,而喜为感时玩物不能忘情之语。★宋·苏轼《参寥子真赞》

苦口婆心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我和龙济光~的谈了十几点钟。★清·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

苦心孤诣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地运动着做了一次大总统,后来被人赶跑了,跑向天津。★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苦心积虑

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出处:无 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清史稿·文苑传·申涵光》

苦心经营

经营:筹划,管理。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出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快心满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快心遂意”。——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快心满志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快心遂意”。

出处:无

快心遂意

犹言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无

旷心怡神

舒畅心胸,愉悦精神。——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亏心短行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第五出:“须听,我没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从今后,相思两处,一样泪盈盈。”

困心横虑

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

困心衡虑

困:忧;衡:横。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心的成语

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有~,仅脱于震凌者矣。★明·宋濂《环翠亭记》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出处:宋·柳永《玉女摇仙佩》:“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出处: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出处: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薰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狼心狗肺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恩忘义。” 你这个~的烂货,你想把我气死了,你们去过快活日子。★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二回

狼心狗行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心的成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狼子兽心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出处:《晋书·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哪晓得这班降兵,本来原是游勇出身,~,哪里肯安安顿顿的守著规矩过日子,便渐渐的放肆起来。★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

劳心焦思

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杜甫《忆昔二首》一:“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本大总统~,几废寝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五回

劳心苦思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出处:唐·杜甫《忆昔二首》一:“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劳形苦心

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冷心冷面

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 况且听他那番~,早同枯木死灰,把生死关头看破,这大事已完,还有甚的依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离心离德

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出处:《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黎民~,祸生不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里丑捧心

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

出处:《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带心的成语

出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利欲熏心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沥血叩心

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

出处:无

沥血披心

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同“沥血叩心”。—— 心的成语

出处:前蜀·杜光庭《晋公后土醮词》:“诚切祷祈,沥血披心,仰希鉴祐。”

良工苦心

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

出处:宋·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伯父]特特的给我父母立了这座家庙;不但我身有所归,便是我的双亲也神有所托,这是一片~。★《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良工心苦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谛听其声,如出一口,无高低断续之痕者,虽曰~,然作者深心,于兹埋没。★清·李渔《闲情偶记·演习》

两意三心

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休得慕富嫌贫,两意三心,自贻后悔。” 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

聊表寸心

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此不复相见矣。”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灵心慧齿

天资聪慧,口齿伶俐。—— 心的成语

出处:无

灵心慧性

指聪慧的天资。

出处:无

龙心凤肝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出处:无

笼络人心

笼络:笼和络原是羁绊牲口的工具,引伸为用手段拉拢。耍弄手段,拉拢别人。——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史·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者如安国者实鲜。” 因为当时那元主,要~,访求宋朝遗逸,中外鞑官和一班反颜事敌的宋朝旧臣,都交章保荐谢枋得。★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镂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政》:“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镂心刻骨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六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

镂心呕血

比喻苦心构思。—— 心的成语

出处:无

镂心鉥肝

比喻苦心钻研。

出处:无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但是“~”,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戮力齐心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梁书·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戮力同心

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以为足下当~,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戮力一心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出处: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戮力壹心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驴心狗肺

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何故苦苦贪私,思量独吃自疴……不知驴心狗肺怎么生的。”

率土归心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且殿下收召才杰,意从人望,子惠黎庶,~。★《元史·廉希宪传》

率土宅心

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天下归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晋书·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乱箭攒心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略迹论心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出处: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略迹原心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心的成语

出处: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 我们如今,也只好~,倘若求全责备起来,天底下那里还有甚么好人呢?★《文明小史》第十七回

论心定罪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出处:无

瞒心昧己

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出处: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欺天负人,瞒心昧己,神明也不保佑。”

漫不经心

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带心的成语

出处: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

貌合心离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出处:《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貌是心非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同“貌是情非”。

出处:无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心的成语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三国演义》上所谓“~”,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毛泽东《实践论》

昧己瞒心

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况且骨肉之间,如此~,最伤元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扪心无愧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扪心自问

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宋祁《学舍昼上》:“扪心自问何功德,五管支离治繲人。” 此则请公等~:上流社会人而应作此语耶?(清·梁启超《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

面是心非

指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出处:无

民心不壹

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 永与陛下系出同宗,乃独僭称尊号,煽动华夷,惑民视听……今若不先加除灭,恐~,后患方长,怎得谓不足深忧!★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七十五回

明心见性

①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心的成语

出处:无

铭心刻骨

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恩同海岳,~难忘。★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

铭心镂骨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无报上天。★唐·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

莫逆于心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漠不关心

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出处:叶圣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

木人石心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出处:《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张生乃~也。使有情者见之,罪不容诛。★宋·秦醇《谭意歌传》

木石心肠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心的成语

出处: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他这个人真是~。

木心石腹

犹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出处:无

目成心许

目成:以目传情,心意相通。许:允许;许诺。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亦作“目成眉语”、“目成心授”。

出处:无

目瞪心骇

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同“目眐心骇”。—— 带心的成语

出处:《轰天雷》第十回:“当时土木工匠们弄得目瞪心骇,不知所为,都停着工看。”

目交心通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出处:无

目挑心悦

指眉眼传情,两心相悦。

出处:无

目挑心招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心的成语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捭阖以为术焉,则可以钳塞天下之游士。★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

目窕心与

指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出处:无

目眢心忳

犹言泪竭神伤。形容悲痛之甚。

出处:无

目眐心骇

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目注心凝

犹言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无

目注心营

指竭尽心力以赴。

出处:无

乃心王室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心的成语

出处:《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溺心灭质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鸟声兽心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出处:无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带心的成语

