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兰亭宴集

不过兰亭诗还有另外一副面目,就是一些诗较多地刻画了山水。如谢万四言云: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

青萝翳岫,修竹冠岑。

谷流清响,条鼓鸣音。

崿吐润,霏雾成阴。

以“肆眺”、“寓目”领起,以清新娟秀、错落有致的笔触,描绘兰亭周围明媚秀丽的山川景色,流溢出一派诗情画意。他如孙绰五言云:“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茑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谢安四言云:“森森连岭,茫茫原畴。迥霄垂雾,凝泉散流。”谢万五言云:“碧林辉英翠,红葩擢新茎。翔禽抚翰游,腾鳞跃清泠”。孙统五言云:“回沼激中逵,疏竹间修桐。因流转轻觞,冷风飘落松。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王徽之四言云:“秀薄粲颖,疏松笼崖。游羽扇霄,鳞跃清池。”无不落笔工丽,出语清新,形象地刻画出春天的一派郁勃生机,读之令人悠然神往。

若从诗人的主观动机来加以考察,上述作品似乎还算不上是纯粹的写景诗(或山水诗)。在兰亭诗人看来,山水不过是自然之道无处不在的证明,是寄托自己旷迈之志的物质载体,是豁畅情志、消除情累的工具。因此,他们状貌山水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谈玄论道,这在本质上同直陈玄理并无太大差别,并没有完全跳出玄诗的窠臼。不过,这种夹杂山水描写的玄言诗仍有其值得注目的地方:一是兰亭诗人抱着旷然无累、与物俱往的目的投身于大自然,因而情调悠闲,意致萧散,其诗也就形成了一种或疏淡清朗、或飘洒俊逸、或清幽冷隽的独特风格;二是这些诗作虽还没有放弃直陈玄理的手法,但已注意将理性的东西同感性的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在阐发玄理时,以物象的刻画为依托,这比起完全从理性入手、毫无形象兴味可言的玄理诗来,无疑是一种进步;三是在布局谋篇、捕捉和刻画物象等方面,为山水诗的出台准备了一定条件,积累了一定经验。此外,此前吟咏修禊活动的诗篇,内容大都不出记游乐、颂功德的范围,而这些诗颇多清新秀美的景物描写,诗的主旨则在领悟玄理、寄畅散怀,在题材上有所拓展、创新,对后来的修禊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兰亭诗出后,被汇为一编,即《兰亭集》,羲之为之作序。本文开头所引为序文第一段,此外还有一段,其文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因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以冷峻深沉的笔触,真实反映了羲之当时虽欲有所作为、但又不安于位、打算激流勇退的心境。“固知”二句,对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提出了批判,同刘琨在《答卢谌书》中所说“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的思想一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语出《汉书·京房传》:“夫前世之君亦皆然。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略加改动,遂为警句。全序在写作上颇受石崇《金谷诗序》(见《世说新语·品藻》)影响,但写得极有情致,能见肺腑,识见也有独到之处。

羲之以蚕茧纸、鼠须笔将序文亲笔书写,称《兰亭叙帖》或《禊帖》,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凡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具别体,就中‘之’字有二十许,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如有神助。”(赵构《翰墨志》米芾有诗绝称《兰亭》:“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兰亭序帖》对此后的历代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兰亭、兰亭宴集、兰亭诗,兰亭集序文也因而更加名播遐迩,成为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除羲之所作前序外,尚有孙绰所作的后序,遣词命意,多与前序相似,唯文体以四言对偶为主,读来不及前序自然潇洒,影响也与之相去甚远。

兰亭宴集之后,修禊之俗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越来越兴盛。唐宋时,皇帝亲自参与此项活动,经常在这一天给文武百官赏钱赐宴,并官修游船画舫,以助游兴。不少地方以人工修筑了水渠,以便在修禊这一天仿效“曲水流觞”故事,这种遗迹在现在北京故宫乾隆花园、中南海、香山等处还能看到。至于饮宴赋诗,更成为文人热衷的韵事。《文选》同时载有颜延之和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唐时,刘禹锡诗有“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三日与乐天、河南李尹陪令公洛禊》)之句;直至解放前夕,北平还有虚应故事的文人雅集。历代诗词作品,不少提到兰亭宴集,直到近代,严复还在《癸丑上巳梁任公禊集万国园,分韵流觞曲水》诗中写道:“暮春值癸丑,遐想山阴游。”此外,后世文章曲赋、小说戏剧中,提及兰亭宴集的也不鲜见。似乎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一个“兰亭系列”的产品,它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深处,对民族精神生活和文化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值得加以重视和研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