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关于《鸿门宴》的基本情节和几个细节

邱少华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鸿门宴 > 关于《鸿门宴》的基本情节和几个细节

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最动人的段落之一,已经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鸿门宴》是传统篇目。那么,《史记》的描述有没有难解之处呢?有的。江苏邳县运河中学钱教师就提出了“几点不解”。稍加调整剪裁,列举如下:

一、鸿门宴上气氛紧张,刘邦处境险恶;他借口上厕所,与张良、樊哙商议,从离席到逃脱,人数多,动静大,时间又较长,怎么能不被发觉?二、范增处心积虑要杀刘邦,看到刘、樊、张先后离席,客人都走光了,他怎么能不起疑心,让对手得逞?三、刘邦“如厕”未招张良,商议逃命却有张良参与,他什么时候出来的?陈平奉命“召沛公”,怎么没有下文?他如何向项王交待?

在这此疑问中,最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刘邦怎么能逃出鸿门宴?换句话说,鸿门宴的基本情节是否可信?再进一步说,问题的实质是:鸿门宴到底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司马迁的文学创造?对这个问题,前人亦颇有怀疑者。清代《史记》专家梁玉绳就曾借他人之口,存自己之疑,很有代表性。今录如下:

董份曰:当时鸿门之宴,必有禁卫之诃讯出入,沛公恐不能辄自逃酒。且疾走二十里,亦已移时,沛公、良、哙三人俱出良久,羽在内何为竟不一问?而在外竟无一人为羽之耳目者?矧范增欲击沛公,惟恐失之,岂容在外良久而不亟召之耶?此皆可疑。(《史记志疑》卷六)扬雄视《史记》为“实寻”(《法言·重黎》),又说司马迁“爱奇”(《法言·君子》),也有人说太史公不“好奇轻信”。我认为,其他且勿论,单就鸿门宴故事说,司马迁不是因为好奇而创造,而是实录;因为这件事在《史记》中不是偶然一见,而是多次提起(《项羽本纪》、《樊哙列传》、《秦楚之际月表》。在樊哙传中还特别说明他采访过樊哙的反代),班固和司马光以周密严谨著称,而《汉书》(《高帝纪》、《项羽传》、《樊哙传》和《资治通鉴》都用了司马迁这个故事。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这个应该相信又似乎不大可信的史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从分析在这个故事的矛盾冲突中起导作用的人物—项羽的思想性格入手。依我看来,是项羽于有意无意之间放走了刘邦,如果没有项羽的默许,在驻扎着四十万大军的鸿门,刘邦插翅难逃!

项羽的性格确实很复杂。他既有胸怀大志(在很年青的时候见到秦始皇,就敢说“彼可取而代也”!)、豪爽磊落的一面,又有目光短浅、幼稚浅薄的一面;既有刚愎自用、残暴凶狠(所过烧杀屠掠,一次坑杀降卒二十万人)的一面,又有恭敬慈爱、所谓“妇人之仁”的一面;既有狭隘多疑、任人不专(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的一面,又有好大喜功、骄纵轻信的一面。他是一个喑叱叱咤、千人皆废的战士,却始终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政治家,这是他的致命伤!临到乌江自刎之前,还在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之类的蠢话。他还没有来得及成为一个政治家、刚刚三十岁就死了;也许象他这样的人永远也成不了政治家。项羽在鸿门宴时思想性格的弱点的突出表现,就是骄纵轻信,这正是政治素质和修养的大问题。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并代领其军之后,随即进行钜鹿之战,破釜沉舟,击溃秦军主力,因而“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接着又连战皆捷。这时候,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纵得视他人为草芥了,听到刘邦已破咸阳,他“大怒”,似乎是说,你有什么资格破咸阳!听到曹无伤的密告,他又“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在他看来,击破沛公军比摔碎一个鸡蛋还要容易!骄到极点,对自己的力量和威风的估计过分膨胀了,就导致轻信。鸿门宴有个三部曲:一是项伯求情。几句好话就使项羽“许诺”“善遇沛公”,火气上得快,消得也快。二是刘邦请罪。亲自登门服软

