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读《论语》,谈孔子

李零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读《论语》,谈孔子

什么是丧家狗?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

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真孔子和假孔子

真孔子是教书匠的祖师爷。

历代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全是属于追封,即现在说的追认。这些显赫的头衔,几乎全是假的,王、公、侯、圣,通通都是假的,真的只有一条,就是师。孔子在民间办学,培养新君子,教他们读古书,习古礼,然后去当官,当他认为的好官。他的学生,很多都当了官。后世的读书人,不管教人的还是被人教的,不管是准备当官的还是已经当了官的,都奉他为老师。中国古代的职业神,例称先某,比如耕田要奉先农,养蚕要奉先蚕,当木匠要尊鲁班。先师就是最早的老师。北京孔庙,隔壁是国子监。孔子是教书匠的祖师爷。这条是真的。他活着的时候就是教书匠。

假孔子是历代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汉以来尊孔,主要是拿孔子当意识形态,特别是支配读书人的意识形态。秦始皇,大一统,统一学术,失败。他想统一,没搞好,跟读书人闹翻,导致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读书人送温暖,表关怀,才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他的独尊儒术,目的不在复兴学术,而在统一思想,令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孔子死了,人不在了,但意识形态,一直靠他抓。历朝历代,替皇上把思想门,站言论岗,全靠他。

我喜欢活孔子、真孔子,不喜欢死孔子、假孔子。

孔子不是圣人

圣人也叫圣者,其实是圣王,先秦古书都是这么讲。翻成现代话,就是英明领袖。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圣人,谁敢不敬?《论语》、《墨子》、《老子》都敬。《老子》讲圣人,比孔子还多, 81章,三分之一都是拿圣人说事。他们都相信圣人,圣人是好人中的大好人。俗话说,好人总是多数,只有庄子,说坏人才是多数,甚至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一级的好人,几百年才能出一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圣人是带有复古色彩的概念。圣人是什么人?都是死人,没有一个是活人。孔子说,他是见不着的。当圣人,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聪明,天生聪明;二是有权,安民济民。

没有这两个条件,不能当圣人。

我们要知道,只有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才叫圣人,这是孔子心里的一把尺。

孔子的处世哲学

中国的知识分子,拙于谋生,急于用世(李敖语)。这是孔子的遗产。《论语》一书,从来不讲谋生,除了做官食禄,其他营生,工农兵,做买卖,都不干,尤其是种地,绝对不考虑。他培养的君子,在无官可当的情况下,一定要准备挨饿,宁肯粗衣恶食、住破房子,不改其乐。他的典型说法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在他看来,种地,只会饿肚子;读书,才能吃官饭。长远看,吃官饭,肯定比种地划算。

处世,要看有道无道。

孔子认为,危险的国家,混乱的国家,不能呆。邦有道,一定要出来做官,不做官,守贫贱,是耻辱;邦无道,一定要躲起来,出来做官,求富贵,也是耻辱,他还告诫,邦有道,要直言直行,但邦无道,说话要小心,无原则的事不能干,但有原则的话也不能讲。有一次,孔子跟颜渊说,这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谁能做得到?就咱俩。子路听了不服气,说打仗,您和谁在一块儿 (意思是碰到危险,谁来保护您),被孔子臭骂。他太莽撞,哪里会玩这一套。

对于乱世,孔子的基本态度是,既不合作,也不抵抗。或者用王世襄先生的说法,是“既不自寻短见,也不铤而走险”。这是他的处世之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