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窦娥冤》有关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 > 窦娥冤 > 《窦娥冤》有关资料

她对蔡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但并不是毫无条件地顺从;反之,她认为不合理的事情,仍然据理力争,甚至严辞责备。当蔡婆引狼入室的时候,她极力劝阻蔡婆不应对张驴儿父子抱任何幻想。甚至用“怪不的女大不中留”等一连串的俏皮话,讽刺这个六十多岁还准备嫁人的老太婆。老太婆之所以终于没有招张驴儿的父亲做“接脚”,当然是受了媳妇的影响。窦娥自己呢,不用说,不听张驴儿的花言巧语,不受他的调戏侮辱,更不受他的威胁逼诱,一句话,她是个硬骨头,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之下。她敢于痛骂:“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而要“将滥官污吏杀坏”。她敢于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的质问,直问得“天地”也哑口无言。她,以及广大的人民,被压抑在深心的反抗怒火,终于会像火山一样迸裂出万丈火焰,照亮一切黑暗,烧毁一切不平。伟大的剧作者深深知道这一点,以他浪漫主义的巨笔,大胆地发下三大坚定的誓愿,大胆地使它──实现,表现了窦娥、表现了广大人民、也表现了剧作者自己战斗的信心,胜利的信心。──这是窦娥的性格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

窦娥,是善良的,同时又是战斗的、反抗的。她的善良,用在对待自己的亲人、受迫害者;她的反抗,用在对付作恶的坏人、压迫者。关汉卿塑造的这个伟大形象,给予了当时和后代以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选自《元明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窦娥冤》的结构(陈俊山)

《窦娥冤》,正名叫做《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的晚年。的确如“正名”所标,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它通过当时人民中间一个最普通的青年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冤案,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愤怒鞭挞了无心正法、草菅人命的封建统治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被压迫、被迫害的妇女们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性格。

这个杂剧,概括的社会生活是相当丰富的,今天的读者不难从中看出元代社会的面影:放高利贷的现象;流氓恶霸的横行;官吏们的贪赃枉法;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等等。这些在剧作家的笔下得到了相当深广的艺术再现。《窦娥冤》所表现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政治意义,几乎远远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杂剧。

要把如此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概括在一个篇幅不长的戏剧里,把窦娥一生的遭遇和冤情搬上舞台,就需要对生活素材进行严格的选择、恰当的剪裁和精心的结构。《窦娥冤》一剧,表现了关汉卿在组织戏剧结构上的高度才能。他把幼年的窦娥,因为抵债被父亲送到蔡婆家做童养媳这一情节,写成一个楔子放在前面,作为全剧的序幕。这个楔子是完全必要的。窦娥一开始的命运和蔡婆的身份,为后面戏剧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窦天章和窦娥的离别给人们留下了悬念;也为最后平反冤案,做了远远的铺垫。从楔子到正戏开始第一折,一下子跳过了十三年。这十三年,窦娥的生活虽然悲苦,但缺乏造成剧作家所要表现这一重大冤案的可能性,所以省略不提。只有当窦娥由童养媳而结婚,由结婚而不久失去丈夫,年轻守寡而家无依靠的时候,才为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为妻这个重大戏剧冲突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戏剧情节的发展具备了必然性。第一折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的。为了引起主要的戏剧冲突,剧作家从蔡婆讨债、赛卢医赖债害命、张驴儿和他父亲救蔡婆,自然而迅速地引向张驴儿逼迫窦娥成婚。逼婚不从,于是转入第二折:张驴儿企图先害死蔡婆,更有利于霸占窦娥。然而毒药却被张驴儿自己的父亲误吃了,这使戏剧矛盾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因而也更大大增强了戏剧性。误吃毒药这个戏剧情节,在艺术处理上十分巧妙而又自然,表明关汉卿作为剧作家的确是高手。在一切威逼利诱之下,窦娥坚执不从,促成了张驴儿的告官。州官不察,妄判窦娥死罪,使戏剧矛盾发展到高潮。第三折把戏剧高潮推到顶点,在顶点上又掀起层层波澜:窦娥在刑场上提出三愿。通过三愿,又把似乎已经解决了的主要冲突,推向另一个新的境界。剧作家的戏路和笔墨是十分精彩的。三桩无头愿,竟然感动了天地,果真显示了冤情。看见了冤情而不改原判, 这既进一步揭露了官吏们无心正法的罪恶本质,又为第四折窦天章亲自为女儿平反冤案,亲手惩罚真正的罪犯,留下了余地。这个戏,内容丰富,剪裁精当;故事曲折,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前呼后应;字字着落,没有虚笔;结构十分完整而严谨,而且表现了很强的戏剧性。

──节选自《元代杂剧赏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