出处:《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虐老兽心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出处: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司马迁《史记·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呕心抽肠

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 作谓语、定语;指人很悲伤

呕心滴血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呕心沥血”。—— 心的成语

出处:无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师等

呕心沥血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臧克家《老舍永在》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师等

呕心镂骨

形容费尽心思与精力(多用于文艺创作)。

出处:无 作谓语、定语;指尽力

呕心吐胆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带心的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作谓语、定语;指尽力

怦然心动

心怦怦地跳动。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我一见到她就~。

捧心西子

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

出处:无

披露腹心

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 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

披心沥血

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南史·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

披心相付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出处:《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擗踊拊心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以足顿地。拊:敲击。指捶胸顿足,敲击心口,极尽悲哀。——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平心定气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宋·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须~,与之委曲,使之相从而后已。★宋·吕本中《官箴》

平心而论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 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文亦未便登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

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希望你~地想一想,不要意气用事。

平心易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同“平心静气”。

出处:无

破胆寒心

犹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无

破脑刳心

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剖心坼肝

比喻忠诚不二。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剖心泣血

形容非常悲伤。同“剖肝泣血”。

出处:无

剖心析胆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剖心析肝

形容掬诚相示。亦作“剖心坼肝”。

出处:无

齐心并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出处:无

齐心併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齐心涤虑

净洁身心,清除杂念。同“斋心涤虑”。

出处:无

齐心合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工人们~,只用一天时间就把道路修好了。

齐心戮力

戮:合。指同心合力。—— 心的成语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凡我同盟,~,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齐心同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出处:无

齐心协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往后咱们~,一块打反动派!★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齐心一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牵肠萦心

犹牵肠挂肚。

出处: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接信后竟置之不答,那种牵肠萦心的期待不将把血管都绞破么!”

潜心涤虑

指专心致志。

出处:梁启超《天演学初祖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达尔文]千百四十二年,遂去伦敦,卜居于京特省附近之一村落,屏绝尘俗,潜心涤虑,将航海五年内所搜之材料,所悟之新说,整齐之,锻炼之。”

潜心笃志

指专心致志。——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切齿拊心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切齿腐心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切齿痛心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带心的成语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切理会心

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出处:无

切理厌心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出处:无

切理餍心

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切切在心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爷知觉,施恻隐之心,释放我等,又赐诸弟兄财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报恩无地。”

惬心贵当

合情合理。

出处:晋·陆机《文赋》:“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琴心剑胆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沁人心肺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出处:无

沁人心腑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出处:无

沁人心脾

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心的成语

出处: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鲁迅《呐喊·社戏》

沁入心脾

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出处:无

倾心吐胆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怕不待倾心吐胆商量嫁,都是些瞒神諕鬼求食话。” 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对哥哥说。★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

清耳悦心

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清心寡欲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出处:《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 刘均佐,我奉师父法旨,等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

清心少欲

指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

出处:无

清夜扪心

清:清静;扪:按摸。指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心的成语

出处: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明·茅维《闹门神》:“倘清夜扪心,原无芥蒂。” 谁要是在团结两个字上不生长些诚意,他即使不被人唾骂,也当~,有点儿羞愧。(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区区此心

区区:微小,微薄。常作用谦词。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亦作“区区之心”。

出处:无

全无心肝

比喻不知羞耻。

出处:《南史·陈后主纪》:“叔宝全无心肝。” 观其孜孜憨笑,似~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全心全意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热心苦口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出处:无

热心快肠

形容热情直爽。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三》:“也许因为是她热心快肠,群众有事爱找她拿主意,帮个忙。”

人面狗心

①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心的成语

出处:《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人面兽心

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出处:《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醒、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汉书·匈奴传赞》:“被发左衽,人面兽心。” 大虫见了“兽面人心”的既不敢伤,若见了“~”的如何不啖。★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出处:《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俗话说的:“~”。若说照安公子这等人物,她还看不入眼,这眼界也就太高了,不是情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人心不古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五回:“奈近来人心不古,都尚奢华。”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罗洪宪诗:“~,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

人心大快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立枷》:“东山受恩反噬,其罪盖浮于诸龙光。当时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缙绅闻声,然亦不云立枷。”

人心隔肚皮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心的成语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可是,~,有些事儿,哪能想到呢。★端木蕻良《曹雪芹》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人心涣散

涣散:散漫,松懈。思想不统一。形容人心不齐。

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 越国~,能否自立,尚未可知。★《清史稿·越南传》

人心皇皇

见“人心惶惶”。人们内心惊恐不安。——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但一月无君,~,每日议立议迎,全无成说。★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

人心惶惶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无端起来胡闹,蒌喊一阵,西跑一阵,弄得~,不是扰乱治安是什么?★哇圣陶《丁祭》

人心莫测

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出处: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止凭此一线未死之人心,以为鼓荡,然而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

人心难测

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心的成语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看官你道赚去商家物事的,和是那个?真个是~,海水难量。原来就是贾廉访。★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人心叵测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新唐书·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夫~,险于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出处:无

人心如面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带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人心丧尽

指不得人心到极点。

出处:无 这个专制君主暴虐无道,终致~而被推翻。

人心所归

指众人所归向、拥护的。

出处:无

人心所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心的成语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这是~,此人和之大利。★曲波《林海雪原》三七

人心惟危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出处:《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危。” 后来他对于我那“~”说的怀疑减少了。★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人心向背

向:归向,指拥护;背:背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是。” 国家的盛衰,在于~。

仁心仁术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带心的成语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他送给张医生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四字,表扬张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仁心仁闻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忍心害理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此时若教抛撇祖父,一人独去,即使女儿心如铁石,亦不能~至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

日短心长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指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心的成语

