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草船借箭》教材理解 三变识周瑜——《草船借箭》助读

山西 曹永霞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下册 > 草船借箭 > 草船借箭教材解析

《草船借箭》一文中对周瑜的神情描写仅有三处,但对周瑜形象的塑造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一处是周瑜经过步步紧逼,使诸葛亮答应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周瑜“很高兴”。回视前文,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他周密策划,安排了这番对话,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最终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透过这两个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假公济私、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的周瑜。

第二处是当鲁肃向周瑜报告情况时,说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周瑜“迷惑不解”。竹子、翎毛、胶漆都是造箭不可缺少的材料,诸葛亮却不用这些材料。周瑜对此不明白、不相信,但他并未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说明他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自己的计谋万无一失,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这也从侧面反衬了他的“才不如人”。

第三处是诸葛亮按时交箭,周瑜“长叹一声”。这一叹既有惋惜,又有佩服。自己谋划已久,却仍未如愿,自然惋惜;诸葛亮神机妙算,考虑周密,安排巧妙,非自己能比。面对事实,周瑜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我不如他!”

纵观周瑜三次神态变化,不难看出文中对周瑜的描写正是为了反衬诸葛亮。在这场斗智中,周瑜输给诸葛亮的不仅仅是才智,还有他的胸襟、气度和人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