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 单元测试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第二单元 >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二单元 唐代诗歌 单元测试

舟中读元九【注】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白居易的挚友元稹。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

(1)这首诗前三句写“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这样写创作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                                   

(2)诗中第四句写“风吹浪打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5.把下面诗句所缺的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2)丛菊两开他日泪,          。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沧海月明珠有泪,          。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

①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能力的表现。审美能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狄德罗说,艺术鉴赏力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所谓“经验”,不仅指艺术鉴赏的经验,还应当包括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这三方面合在一起,就构成艺术修养。艺术鉴赏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修养的水平。

②创作必须有生活,鉴赏也要有生活。一首诗年轻时读来平淡无奇,等年事稍长重新读它的时候,便可能觉得大有深意。因为阅历丰富了,诗里所表现的生活也就能够体会得更深了。黄山谷跋陶渊明诗卷曰:“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其实不止陶诗,一切优秀诗歌的鉴赏,都离不开读者本人的生活经验。特别是那些对生活作了高度概括的诗歌,读者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透彻地理解它和真正地欣赏它。如杜甫的《羌村》《赠卫八处士》,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都是写亲友在战乱中重逢的情景。一个经过离乱的读者读起来,总比生活于和平之中的人体会更深,也更能欣赏。

③知识水平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也有很大影响,广泛的知识和修养十分重要。古典诗歌的鉴赏可以借鉴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的地方就很多。清人王原祁论山水画说:“用笔须毛,毛则气古味厚。”这句话讲出了普遍的艺术规律,对于欣赏诗歌也很有启发。下笔圆润固然表现出技巧的娴熟,但过分的圆润反而会显得甜俗,缺乏风力。用笔毛,画的韵味倒可以古朴些、醇厚些。书法的道理也是如此,蔡邕《九势》论书法艺术,其中有一势叫“涩势”。涩,是指运笔行墨沉着审慎,不宜一滑而过,唯其如此才能力透纸背。书家有个比喻,运笔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正好解释这个“涩”字。绘画讲究毛,书法讲究涩,作诗则要带一点拙,不可一味求工。

④学诗之初难免于拙,离拙入工是一次飞跃;离工返拙又是一次飞跃。工而后拙,巧而后朴,这是老人返童的天真,豪华落尽的淳淡,尤其难能可贵。总之,画家所谓毛而厚,书家所谓涩而润,诗家所谓拙而工,其中含有艺术的辩证法,可以互相发明。书、画之外,其他艺术也可以参证。中国戏曲舞台上的钟馗、黑旋风,他们的舞蹈身段也拙得来巧,拙得来

美。周信芳的唱以沙哑见工,有一种独特的苍劲之美。霍去病墓前石兽仅就石材原来的形状略加雕琢,初具兽形,也于拙朴之中见出匠心和巧意。可见文学艺术各个部门有着共同的规律,如果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修养,就可以在同其他艺术的对照中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⑤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也很重要。诗读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例如同是送别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写法各不相同。同是抒写忧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说:“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李群玉《雨夜》说:“穷愁重于山,终年压人头。”石孝友《木兰花•送赵判官》说:“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都用山作比喻,但情调、色彩各不相同。杜甫是忧国忧民,以终南山作喻,显得庄重严肃。李群玉是写穷愁,故有压人之感。石孝友是写离愁,那重于山的离愁连马儿都驮不动,这就和行旅境况联系起来了。再比较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写闲愁,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的无名的忧愁。诗人先设问一句,却又不正面回答,而跟以三句景物描写。这三句诗让人感到他的闲愁无所不在,无法衡量。又如写时光流逝,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曹植《箜篌引》说:“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陶渊明《杂诗》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蒋捷《一剪梅》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风格各不相同,也可以在比较中玩味、咀嚼,得到艺术的享受。

⑥艺术鉴赏的经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语感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例如李清照《声声慢》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语言的声音、色彩都很讲究。李清照南渡后不久,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她过着孤独无依的生活。当“满地黄花”的时节,“梧桐细雨”的天气,越发感到百无聊赖,心里空荡荡的,很想寻找一点什么寄托。第一句“寻寻觅觅”,就是表现这种恓恓惶惶欲有所求的心情。但是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引起她的兴趣,寻来觅去,依旧是空虚、空虚。她加倍地感到冷清,叠用“冷冷”“清清”,正好渲染了这种索寞凄凉的心情。这位女诗人是很敏感的、很内向的,她体味着自己的苦况,进而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悲哀。这悲哀用“凄凄”言之不足,再重之以“惨惨”;“惨惨”仍不足,乃继之以“戚戚”。这三句诗很精练地表现了感情波澜的三个层次,耐人寻味。在词的开头,三句诗连甩七个叠音词,构成七个均等的音步,读起来仿佛可以听到诗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寻、觅、冷、清、凄、惨、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把它们重叠起来,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效果。浓郁,强烈,扣人心弦。

16.从选文来看,怎样做才能提高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

  答:                                   

                                       

17.从选文来看,怎样做才能获得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实践经验?