出处: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铭言日短心长,身名就剥,所以哀之者至矣。” 王梦楼云:‘……未吸神髓,故易于决舍;如果深造有得,必愁~,孜孜不及,焉有馀功,旁求考据乎?’★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

日久见人心

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

柔心弱骨

形容性情柔和。

出处:《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肉颤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带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肉跳心惊

心里吃惊,身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冤家,真个无差。好些时~,这场兜答。(明·汤显祖《紫钗记·哭收钗燕》)

洒心更始

犹言改过自新。自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无

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心的成语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后有追兵,你可千万不要~,迟疑不决,误了大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

三心两意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出处:无

丧心病狂

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但是顽固派反对派对于进步文化机关的违法摧残其合法的事业,其~,可谓已达极点。★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煞费苦心

煞:委。形容费尽心思。——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这煎烟方法,我是煞费苦心,三番五次的试验,方才研究得精密。” 他~编造的谎言被人当场揭穿了。

煞费心机

指费尽心思。

出处:无

伤心惨目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也?” 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形单影只,备极凄凉。且偶经故居,~。★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伤心蒿目

旧时指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心的成语

出处:无

伤心疾首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出处:无

赏心乐事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你看这郊外人稠物穰,都是~,真个好热闹也。★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带心的成语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上下同心

上下一心。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虽然新遭大败,但此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加之重要将领均在,上下同心,亲密无向,又善于整饬军纪,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难。”

上下一心

上上下下一条心。

出处:《淮南子·诠言训》:“上下一心,君臣同志。”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心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蛇蝎心肠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蛇心佛口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王魁你恶狠狠~,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定与我倒断了前番呪。★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

设心处虑

处心积虑;用尽心思。同“设心积虑”。——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设心积虑

处心积虑;用尽心思。

出处:无

身心交病

交:一齐,同时;病:困乏。身体和精神都很困乏。

出处: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我再斗下去,也许会‘身心交病’。”

身心交瘁

身体衰弱,精神不振。—— 心的成语

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谭鑫培的绝唱》:“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间,与世长辞。”

身遥心迩

犹言身远心近。指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出处:无

身远心近

指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出处:无

身在曹营心在汉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带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总是老先生~,故尔忧愁抑郁,现出此症。★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深得人心

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出处:无 他在任内大施德政,~,因此虽已逝去多年,仍然为人所追思、怀念。

深入人心

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可是总没有这位先生的讲说那样一句句~。★叶圣陶《英文教授》

神会心融

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神竦心惕

肃敬的样子。

出处:无

神怡心旷

精神愉悦,心胸开阔。

出处:无

神醉心往

心神陶醉向往。——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师心自是

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师心自用

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而已。★严复《救亡决论》

十指连心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 焚烧~痛,图得三生见面圆。(明·汤显祖《南柯记·情尽》)

石心木肠

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出处:无

实获我心

表示别人说得跟自己的想法一样。

出处:宋·郭熙淳《林泉高致·山水训》:“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

实心实意

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使心别气

指发脾气。

出处:无

使心用腹

用心思,使坏心眼。

出处:无

使心用幸

用心机。同“使心作幸”。——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使心用倖

用心机。同“使心作倖”。

出处:无

使心作幸

用心机。亦作“使心用幸”。

出处:无

使心作倖

用心机。亦作“使心用倖”。—— 心的成语

出处:无

世道人心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

出处:《明史·儒林传序》:“所关于世道人心者甚钜,是以载籍虽繁,莫可废也。” 有一个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亚历山大府的名妓泰绮思,是一个贻害~的人物。★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出处:无 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事与心违

事实与愿望相违背。同“事与原违”。—— 带心的成语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清·陈维崧《金菊对芙蓉·姜学在扫墓归过访》词

是非之心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出处:无

适心娱目

犹言喜心悦目。

出处:无

手不应心

犹言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 可惜才不逮意,~,于是急切中连“简明”、“清晰”、“条理”等一切散文底基本条件都置诸脑后了。★沈从文《艺术教育·滥用名词的商榷》

兽心人面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洵是~,问袁公此意能知?★清·洪楝园《悬嶴猿·诫猿》

输心服意

犹言真心顺从。

出处:无

鼠心狼肺

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郑燮《后孤儿行》:“丈丈翁,得钱归,鼠心狼肺,侧目吞肥,千谋万算伏危机。”

鉥心刿目

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无

鉥心刿肾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鉥心刿目”。

出处:无

爽心豁目

心神爽朗,眼界开阔。—— 心的成语

出处:无

爽心悦目

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出处:无

司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岂所谓~,路人皆见者耶?★清·梁启超《新民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私心杂念

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

出处:郭小川《忆延安》:“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扫荡着私心杂念,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死心搭地

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出处:无

死心落地

犹死心塌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死心塌地

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那呆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跟着前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

死心踏地

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出处:无

随心所欲

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带心的成语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二人并坐,~的漫谈。★臧克家《老舍永在》

遂心快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出处:无

遂心满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出处:无

遂心如意

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心的成语

出处:《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么遂心如意的。” 他觉得儿子大了,要有一个~、知疼知热的也好。★端木蕻良《乡愁》五

遂心应手

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出处: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碎心裂胆

形容异常恐惧。

出处:无

贪心不足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痰迷心窍

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低头一想:‘明白了,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东家见了眼馋,又勾起那痰迷心窍老毛病来了。’”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提心在口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天理良心

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出处:无

天下归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无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带心的成语

出处:

铁肠石心

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

出处:唐·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铁打心肠

谓心肠像铁铸成的。形容人刚强的秉性。

出处: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八出:“望断天涯无故人,便做铁打心肠珠泪倾。” 老爹,你一时之怒,打死了他,你若见这样呵,随你~也痛悲。★明·徐霖《绣襦记·责善则离》

