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关于阅读第四单元、写作《黄河九曲》的教学分析与建议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教育局教研室 汪立海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第四单元 > 关于阅读第四单元、写作《黄河九曲》的教学分析与建议

【教学内容分析】

阅读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沟通与应用,五篇选文都是新闻作品。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报告文学《包身工》,通讯《寻找时传祥》《飞向太空的航程》。

1、教学处理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新闻类作品阅读的表述:

目标:

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阅读新闻通迅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教学: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有的还可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

评价:

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2、单元教学建议:

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3、整合写作单元《黄河九曲》,体会叙事之“曲”。

4、注意学生的语文积累和学习习惯培养。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1、单元目标:

学习筛选信息,了解作品中的新闻事实与有关背景,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了解新闻作品的基本特点和不同形式新闻作品的内容要素,知道新闻作品的体裁知识。

培养阅读新闻关注社会生活的习惯,通过对新闻事实发表评论,思考社会问题。

赏析几篇文章中在叙事方式、场面描写、点睛议论方面的精彩之处。

进行语言积累,仿写精彩语句。

2、主要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阅读课文,六课时:《别》《飞》《奥》用三课时,讲读、精读《别》,自读、略读《飞》《奥》;《包》用两课时,讲读、精读;《寻》用一课时。自读、探究。

结合写作单元《黄河九曲》,赏析写作技巧,进行语言积累与仿写训练:一课时。

练笔,从本单元课文内容中选择话题,或从当前新闻中选择话题,写新闻评论并交流:一课时。

【阅读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别》独辟蹊径,选取英国撤离香港这一角度,把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回顾融合在一起,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见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因而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文章的导语部分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与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文章的主体共十段,其中的八段写的是现实场景,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时间、过程、有声有色的场景),紧扣题目中的“别”字;介绍每一仪式之后,引用相关背景材料,显示出这一仪式所包涵的历史跨度和历史意义,情感与评论暗含其中。另外两段,一段(第四段)介绍有关港督府的背景,一段(最后一段)今昔对比,深化主题。纵观全文,其清晰的可视性、生动的可听性、跳跃而流畅的可感性,带给人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本文,初读过程中,可按“我看到了,我听见了,我了解了”为主线来梳理本文的主要信息,理清本文的新闻事实、相关背景、作者的情感与评判,完成整体感知。其次,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语段进行品读欣赏,一是表述简洁精当的语言,二是在陈述香港沧桑巨变、英国殖民统治一去不复返时深藏复杂情感的语言。最后,让学生从“我想到了,我感到了,我学到了”中任选话题,对本文的学习进行回顾与统整,或就思想感情,或就文学感受,或就选材取材别出心裁,或就新闻特写的文体特色,进行归结与交流。

有条件的话,可播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可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三至五则。

二、《飞向太空的航程》

《飞》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力的中国人。材料的选择与组合,有现实场景,有历史脚印,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学过《别》之后,《飞》与之组合阅读,可以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可以比较两文在新闻事实新闻背景、作者情感抒发上的异同,进而体会新闻特写与通讯在章法方面的区别。本文结构简单,以时间为线索,标题、导语部分、主体部分构件清楚,首尾呼应圆合,难度不大,适合指导学生自读。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问题,思考,讨论,交流:

1、题目醒目,简约,很好地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联系《别》,说说标题在新闻中的价值。

2、导语部分(第1~3段)采用描述式和评论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描写把读者带入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评论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写得生动感人,收到很好的新闻效果。

3、主体部分(第5~26段)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试着以时间为序,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主要事件,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4、体会结尾部分怎样回应开头“画龙点睛”。

5、结合本文,总结一下新闻作品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一篇消息。作者独辟蹊径,空破了新闻作品“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着参观者,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教学本文,要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可扩展到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的戕害,思考我们怎样正确面对历史。

〖教学活动设计〗

1、说纳粹,说奥斯维辛,自然营造对纳粹的愤怒氛围。学生分别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纳粹、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

教师激: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注视课本50上的图片,为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

2、默读课文,以感悟该新闻所写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读时在文中勾画一下参观者所到的几个。(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

明确: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3、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⑴ 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明确: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⑵ 本新闻有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探究: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⑶ 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应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4、感悟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⑴ 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各举一例)

⑵ 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让学生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⑶ 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⑷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表情较严肃,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⑸ 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⑹ 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例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体味: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总结点拨: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的不同。

5、解题,总结,拓展:

⑴ 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⑵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在这儿有什么呢?请写出几样来。

⑷ 自由发表读后感言。

四、《包身工》

《包身工》记叙了二三十年代纺织女工的艰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中的三个主要生活场景,从住、吃、劳动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非人生活,其间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在作者精巧的构思下,一幅血淋淋的包身工生活图画展现于读者面前。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有批判的力度,表达了作者的愤怒控诉。

教学本文,一要抓住描绘反映包身工主要生活场景的典型细节、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把点与面结合起来,进而理解包身工生活的内涵,这是新闻事实方面的东西。二要抓住穿插其中的介绍说明、分析议论,梳理形成包身工制度的有关因素,这是新闻背景方面的东西。三要抓住充满作者强烈情感的语句,揣摩其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中所流露出来的震惊与愤怒,这是新闻中主观情感方面的东西。

