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苏教版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备课手记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备课

1、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初读文本;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徐冬梅教授在《让母语教育回到儿童本位》一文中指出:传承中华文化和世界本原的、优秀的文化是小学母语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母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生根工程,要让学生吸取“根”的营养。教材为什么要选这一课?追问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理解小学语文教材选材定篇的一些原则,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些篇目在教材中的定位,更好地解读文本给予很好的指导。根据浙江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研究,不同的选文承担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定篇”,是经典的选文,目的事“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从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其二是“例文”……毫无疑问,这是“定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398个汉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通过传情的诵读来体验文本情感。

2、如何走进司马迁?——切入文本;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被选编进教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接触司马迁,亲近司马迁,进而了解司马迁,学习司马迁;而且这是教师第一次引领孩子们接触司马迁,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选准突破口,引领孩子们亲近司马迁,司马迁是伟大的,但司马迁到底有多伟大,这是需要孩子们一生去品味和琢磨的。

在课文中,总有一些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值得我们去把握,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文章题目中的“发愤”就是这样的词语。为何发愤——怎样发愤——发愤背后的悲与愤。这样的一条主线理应成为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精神的思路!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设计的第一次教案:

3、抓发愤,品巨著,对话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板书课题,发愤用红笔标出。

2、思考:针对 个词语还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发愤?在什么情况下发愤?怎样发愤?

二、顺学而导,研读课文。

(一)为什么发愤?

(1)快速读读1、2自然段,说说感受。

家学渊源,那里有自己成龙的理想;

父亲嘱托,那里有亲人临终的期盼;

(2)在临终遗言的殷殷期盼中,感受发愤的原因——

1、指导朗读:

⑴指导读好父亲的话:万般情怀言辞中。一位临终老人的心愿,谁来读?

一位泪流满面的老人,在倾诉着他的心愿,谁来? 一位紧紧拉着儿子手的老人,拉着他毕生的心愿,谁来?

⑵走进司马迁的内心: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

看着泪流满面的父亲,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 握着父亲骨瘦如柴的手,听着他的嘱托,司马迁——

⑶读出父子情深(引读):于是他每天忙着——忙着——忙着——,每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

(二)什么情况下发愤?

1、圈圈画画,自由读3——5自然段。

a、出示句子:“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读一读,想一想:他为何而悲,为何而愤?

(既引导学生联系前面“飞来横祸”“受了酷刑”来谈,也引导学生联系后文“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来说。)

b、引读:司马迁悲愤到什么程度?

c、

出示句子:“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 引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你觉得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

出示资料:从前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

d、引导学生说话:

可是当初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选择,面临着求生与求死的抉择却是多么的艰难啊!

(〈英雄的黎明〉乐起,出示图片)透过监狱的铁窗,他仿佛看到了那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仿佛听到了乡亲们讲述的英雄故事,那里有自己的理想啊;凝视那昏黄的油灯,他仿佛看到父亲正盯着自己,对自己诉说着什么……他心中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我不停地追问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司马迁啊,司马迁!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抓住巨著,体会〈史记〉

1、你读懂了什么?

完成的艰辛

史记的伟大

2、出示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小结:

司马迁面对飞来横祸,忍辱负重,在“死得重于泰山”的信念支撑下视事业为生命,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坚韧不拔,发愤写作,终于写成了万古流芳的《史记》。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品质,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带着自己班级的孩子在年级组众位老师的审视下在司马迁的世界里走了一圈,自己感觉没有给孩子太多的与文本的语言文字亲密接触的时间,对重点的第3

自然段处理太轻率了,而对父亲的嘱托一段在第二课时如此大张旗鼓地处理有些过了。胡主任一针件血地指出:司马迁的做法,你关注了吗?课文后面“受刑之后的司马迁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简洁而又直抵文章内核的问题为什么弃而不用?徐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对课题的提问应该在第一课时进行采用,第二课时还用这样吗?张老师对在课堂上补充的两段资料提出了质疑:对李陵之祸和〈报任安书〉的资料链接留下一个就行了,否则冲淡了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时间,课堂就会浮萍一般……此外,交流过碎,汇报有些口号式,对一些重点词语没有把握住也是课堂存在的问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