铁石心肠

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心的成语

出处: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宋·苏轼《与李公择书》:“虽兄之受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 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了。★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铁石心肝

犹言铁石心肠。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同“铁石心肠”。

出处: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孤坟一径楚山尖,~老孝廉。★清·顾炎武《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绝句》之二

铁心木肠

犹言铁打心肠。

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铁心石肠

犹言铁石心肠。——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苏轼《牡丹记叙》:“然鹿门子常怪宋广平之为人,意其铁心石肠,而为《梅花赋》,则清便艳发,得南朝徐庾体。” 紫鹃姐姐,你从来不是这样~,怎么近来连一句好好儿的话都不和我说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同德同心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普劝国人,勿分尔我,~,自成团体。★清·洪楝园《警黄钟》第十出

同德一心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出处:无

同心毕力

指齐心尽力。——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同心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有寇而战,则~。★宋·苏轼《策别十三》

同心敌忾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出处:无

同心断金

形容心齐力量大。——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共胆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出处:无

同心共济

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亦作“同心协济”。

出处:无

同心合胆

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胆”。—— 心的成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共做人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

同心合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出处:无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同心合意

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同心竭力

指齐心尽力。同“同心毕力”。

出处:无

同心僇力

指齐心合力。同“同心戮力”。

出处:无

同心戮力

指齐心合力。—— 心的成语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同心同德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同心协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出处:无

同心协济

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同“同心共济”。——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同心协力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只要我们大家~,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同心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出处:无

同心一德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同心一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出处:无

同心一意

指心志一致。

出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明·李贽《代常通病僧告文》

铜心铁胆

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童心未泯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出处:无

痛贯心膂

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痛入心脾

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心的成语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痛心拔脑

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痛心病首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痛心疾首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带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瞿耐庵自从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听断糊涂,一个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痛心绝气

形容悲愤到极点。

出处:《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痛心切骨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只有那疏疏密密的枯枝,时时战颤,忍着百般~的苦恼,静待远遥远未来的春意呢。★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

痛心入骨

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心的成语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 每与刘左将军、孙公祐共论此事,未尝不~,相为悲伤也。★《三国志·蜀志·孙乾传》

痛心伤臆

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透骨酸心

形容极度伤心。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弥天恨事,透骨酸心。

吐胆倾心

倾:倒出。将埋藏在心底里的话全部讲出来。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刘斧《青琐高议·别集·越娘记》:“幽幽千端郎不听,倾心吐胆犹不止。” 街坊也却不道您~说真实。(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

吐心吐胆

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同“吐肝露胆”。

出处:无

抟心壹志

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出处:无

抟心揖志

指专心一志。——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推心致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出处:无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挖空心思

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带心的成语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例如问《十三经》是什么,文天祥是那朝人,全用不着自己来挖空心思做,一做,倒糟糕。”

歪心邪意

指心术不正。

出处:无

万箭穿心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万箭攒心

攒:聚集。象万枝箭聚在心上。形容万分伤痛。—— 心的成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八回:“琼英知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思报父母之仇,时刻不忘。” 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那眼泪不觉流了下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万众一心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枉费心机

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回

枉费心计

指白费心思。同“枉费心机”。——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枉费心力

犹言枉费心机。指白费心思。

出处:无

枉费心思

指白费心思。同“枉费心机”。

出处:无

枉用心机

指白费心思。同“枉费心机”。——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望峰息心

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出处: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望岫息心

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同“望峰息心”。

出处:《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 猜嫌忽至,谤议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明·袁宏道《与管东溟书》

违心之论

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若说过多,不独太偏,竟是‘违心之论’了。” 我不能够站到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尽说些~。★叶圣陶《英文教授》

问心无愧

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我心如秤

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

出处:《冯堂书钞》卷三七引诸葛亮《杂言》:“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无所容心

不在意,不留意。——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无所用心

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他们“饱食终日,~”—就是并不劳心,原只要吃这些就够。★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五心六意

形容心思不定。

出处:汉朝焦彦寿《易林》卷十:“五心六意,岐道多怪。”

西子捧心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带心的成语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孙寿折腰。★五代·李瀚《蒙求》诗

洗心涤虑

指涤除私心杂念,比喻彻底改悔。

出处:宋·苏轼《策略二》:“而天下皆洗心涤滤,以听朝廷之所为。” 自是知县~,遂为良牧。★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洗心革面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重新做起。★闻一多《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

洗心换骨

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洗心回面

比喻彻底悔改。同“洗心革面”。

出处:无

先得我心

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人~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孟子》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只要摊出我的杂感来,便可以做他们的“蓝谱”,“~”了。★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

像心称意

指称心满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一个是萧管朋友贾清夫,一个是拳棒教师赵能武。一文一武,出入不离左右。”

像心如意

指顺心如意。

出处:《黄金世界》第一回:“只要于己有一丝的好处,且把良心歪到半边,千方百计,竭力钻谋,便像心如意了,还不住手。”

像心适意

指随心所欲。—— 心的成语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畔房小姐]自恃是太师爷的女儿,凡事像心适意,敢作敢为。”

像心像意

指顺遂心愿,合乎心意。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海陵王荒淫》:“这海陵像心像意侮弄了几多时节。” 我们一心计路要寻个~的女婿,直至如今不曾寻着。★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

枭心鹤貌

比喻心恶貌善。

出处:无

鸮心鹂舌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鸮心鸝舌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出处:无

小鹿触心头

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小心谨慎

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心的成语

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杜兴到此多时,~。★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小心翼翼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母亲~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协力齐心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出处:无

协力同心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带心的成语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我三人结为兄弟,~,然后可图大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协心戮力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出处:无