重点设计以下几个主问题:

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包身工。

(读出语言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进行整体感知。)

2、根据文中典型细节与典型事例的描述,复述包身工一天的非人生活。

(重点把握包身工拥挤肮脏的居住条件,吃猪食一样的饭,在“三大威胁、三大危险”中的奴隶般的工作。)

3、由文中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描述包身工们大致相同的“别样青春形象”和“别样豆蔻年华”。

(猪猡、懒虫、机器、芦柴棒,穿着、神情、羞耻感、人格、命运。)

4、包身工给哪些人带来了好处。

5、作者对包身工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6、赏析课文中精彩片断,点评交流。

7、对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归类分析。

(对比、比喻,排比,夸张,反语,倒装。)

8、就下列问题进行探究,然后交流:

《包身工》的主题;

《包身工》与人本思想、人文关怀;

从《包身工》的写作看新闻作品作者的职业素养;

《包身工》的叙事特色(结构特色,对比与联想,议论与抒情);

包身工现象与打工妹现象;

现代包身工现象思考。

五、《寻找时传祥》

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的《工人日报》,是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教学本文,要解决的难点是:作者为什么在当今要写这个人物 ?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活动?

主要教学活动可分三块进行: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围绕下列问题,从文中提取信息,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⑴ 本文报道了时传祥怎样的经历、遭遇?

⑵ 全文三个部分,各侧重于介绍哪个方面?

⑶ 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2、就上列问题1、2回答与交流,开展下列学习活动:

⑴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这一部分的行文特点及作者意图。

明确:这一部分首先点明时间及事件,没有具体叙写事件,只是用抒情的语言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环境背景。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向读者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文化大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一个掏粪工人,也毁掉了共和国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这是我国一段痛苦的、人鬼颠倒的时代,人们曾经崇敬的人物一下子成为惨遭迫害的对象,人们曾有的信仰、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均受到严重的冲击,有人迷失了,精神家园动荡不安。虽然这些冤案都已平反昭雪,然而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建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作者在“重访精神高原”中深感主题的重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报道一个劳模的事迹,而是对当今社会应该有怎样的做人观念的反思。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在通讯的开始就以沉重的笔调揭示人物的命运,既有极强的震撼力,又启发读者深刻的反思,起笔凝重,感情强烈。与一般的人物通讯相比,其主题的开掘更为深刻。

⑵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本文写于时隔几十年的九十年代,作者对当时的情形已经无法直接描述,那么他如何遵循这一原则的呢?

明确:

只有靠采访知情人,才能写出时传祥当年的事情。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先总写“面”上的情况,每天每年怎样干活:每天掏粪,背粪的总重量得有五吨;十七八年,没有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再选写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二是写了运粪改用汽车后,时传祥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例子。

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时传祥在文革动荡年月正直为人、待人的事,其中还以插叙的形式写了五六十年代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扫村里大道的事,突出时传祥做人一贯的本分、正直。

3、探究研讨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表达的思想:

⑴ 启发引导:课题“寻找时传祥”中为什么用“寻找”一词?

明确:“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入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⑵ 启发引导:作为人物通讯,该文应该全面具体记叙时传祥的经历、事迹、影响等,但时隔多年,继续写这些在现代人心目中早已过时的人物,写什么,怎么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颇费思考。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讯,但已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通讯。请结合“重访精神高原”活动,思考作者重拾老话题的用意。

归纳:这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⑶ 本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是通过叙写劳模时传祥的事迹,揭示当今人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说明时代需要时传祥精神。那么,作者是如何将五六十年代的劳模事迹与现代人的思想结合起来的?

引导:通讯开头异峰突起,给人以历史纵深感。作者以散文诗的语言,揭示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时隔多年旧事重提,引人反思。然后写记者采访时,中学生漠然无知,老师傅惊讶激动,更是含义深刻。对往事的回忆,引起老人们的愤愤:“嘿 !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作者虽然未对此作何评论,但他的思想倾向是明确的。结尾含蓄,写时传祥遭人嗤笑,这本身就说明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而“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表示了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

作者追求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然而,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是热烈而鲜明的,这是因为作者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惟其如此,读者通过作品所受到的启发是强烈而又深刻的,这与现在的一些虚张声势、情感虚假的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引发当代人的深层思考。

⑷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们现在是否需要时传祥精神?应该怎样体现时传祥精神?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评点。)

【单元教学总结与整合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

1、探究不同样式新闻作品(新闻特写,通讯,报告文学)的体裁特点。

2、结合写作单元《黄河九曲》中的相关知识,探究一下本单元五篇文章的叙事技巧,看看它们“曲”在哪里?进行课堂交流。

3、勾画五篇文章中强烈表现作者主观情感与鲜明态度的抒情句和议论句,体会新闻中记者的感情表达方式,通过甲文用乙句的方式进行仿写练习,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4、结合课文学习,从下列话题中选题练笔:

⑴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

⑵ 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进行理性思考。

⑶ 为芦柴棒作小传

⑷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模”

⑸ 彭定康告别香港时的思绪

⑹ 正是“上天揽月时”

5、自主整理本单元中所出现的生疏词语。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