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赏析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 > 赤壁赋 >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赏析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大家,他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实践。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坛,他的诗文作品屡屡被选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自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他的诗文都深受执教者和受教者的喜爱。这种现象,在我国历代作家中。是少有鲜闻的。譬如屈原,其作品意义深远,影响亦大,但由于与现读者隔膜濛远,难以理解,所以其受欢迎的程度自然就低,其余还有那种应付之作,因某一特定原因硬塞进教材的,自然就更不可用于而语了。当然,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博大情深,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家作品。如繁星翰海。但亲切如苏轼者,亦不为多。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经过各方讨论、论证,专家和权威部门审定,又有多篇苏轼诗文选入,此亦可证明苏轼诗文之不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苏轼的《前赤壁赋》,课文题为《赤壁赋》,只在课文注释中标明,此赋为《前赤壁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都是苏轼游记文中的精品、极品其文学价值极高,实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的经典之作。

前后《赤壁赋》均创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期间,两文都体现了作者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洒脱飘然,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

《前赤壁赋》(即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所题《赤壁赋》,下文亦同)记叙了作者携客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夜游赤壁的情景,文章起笔不凡,一篇叙事写景之文,写的如此清新优美,情韵动人,不愧为名家大手笔。

文章先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作者与客夜泛舟于赤壁的所见所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的组成一幅生动真切的画面。今人读来,犹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作者用极富浪漫色彩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客夜的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只有飘逸洒脱之人,才能领悟此景,也只有豁达脱俗之人才会有此感受,千年苏轼,真是不虚此行此游,其后情景定然更为精彩!

有景如此,对景高歌,方为乐事。中国古代的文豪,大多与酒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曹操不是“对酒当歌”么,陶渊明不是“把酒东篱下”而“悠然见南山”么?还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苏轼自然是不会例外的,“于是饮酒乐甚,扣船而歌之”。真乃神仙胸襟,好不令人神驰心漾!而后且饮且歌,歌词清丽,而客又吹洞萧而和之,真是良辰美景,诗酒兴会,乐亦无穷也。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巧妙地将乐转入悲来:“洞萧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洞萧之声浑厚低沉,本是其音色特征,所以由此转悲,实属意外之自然。此时作者又以夸张之笔,对举之句,极写了洞萧之悲的感染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文中洞萧之声悲,实则暗喻作者心中之憾,此乃作者因“乌台诗案”负“莫须有”之罪名,被贬谪黄州,使其雄才难展,壮志难酬,对一个“此心耿耿,归于忧国”的有志有才之人来说,实是人生之大憾。憾则憾矣,但作者并不因此消沉,而是积极的自为开脱,保持乐观的心态,因此也就有了下文的与客对话;作者问萧声悲的原因:“何为其然也”客人对“悲”的解释:一是想到当年赤壁之站的风云人物都已一去不返,何况我辈等闲之人呢?二是广阔的天地和悠悠不尽的长江而感到人生之渺小与短促,于是乎,悲从中来。这段客人的答话,其实是作者政治上失意后所产生的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的真实流露。这样说来,似乎与前文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苏轼睿智之人,七情六欲自然丰富于常人,对景生情,触发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时消极情绪,亦属自然。最为可贵的是,他能从此消极情绪跳出来,转入理智和超然。此段文字,文气充沛,感情深沉,为逼出下文主人对客人的劝慰作了充分的准备。

于是也有顺理成章地有了下文主人对客人的劝慰,着重的表现了作者“变”与“不变”的相对主义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念,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这其中,虽然有作者纵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消极思想,但更主要的是一种旷达,一种洒脱,一种理智和超然,这实在是常人难及的,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者常十八九。尽人事而顺自然,这实在是一种大彻悟、大智慧。正因为苏轼如此,方成就了千古文豪!直到今天,这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最后一段,文章以主客开怀畅饮,由悲伤又转到了快乐,和文章开头相呼应。

总览全文,通篇紧紧围绕着明月江水之景,进行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述中议论,使文章富有思致和理趣,在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情趣顿生,使全文达到了情、景、理的完美而和谐的统一。同时文学构思新颖,层次井然,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奔放而又自然,流畅而富于变化,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极富美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