协心同力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同“协心戮力”。

出处:无

心安理得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心谤腹非

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不两用

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出处: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心不应口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

出处: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心不由意

指不出于本意。—— 心的成语

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风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心不由主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那兰儿几疑身入广寒,弄得神思恍惚,~。★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回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讲话时做腔做势,而又带着~的样子,这似乎都是纨绔子弟的特征,普遍而一律的。★柔石《二月》六

心长发短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带心的成语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虽然我六旬过,血气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便小觑的我~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

心长绠短

比喻力不从心。

出处:明·何景明《古井篇》:“百丈寒泉尚堪饮,心长绠短空愁立。”

心长力短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实在我们心长力短,对不起极了!”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的成语

出处:无 这特大喜讯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心弛神往

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出处:《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弛魏阙。”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真让我~。

心驰神往

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出处:《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真让我~。

心驰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同“心在魏阙”。——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陆游《会庆节贺表》之一:“敛时百福,享国万年。臣迹遐陬,心驰魏阙。”

心慈面软

形容为人和善。

出处:无 这个人办事一向心慈面软,你尽管放心好了。

心慈手软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出处: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决不能~。★《人民日报》1976.11.4

心粗胆大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心的成语

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这厮便倚强凌弱,心粗胆大,怎敢来俺庄上。不由的忿气夯胸膛。” 这里则是五亩来,多大一埚。你常好是~,你把俺这坟前地倚强耕过。★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心粗气浮

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开口便说:‘大人,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 《儿时》一类文之,因近~,颇不易为;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

心存芥蒂

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若在平时,吴佩孚定要反对,此际却~,貌为客气。★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六回

心存目想

指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汝先当求一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心胆俱裂

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那敢上前?★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十二

心胆俱碎

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同“心胆俱裂”。

出处:无

心荡神迷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 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阳衍正在心荡神迷,一闻此语,慌忙接过芍药道:‘承女郎见爱,何福能消!但未识芳闺何处?’”

心荡神摇

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出处:无

心荡神怡

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同“心荡神摇”。

出处:无

心到神知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做‘心到神知’了。”

心低意沮

指情绪消极低沉。

出处:无

心烦技痒

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出处: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痒。”

心烦虑乱

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同“心烦意乱”。——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烦意乱

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袁绍回冀州,~,不理政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心烦意冗

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同“心烦意乱”。

出处:无

心非巷议

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带心的成语

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处:《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也知道规矩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心服首肯

指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出处:无

心浮气粗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浮气盛

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出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

心浮气躁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出处:无

心腹大患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同“心腹重患”。——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腹之病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同“心腹之疾”。

出处:无

心腹之患

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出处:《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后汉书·陈蕃传》:“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大家都这么想,这个~一天不除,就一天不得安宁。

心腹之疾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腹之交

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心腹之忧

犹心腹之疾。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出处:无

心腹重患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甘情原

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出处:无

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出处: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温州不算十分穷苦的地方,也没碰着大荒年,干什么得了七个小毛钱,就~的将自己的小妹子捧给人家呢?★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心高气傲

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心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我可也心高气傲惹人憎。” 他到任之后,靠着自己内有奥援,总有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心孤意怯

指心虚而胆气不壮。

出处:无

心贯白日

指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出处:无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带心的成语

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这时我无端有些感慨,心里想,大家现在都说“灾官”“灾官”,殊不知“~”的还不在少呢。★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

心寒胆落

形容十分惊恐。同“心寒胆战”。

出处:无

心寒胆战

形容十分惊恐。

出处:无

心狠手毒

犹言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狠手辣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他颐指气使人,~。★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心花怒发

犹心花怒放。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无

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想起这件高兴事,不觉~。

心怀鬼胎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心怀叵测

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心怀忐忑

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 心的成语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命就要诞生了,他~,默默地祝愿母子平安。★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

心慌撩乱

心里慌张忙乱,心绪混乱。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九回:“却才上胡梯,踏了个空,争些儿跌了一交,因此心慌撩乱。” 他正~地寻思着过去和目下的事。★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

心慌意急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同“心慌意乱”。

出处:无

心慌意乱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这件不该发生的事出现了,让他~。

心灰意败

犹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无

心灰意懒

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我们没有理由因为某一科没考好而悲观失望,~。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的成语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L先生大为~,法西斯的气概顿然消失,披发入山去做和尚去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心回意转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训门人·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虽望着姑娘~,却绝不肯逼得姑娘理屈词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心活面软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出处:无

心急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焦急。——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吴璇《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铁头~,忽噜忽噜喝碗菜粥,摞下筷子。★管桦《上学》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李自成~,只觉得树木伐得太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心坚石穿

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心的成语

出处:宋·江邻几《杂志》引封特卿《离别难》诗:“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十八:“世言:‘心坚石也穿。’”

心焦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无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出处:无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惊胆颤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出处:无

心惊胆寒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出处:无

心惊胆裂

形容极度惊恐。—— 心的成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心惊胆落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出处:无

心惊胆战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在那个闷热的夜晚,发生了那种淑娴现在想起还~的事情,使她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五章

心惊肉战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同“心惊肉跳”。

出处:无

心旌摇摇

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心旌摇曳

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心的成语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心摇摇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眉翠含颦,靥红展笑,一张小嘴,恰似新破的榴实,不觉看得~起来。★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心开目明

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无

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二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我竟失态到这地步,但我仍然~的。★俞天白《危栏》

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心口相应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出处:无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的老板,满面春风地迎上来,拉大家进店休息。

心旷神飞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旷神恬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

出处:无

心旷神怡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心旷神愉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辣手狠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同“心狠手辣”。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可旺今年才二十二岁,但心辣手狠,超过他的义父。”

心劳日拙

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但是终于因为我有铁据足以证明这是毁谤诬蔑,他们徒然“~”,并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邹韬奋《经历·社会的信用》

心劳意攘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劳意冗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同“心劳意攘”。

出处:无

心力交瘁

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出处:冰心《南归—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我们心力交瘁,能报母亲的恩慈于万一么?”