  答:                                   

                                       

18.作者谈古典诗歌的鉴赏,为何要写中国的书法、绘画和戏曲中的舞蹈?

  答:                                   

                                       

19.文中说“艺术鉴赏的经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语感”,作者举了李清照《声声慢》的例子。请学习作者的鉴赏方法,从第⑤段中选择一两句你认为最好的名句进行鉴赏,然后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60字)

  答:                                   

                                       

六、

20.下面是唐人描写思念之情的诗句,参照这些诗句的辞格,仿写一个由比喻构成的排比句。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思君如孤灯,一夜一心死。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答:                                   

                                       

21.仔细观察这幅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安保标志图,然后用简洁的文字解

  说图案的含义。

  答:                           

                               

22.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观众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0字)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 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揭牌仪式13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周永康共同为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揭牌。根据历届奥运会惯例和北京奥运安保工作需要,经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和北京奥组委同意,北京奥运安保部门于2006年底启动了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设计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论证、修改,最终确定了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将严格控制使用范围,一般在奥运安保工作设备、设施、旗帜、服装等上面使用,不允许利用其进行任何商业行为。安保人员佩戴、使用奥运安保标志,必须与安保人员证件同时使用方可有效。

(1)第一条信息:                              

(2)第二条信息:                              

七、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引发了广大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传达出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感染性和启发性常常激起我们难以抑制的情感共鸣和富有价值的人生思考。

  学习了本单元的古典诗歌,你有哪些体会、感受或思考?请就某首诗歌、某个诗句或某位诗人引发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解析:选D。A.栈zhàn;B.溯sù;C.嘈cáo。

2.解析:选A。B.瞭—缭;C.做—作;D.愁—筹。

3.解析:选B。颜色:古义,容貌;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4.解析:选C。为:做,当,成了。A.或:倘若,如果/有的。B.去:距离/离开。D.信:随意/使者。

5.解析:选C。《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

6.解析:选B。该项表述的是诗句本身所表达的内容。

7.解析:选C。从原文对“猜”的表述“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可以得出答案。

8.解析:选B。“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错,应当是既领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也引起共鸣。

9.解析:选A。遁:逃走。

10.解析:选B。两个“其”均为代词,前者代李白,译为“他的”,后者代琵琶,译为“它的”。A.均为连词,可译为“于是”“就”;C.均为介词,可译为“给”“替”;D.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 为“在”。

11.解析:选C。①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⑤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12.解析:选D。主客颠倒。应是郭子仪认为李白是奇才。

13.答案:(1)这个人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磨砺,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

(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3)李冰阳做当涂县令时.李白去投靠他。代宗即位,召李白到朝廷担任左拾遗的官职,但李白已经去世。

14.答案:(1)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或:寂静冷清的环境及仕途的冷落)

(2)既实指江中的狂风大浪,又喻指险恶的政治风浪(或:指诗人心中悲愤不平的感情)。

15.答案:(1)枯松倒挂倚绝壁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同是天涯沦落人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蓝田日暖玉生烟

16.答案:(1)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2)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修养;(3)具有丰富的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

17.答案:(1)多读诗,熟读诗,多角度的比较和鉴别;

(2)培养语感,即培养对诗歌语言美的敏锐的感受力。

18.答案:作者这样写是把古典诗歌和绘画、书法等艺术进行类比,来说明文学艺术各个部门有着共同的规律,有了广泛的知识和修养,就可以在同其他艺术的对照中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19.参考答案:贺铸把抽象的闲愁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以“一川烟草”的面积广大比喻愁之多,以“满城风絮”的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以“梅子黄时雨”的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言之成理即可)

20.参考答案:(1)示例一:对你的思念像流动的河水一样,潺潺向东永不止息;对你的思念像燃烧的蜡烛一样,煎熬着却无悔意;对你的思念像丛生的野草一样,蓬乱又恣肆蔓延。(2)示例二:思念如涓涓的流水,等待你旋开苦尽甘来的阀门;思念如荧荧的夜烛,期盼你捧接垂泪到明的红泪;思念如寂寂百草,渴望你普降催醒新叶的雨露。

21.参考答案:该标志外形为国际通行的安保盾形图案,基本形象为中文“人”字;三个“人”字叠加形成“众”字,以“众人加入,参与安保”之意突出公众参与共保奥运安全的含义。

22.参考答案:(1)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确定(或:第29届奥运会安保标志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2)安保标志不允许用于其他任何商业行为

23.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