,结果倒是项王不好意思起来,赶紧把责任推给曹无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说明了什么?说明鸿门宴并非事先设计的害人的圈套,而是项王由于刘邦表现不错而心里高兴而临时安排的一个余兴节目,许多读者忽略了这一点。三是樊哙说理。千万别小看了樊哙这段说辞,它技巧很高,表面上在理直气壮地批评项羽,实际上是在捧,把他的身份地位捧得高高的,真是对症下药,项羽听了火气全消,气氛完全缓和下来。经过这三部曲,项羽从对手的多方示弱、甘拜下风(刘、项同奉怀王之命破秦,约为兄弟,地位本来是平等的,鸿门宴上却造成了君臣上下的格局)的行动中,获得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因此易于体谅刘邦的“苦心”和“善意”,最根本的,是他考察了刘邦的言行之后,轻信刘邦没有成大事的野心,轻信刘邦不敢与他争天下;就是说,他不相信范增对刘邦的基本估计,不相信范增所强调的杀刘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胜利冲昏头脑、极度骄狂而轻信对手,再加上他那么多的好品质—豪爽磊落呀,为人不忍呀,好汉惜好汉(对樊哙的欣赏)呀,也都在帮他的倒忙!总之,他没有打算在鸿门宴上杀刘邦。从另一角度分析,刘邦之所以亲赴鸿门,一是万不得已;二是他和张良对项羽知之甚深,可以幸免的把握相当大,要不,以张良之智,即使万不得已也不会送上“门”去的。正是因为在鸿门宴上吃到了甜头,在以后的楚汉相争的过程中,用示弱来软化和麻痹对手,就成了刘邦对付项羽的基本策略之一—这是后话。

我这样说,是不是全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来推断情节的必然发展及其可信性,一点儿史实根据也没有呢?不是。《鸿门宴》里是这样写的:项王问沛公安在?张良回答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羽听了不惊讶,不“大怒”,平平静静地接受了礼物。这就暗示他本来没有打算杀刘邦,也许他还觉得刘邦的逃跑情有可原呢,因为范增明明想杀他呀!再看在《史记·樊卿滕灌列传》里,就不是暗示而是明说,“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班固很注意这句话,在樊哙传中原文照录,在项籍传中也加上了“羽意既解”一句。根据以上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史》、《汉》记载的提示,我们可以说,是项羽自己有意无意间放走了刘邦,没有项羽的默许,刘邦在鸿门是插翅难逃的。

这个关键问题如果可以这样解释,范增的行为就好理解了。范增是项羽的最重要的谋士,在项羽集团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他毕竟不是独当一面、可以随便行事的将领,只是主帅身边的一个谋士,只是一个颇受尊重但颇不受信任的谋士。他的工作就是出谋划策,出言在己,听言在人;没有项羽的同意,他不能有所作为(举玦示意,项庄舞剑,如此而已,鸿门宴内没有埋伏刀斧手)。他深刻认识到刘邦的潜在的威胁,主张立即击破刘邦军,在筵席上想方设法要杀刘邦;但是,他很快就断定(他比我们这些千载之后的读者要敏感得多)项羽不想杀刘邦,他自己又没有宁肯触范项羽(可能要陪上性命)也要做到底的勇气。结果呢,他明知道客人们先后离席干什么去了,也只是着急、发火、骂人而已。描写李自成和张献忠谷城相见的《双雄会》,写了张大帅那位军师如何处心积虑要杀李自成,设计过种种方案都不能如愿,关键是张不想杀李。《双雄会》是文艺(小说和电影),《鸿门宴》是史书,似不宜相提并论,这里只是想借以说明一个谋士,推而广之是主帅身边的一个部下,能做到什么地步。如果范增敢于自作主张调兵遣将,那刘邦和他的一百多人肯定就活不成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