心力衰竭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带心的成语

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心灵手巧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心灵性巧

指心思灵巧。

出处:无

心领神会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心的成语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闻语法要,辄~。★明·赵弼《觉寿居士传》

心领神悟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出处:无

心领意会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出处:无

心膂股肱

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乱如麻

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出处:元·五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 想到这一点,他~,一夜都没有合过眼儿。★欧阳山《苦斗》五四

心满意得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心满意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心的成语

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走了罢休!”★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

心满原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出处:无

心满愿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心满愿足。”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见他眉来眼去,俺早~。★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套曲

心忙意急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忙意乱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出处:无

心明眼亮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老舍《神拳》:“神团办事,心明眼亮。”

心摹手追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慕手追

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赞》:“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几可抗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心凝形释

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

出处:《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与万化冥合。★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心平气定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

心虔志诚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心乔意怯

指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巧嘴乖

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出处:无

心去难留

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为姬人自伤》诗:“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心如刀剉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如刀锉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周文质《蝶恋花·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

心如刀割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心如刀绞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心的成语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殷郊又见殷洪,~,意似油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心如刀搅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汤氏《赛鸿秋·北》套曲:“废了经史,弃了霜毫,每日家闷恹恹如痴似醉魂暗消,额似锥剜,心如刀搅,无语寂寥。” 休叫如此,一发叫我~一般。★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七回

心如刀锯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不刺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惊急列心如刀锯,颤笃速身如火燎。”

心如槁木

犹心若死灰。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如古井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出处:唐·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全国受过教育的女子,无论已嫁未嫁,有夫无夫,个个~,脸若严霜。★鲁迅《坟·寡妇主义》

心如寒灰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同“心若死灰”。

出处: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头有白发。”

心如火焚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心的成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心如坚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心如金石

犹心如铁石。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出处:《后汉书·王常传》:“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 危如累卵,设非知远~,怎成大业?★《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

心如木石

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带心的成语

出处:《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十余年人事沧桑,往事亦多不堪回首。而余尚在人间,并于灯下读书作字,忆及生者逝者,~,不知其所感矣。★孙犁《书衣文录·翁藏宋拓九成宫》

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我纵然~,也难把往事轻易忘记。★巴金《家》二十

心如铁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出处:汉·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子龙从我于患难,~,非富贵所能动摇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心如悬旌

形容心神不定。—— 心的成语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心如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屡遭情变之后,她已然~,古井无波。

心若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带心的成语

出处:巴金《家》二三:“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叫袁成送去。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一连兵就开进来了。”

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么打寒噤呢?’” 她自己也惊讶为什么如此~,最后她自慰地想到:‘是因为等待慧来。’★茅盾《幻灭》

心神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心的成语

出处:唐·无名氏《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彩云胡思乱想了一回,觉得~,四肢软胎胎提不起来。★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

心事重重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她近日来愁眉不展,像是~的样子。

心手相忘

极言得心应手。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无

心手相应

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带心的成语

出处:《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心术不端

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好笑那莫稽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这是他心术不端处。” 不多时,只见带上了个欺心背反、蓄意谋奸、三角眼含痛泪、一片~的总管马朝贤来。★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三回

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心同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心的成语

出处:唐·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骨将槁木齐,~净。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唐·李山甫《山中答刘书记寓怀》诗

心头鹿撞

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同“心头撞鹿”。

出处:《负曝闲谈》第九回:“不要说是看见了和尚头才担心事,就是看见了天生的禿子,也觉得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这托名李双双的文弱少年果然是吕四娘!唐晓澜又喜又惊,~,跳个不停!★梁羽生《江湖三女侠》第八回

心头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心往神驰

指一心向往。——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自公之丧,道路嗟咨。况于愚鄙,久辱公知;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冗,哭不望帷。”

心无二用

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出处:汉·桓谭《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自古道~。★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心无挂碍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出处:唐·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心无旁骛

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心的成语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心细如发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出处: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八、九年的部队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断,而又~。★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

心细于发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同“心细如发”。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心闲手敏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带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魏·嵇康《琴赋》:“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

心乡往之

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出处:无

心向往之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心小志大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心的成语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心心念念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头。心里老是想着。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种东西。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心心不停,念念不住。” 有人遇一事,则~不肯舍,毕竟何益?★宋《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抚台看了,彼此~,断无驳回之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心雄万夫

雄:雄于,在雄心方面超过。雄心胜过一万个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极大。——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心绪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我今日~,想此水亦可治疗,你可批示我去看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五十三回

心绪如麻

犹心乱如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此刻记了这个,忘了那个;及至想起那个,又忘了这个;真是~,何能再说笑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心血来潮

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心的成语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 想着,一时~,跟在冯老兰背后走进家去。★梁斌《红旗谱》十二

心痒难挠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心痒难揉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出处:元·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痒难揉,则教我几声长吁到的晓?”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

心痒难挝

挝: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忽抬头,见他的那金箍棒靠在东壁,喜得他心痒难挝。”

心痒难抓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且说潼关众将听得破万仙阵,俱在关内,一个个心痒难抓,恨不得也来看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博如此时真是~,眼看着立时三刻,就是七千两银子到手了。★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

心怡神旷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泰和记·刘苏州席上写风情〉》:“幸青皇肯怜,故红妆相向,心怡神旷。”明·张居正《游衡岳后记》:“及登衡岳,览洞壑之幽邃,与林泉之隈隩,虑澹物轻,心怡神旷。”

