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高云章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论语》探究──孔门弟子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中教育生涯达四十余年,“施政”这一活动占去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成就杰出的有七十二人。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小孔子9岁,可能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子张最小,小孔子48岁。孔子前半生有志于安定天下,弟子也跟随他奔走,所以前一批学生从事政治的多,如子路、冉有、子贡等。孔子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弟子也跟随他从事学术研究,所以后一批学生多半专事教学不做官,如子游、子夏、曾参、子张等,他们因从事教学,故传授文献,使中国古代文化不至灭绝,而且有发展,有变化,从而使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畅行天下,其贡献是相当大的。

孔门弟子各有所长,性格各异,是《论语》展示给世人的一批活生生的人物群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去领悟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吧!

一、复圣颜回

《论语·雍也》篇记载:鲁哀公曾问孔子其弟子中谁最好,孔子不假思索就立即回答:“有个叫颜回的最好。”这足见孔子对颜回特别喜欢。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他的父亲颜由是孔子的早期学生。父子同师,说明颜回父子好学,也说明他们对孔子的尊崇。据《史记》记载,颜回比孔子小四十岁。颜回早逝,年仅29岁。

孔子对颜回特别喜欢,因为颜回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匮乏,但一切外在的境遇根本不足以动摇他内在的自适自足的心境。颜回家里很穷,居住在陋巷里,吃的是很简单的饭食,只有一瓢水可以饮用。人们都为他感到忧虑不堪,可是他自己却不能改变自己快乐的心境。

颜回品德高尚,据《论语·颜渊》篇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即:颜回问仁德。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有朝一日都能够克己复礼,那么天下之人都可以复归到仁德的境界了。做到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能够倚靠别人吗?”颜回说:“请您详细的说一说。”孔子说:“不合乎礼的就不要看,不合乎礼的就不要听,不合乎礼的就不要说,不合乎礼的就不要去做。”颜回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请求您允许我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正是因为颜回平日的工夫已经做得很细密了,对于隐蔽良知的各种私欲都去除的净尽了,所以他的本心已朗然呈现,三月不违。对于天理人欲的辨别已能千毫不爽,又有充沛的勇气去把所知传诸实践。

据《孔子·家语》记载,有一次,孔子北游农山,子路、子贡、颜回同行。孔子要他们三人各自说出自己的志愿。子路说:“如果两军对阵,我愿意奋力拼杀,一定能够克敌制胜。”子贡说:“如果齐国与楚国将要交战,我愿意陈说利害,使他们罢兵休战。”孔子说子路是勇者,子贡是辩者,只有颜回未说什么。孔子问颜回为什么不说话,颜回因而说:“香草与臭草不在同一个器皿里贮藏,尧与桀不在同一个国家里当君主,那么由于他们不是同类啊!我愿意得明王圣主辅佐他,施行礼乐孝悌得教化,是人民城郭不修,城池不越,把剑戟改铸成农具,把战马放回南山,使家室无旷怨之思,千载无战斗之志,使子路的勇敢和子贡的辩才都找不到用处。”孔子因而赞叹说:“颜回具有多么美好的德行啊!”

颜回与孔子情同父子。《论语》记载:孔子在匡地被围攻,颜回落在了后面,等他赶上来后,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说:“夫子还在,我怎敢去死呢?”颜回死后孔子异常哀恸,说:“唉!这是天要绝弃我啊!”据《史记》记载,颜回29岁时,发已尽白,不幸早死。他得孔子之道最早,才又高,孔子对其望之甚殷。可惜天命不寿,未能当传道之任。尽管如此,他在仅有的29岁的生命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人生观、道德观、学习观都值得后人学习。

二、孟子祖师曾参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咸承阙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这是悬挂在山东佳祥曾参故里的一副楹联,对曾参一生作了较佳写照和评价。

在孔子的学生中,由于颜回早死,所以曾参是最得孔子衣钵的人了。而且由于曾参传子思,子思又传孟子这位儒学体系的二号人物,无疑更确定了曾参对孔学“独得其宗”的地位了。

曾参在《论语》中出现了19次。他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枣庄附近)人,比孔子小46岁。他是在16岁时遵从父亲曾皙之命去从学于孔子的。孔子因为他的能施行并通达孝道,所以授业于他。

曾参对父母非常孝敬,晋人干宝所撰的《搜神记》说:曾参在楚国跟孔子学习,一天忽然心动,于是辞别孔子回家,问母亲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母亲说我是因为想你而咬痛了手指。孔子听说后,表扬曾参以致诚之心行孝道,因此可以情感万里。

据《孔子·家语》记载,曾参在鲁国时,穿破衣耕田,鲁君听说后想赐给他一个封邑。曾参推辞不受,说:“我听说受人恩惠的人必然对人有所畏惧,而给人恩惠的人往往显露出骄气。纵然鲁君对我有所赐而不对我傲慢,难道我能不有所畏惧吗?《孔子·家语》又载曾参志行孝道,齐国曾经聘请他去做卿相,但他却不去,说我的父母都老了,我不忍心远离他们去为别人服役。

曾参行孝道,不仅仅局限于事亲,更重要的一面是乏身,所谓大孝是尊亲,中孝是弗辱,小孝是能养。曾参说过:“居处不壮,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临官不敬,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临战不勇,非孝也。”

曾参在双亲去世后,非常伤心,每当读表礼时,往往涕泣沉中。他曾自述说,往昔在齐国做小官吏,薪俸微薄,但却整天欢乐,不是因为收入高而且由于可以以此来奉养父母;等双亲死后虽在楚国做大官,生活豪华,俸禄充裕,但却北望故乡而涕泣,这也不是因为官职卑小,而是不能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啊。

据传,曾参是《大学》、《圣经》的著者。他的学问全在于“诚意慎独”四字。《大学·诚意》说:“所谓其诚意者,毋子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比之谓自谦,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功夫就是时刻慎独,即谨慎地观察自己的意向,凡合乎天理者存之,凡循人之欲者去之,此即存天理灭人欲,即所谓克己复礼。据此可知,曾参与颜回的学问表面上名称不同,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均得到了孔子的心传。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