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鸿门宴》的“生彘肩”和两个“再拜”

余行达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鸿门宴 > 《鸿门宴》的“生彘肩”和两个“再拜”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1989年11月重庆第二次印刷)225页有这样一条:

四关于“生彘肩”的“生”字的几种不同解释:

1、“生”字系“全”字之误,应作“全”字解。(余行达《〈鸿门宴〉注释商榷》)

2、……

3、……

4、……

由于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没有列举我的论证,又联想到这篇课文的两个“再拜”的注释值得商榷,所以一并写出来向广大语文教师请教。

我认为:在那秦汉之际,“茹毛饮血”早已成为历史传说了。项王举行宴会,更不会吃生猪肉。再从前文看,项羽已经赞赏樊哙为“壮士”,他的左右也不敢给樊哙吃肉。说“生”是“全”字之误,在其他古籍中是例证的。如《庄子·养生主》“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吕氏春秋·精通》、王充《论衡·订鬼》都是“全牛”作“生牛”。因为雕板的腐烂,或经历了两千年左右的传写,“全”因形近讹误为“生”,于是注释者就从“生”的意义来曲解“生彘肩”,没有考虑到项羽赏赐樊哙的是整整一腿猪肉。在樊哙很快地把整腿肉吃掉之后,下文是紧接“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上下文都要是“全”字,才会符合司马迁的原意。而且,樊哙在很短时间内吃完整整一腿猪肉,他的“壮”便跃然纸上了。清代张文虎的《史记志疑》虽然提出了疑惑,但是他没有解决。

《鸿门宴》末段还有两个“再拜”。《语文》课本的注释说:“先后拜两次,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这样说虽无大错,总嫌太笼统一些,使读者捉摸不定;因为“古时隆重的礼节”有多种方式。现仅就《史记》中举二例如下: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公子执辔愈恭。(《信陵君列传》)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魏公子列传》)

这二例也可以说是“古时隆重的礼节”,更不用提《叔孙通列传》中关于他布置群臣朝贺刘邦的那套烦琐仪式了。为了说明《鸿门宴》的两个“再拜”应如何理解,还可以在《史记》中举二例:

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入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韩世家》)

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下。(《三王世家》)

这些“再拜”就没有“先后拜两次”,与《鸿门宴》的情况相同,都只是口头上说的,并未真正作揖叩首。张良说是“再拜”,实际上没有拜,是他代刘邦向项羽、范增献白璧、玉斗的口头措词,以表示谦恭的态度。口中说的和身体四肢的具体动作,是应该加以区别的。从语法上讲是谦敬副词,不是动词,“献”才是动词。真正有行动的“再拜”是《公输》的“子墨子起,再拜。”可惜的是《公输》竟没有注释。这样休例上前后不一致,应当说是一个缺点;因为《公输》选在初中课本中,《鸿门宴》选在高中课本中,《公输》先有注释,《鸿门宴》可以免去注释,或者补充说这里的“再拜”是口头说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