心逸日休

指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慵意懒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多福]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 一个欲动情浓,仓忙唐突;一个~,勉强应承。★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心有灵犀一点通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师们的艺术手法,常常是“~”的。★秦牧《叠句的魅力》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带心的成语

出处:《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处: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了。”

心余力绌

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出处:宋·朱熹《金紫光禄大夫黄公墓志铭》:“邻家有李永者,尚气节,雅敬慕公,察公养亲之意有余而力不足,请助公以经纪,公亦信之不疑,竭赀付之一不问。”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心的成语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俺从今把~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小弟若在两位才女跟前称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并且~。★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心悦神怡

犹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无

心殒胆落

形容十分惊恐。——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心殒胆破

形容十分惊恐。同“心殒胆落”。

出处:无

心在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心瞻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同“心在魏阙”。—— 心的成语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心瞻魏阙常意悬,游鱼恋饵吞线。卸朝鞯被发何年?名山五岳游遍。”

心照不宣

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心照情交

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同“心照神交”。

出处:无

心照神交

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带心的成语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心之官则思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说:“~。”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毛泽东《学习和时局》

心知其意

意:意义。心中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艺的要领。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心织笔耕

比喻靠卖文生活。—— 心的成语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九:“《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讬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这是一个~,喜欢吵吵闹闹的人。★沙汀《磁力》

心直嘴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同“心直口快”。

出处:无

心中无数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带心的成语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后心中无数,说:‘象这样小事,你自己斟酌去办,用不着向我请旨。’”

心中有数

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先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东山交锋做准备。”

心拙口夯

夯:同笨。心思笨拙,又不善于说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

心醉魂迷

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心的成语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神迷,向慕之也。”

心醉神迷

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同“心醉魂迷”。

出处:无

形槁心灰

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今生已被虏,人被杀,儿孤妇寡,饥寒交迫,形槁心灰,虽生亦犹死也。”

雄心勃勃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带心的成语

出处:茅盾《(子夜)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雄心壮志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无 雄心壮志是促使一个人永远奋斗的发动机。

熊心豹胆

比喻非常胆大。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修心养性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心的成语

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我纵欲~,那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冰心《寄小读者》

绣口锦心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俺小姐花容月貌,王解元~,正是一对夫妻。★明·陆采《明珠记·送愁》

悬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眩目惊心

使人眼花心惊。——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刘氏《重修文宣王庙记》:“增华崇丽,眩止惊心。”

雪操冰心

志行品德高尚纯洁。

出处:无

言为心声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从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之中,就可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

言与心违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心的成语

出处:《吴子·图国》:“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 苟非其人,必将有~之病。★清·阎尔梅《〈泊水斋诗〉序》

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眼不见,心不烦

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任凭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眼穿心死

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带心的成语

出处:唐·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职无任~之至。★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改稿二》

眼花心乱

形容心神迷惑不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这厮虽然奸猾,也骗得他眼花心乱了。”

眼明心亮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无

杨花心性

比喻轻薄浪漫,用情不专。—— 心的成语

出处:无

野心勃勃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出处: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宇下。” 济度~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

一瓣心香

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出处:唐·韩偓《仙山》诗:“一柱一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编者谨掬~,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申报》副刊《自由谈》

一寸赤心

一片赤诚的心。同“一寸丹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一寸丹心

丹心:赤心,忠贞的心。一片赤诚的心。

出处:唐·杜甫《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向来百炼今绕指,~白日明。★宋·杨万里《新徐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

一德一心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总要我们平民~,这却什么事情做不来!★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一见倾心

倾心:爱慕。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 心的成语

出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袁小姐对于我们的太太是~,说我们的太太浑身都是曲线,是他眼中的第一美人。(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

一门心思

指一心一意。

出处: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一片冰心

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丹心

一片红心。指忠诚之心。——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一身五心

比喻杂念很多。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一体同心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出处:《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心的成语

出处:《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一心无二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旧唐书·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既~,偷功夫应付些了。★元·无名氏《醉中天·咏鞋》

一心一德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一心一腹

指一条心。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十六:“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心一腹的——也不论公公、婆婆、弟兄们、小姑子,忙起来大家忙,吃起来大家吃,穿起来大家穿,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

一心一计

一心一意。—— 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一心一力

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带心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所以彭官保便~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依心像意

犹言称心如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者不拘那里天有缘在,等待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好女儿为妻,方了平生之愿!”又卷四:“张廪生如此算计,若是后来依心像意,真是天没眼睛了。”

遗物识心

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

出处:晋·陆机《赠冯文罴迁丘令》:“出自幽谷,及尔同林。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疑心生暗鬼

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心的成语

出处: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是极其可悲的民族虚无主义!★巴金《随想录·一谈〈望乡〉》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出处:《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至于人。” 朱吟秋却在那里微笑;他听得孙吉人提到了什么长途汽车,什么矿山,他便老实断定孙吉人的办银行是‘淴浴主义’;他是最会~的。★茅盾《子夜》三

以口问心

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随又忖道:‘妇人之言,何足凭谁!况且他一顿饭钱,尚不能预备,就有惊恐,他如何出力相报得?’以口问心,行了几里。” [杨佥宪]~,计较已定,踱将出厅来。★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他处处怀疑别人在跟他过不去,真是~。

以心传心

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师问:“只如古德,岂不是~?”★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以心问心

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心的成语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以心问心,忽然道:‘有计了。’” [翰林]~,跌足道:‘一二十年的事,三四千里的路,有甚查帐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亿兆一心

全国人民一条心。

出处:毛泽东《祭文·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意懒心灰

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说各人散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

意懒心慵

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意乱心忙

犹心忙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出处:无

意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意转心回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心的成语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训门人·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若要我~,除是快把降旗展。★明·徐复《投梭记·出关》

翼翼小心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皇帝入承大统,醇亲王奕譞谦卑谨慎,~,十余年来,殚竭心力,恪恭尽职。★《清史稿·醇亲王奕譞传》

淫心匿行

指思想邪乱、行为不正。

出处:无

饮血崩心

血泪满面,心为之碎。形容极度悲痛。—— 带心的成语

出处:无

鹰心雁爪

比喻心灵手快。

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用尽心机

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

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费尽心机,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 这是纵使徐懋庸之流~,也无法抹杀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用心竭力

用尽心计和力量。—— 心的成语

出处:无

用心良苦

用心:认真思考;良:很。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出处: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用心用意

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

忧心忡忡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带心的成语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吗?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忧心悄悄

忧虑不安的样子。

出处:无

忧心如捣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忧心如焚

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心的成语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命不久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游心骇耳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出处:无

游心寓目

指留心观看。

出处:无

有口无心

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序》:“总属有口无心,安用设身处地。” 大爷快别动气,咱是个~的人,不会说话。★清·李宝嘉《活地狱》第二回

有心无力

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出处:南朝·梁·惠皎《高僧传·义解·竺法旷》:“贫道必当尽诚上答,正恐有心无力耳。” 李惠翁,你既然有这门路,就赶快去找保人罢,兄弟是~,对不起。★茅盾《多角关系》

有心有意

犹言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无

有嘴没心

指不是有心说的。同“有嘴无心”。—— 心的成语

出处:无

有嘴无心

犹言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出处:无

于心何忍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

于心无愧

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带心的成语

出处: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这叫做知恩报恩,虽告知天地鬼神,亦~。★明·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

娱心悦目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语长心重

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出处: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语重心长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心的成语

出处:无 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劫了我的心。

语重心沉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出处:康濯《东方红》第五章二:“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哑默了半天,才又脑袋一抬,愣着两只深窝大眼,语重心沉地说。”

欲得而甘心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出处:戚其章《甲午战争史》第三章第二节:“敌人早就视定远、镇远为眼中钉,‘其所欲得而甘心者,亦惟定、镇二船’。” 且即使陈炯明之对于文积不能平,至于倒戈,则所~者,文一人之生命而已,而人民何与?★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一百三十八回

悦目赏心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带心的成语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鲜花的多种多样的姿态,纷繁的颜色,除了让我们~外,我想还可以对我们的艺术思想有所启发。★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

悦目娱心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出处:无

云心鹤眼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出处:唐·白居易《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云心水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心的成语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出处:《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对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古人所谓“~”,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毛泽东《论持久战》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指兵法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且不要管他。‘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贼人心虚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带心的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 忽见建德县差人拿片子来请他进城,说是有话面谈,究竟~,不觉吓了一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

贼心不死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出处:无 尽管警方一再通缉,他仍然~继续作案,终于难逃法网被捕入狱。

斋心涤虑

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出处:宋叶適《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方斋心涤虑,以俟陛下反复诘难,庶几竭尽愚衷。”

摘胆剜心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心的成语

出处:无

宅心忠厚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出处:无

真心诚意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他相信献忠确实是~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真心实意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带心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才能找到知己。

真心真意

犹真心实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你猜炳哥怎么说的?他说他从前~爱过的,只有一个人。真心真意好过的,也只有一个人。★欧阳山《苦斗》第二十二章

甄心动惧

敬慎而保持警惕。

出处:无

振奋人心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心的成语

出处: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震撼人心

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出处:《后汉书·任隗传》:“窦宪秉权,专作威福,内外朝臣莫不震撼。”

正身清心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出处:无

正心诚意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带心的成语

出处:《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知人知面不知心

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放迟了,见他远去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

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出处: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志盈心满

犹志得意满。—— 心的成语

出处:《晋书·袁甫传》:“寿阳以西皆是中国,新平强吴,美宝皆入,志盈心满,用长欢娱。”

中心摇摇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忠心赤胆

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忠心耿耿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卢永祥见一个~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忠心贯日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众心成城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心的成语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俗说曰:众人同心者,可共筑起一城,同心共饮,雒阳酒可尽也。★《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汉·应劭《风俗通》

众心如城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弘誓既远,昏疑皆破,故~,施者成市。★唐·独孤及《洪州大云寺钟铭》

诛心之论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如何不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竹柏异心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带心的成语

出处:《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

专心一意

一心一意。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处:《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地学习。

专心致志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心的成语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不由我不~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壮心不已

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椎心顿足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同“椎胸顿足”。

出处:无

椎心呕血

犹言椎心泣血。—— 带心的成语

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驱策代表等匍匐来京,作最后之请求,冀当途之觉悟,椎心呕血,谨为我大总统缕陈之。”

椎心泣血

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椎心饮泣

犹言椎心泣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自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恣心纵欲

指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钻心刺骨

钻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极深。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六回:“一到登场的时节,他把我认做真妻子,我把他认做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说得钻心刺骨。” 熏得你浑身起红斑点,~的痒痒。★大群《小矿工·续编》

嘴甜心苦

说话和善,居心不良。—— 带心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全占了。”

嘴直心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出处:老舍《秦氏三兄弟》第二幕:“我要是在营里混下去,早晚有一天非砍了头不可,我嘴直心快,容易得罪了上司!”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一切违法乱纪者都是~,他们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见不得阳光。

坐上琴心

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心的成语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宋·周邦《氐州第一》词

做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宋·释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这个毛病,起先人家还不知道,这又是他们~弄穿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xin.html

成语分类:心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