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登山》教学札记 改变教学思维定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河北保定新市区文教局教研室 张伟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 登山 > 登山评课稿

《登山》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人教版)的一篇文章,它记叙了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来回两次走过悬崖上靠近深渊小路的故事,表现出革命导师勇于战胜困难、自觉锻炼意志的可贵精神。这篇文章旨在培养学生勇敢无畏的品质和甘于探索的精神,但是小学生难以区分勇敢与冒险蛮干,加上有很强的模仿心理,会造成孩子盲目模仿,这样就失去了文章本来的教育意义。因此,文章的讲解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一个孩子的提问对我启发非常大,启发我们采用发散的思维方式,从人文角度来把握这篇文章的脉博。

这节课的教学安排是这样的:先由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列宁的课文引入本课,然后依托阅读提示的两个问题“本课讲述了列宁的什么事?说说列宁往回走本可以不走小路了,他为什么还要走,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讨论期间适时引导,让学生体会小路的艰险和列宁的勇敢。接着让学生交流想法和受到的启发,最后让学生质疑。课程的教学井井有条,教学设计流畅合理、学生讨论热烈。

但在最后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列宁为什么非走这条小路,日出明天看不行吗?”。听到这个问题,我精神为之一振,多好的问题,多好的契机,可以借机让学生们摆脱书本和教师的束缚,站在其它角度考虑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位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帮忙。一学生说:“当时列宁正在躲避沙俄的搜捕,随时都有被抓或转移的可能,也许明天就看不上了。”,另一学生说:“列宁胆子比较大,他不怕危险。”……。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每个答案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仍没有说出刚才那个小孩的问题实质,于是我引导地问道:“仅为怕明天可能看不到日出,列宁才走那么危险的小路吗?难道他不知道生命比日出更珍贵吗?”。这样就引出了冒险与勇敢的话题,这也是本篇课文引起争议的关键。

因此,本课文的讲解不能单纯停留在培养学生勇敢无畏的品质上,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培养学生鉴别勇敢和蛮干的能力,提倡勇敢无畏的品质,拒绝蛮干冒险。列宁的行为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决不是鲁莽的单纯的冒险,这点可以从课文中找到佐证。首先,根据当时的情况,列宁知道近路是可以赶上看日出的唯一办法。其次,从巴果茨基同志走过这条小路,而且顺利通过几次,可以判断小路虽然艰险,但路还是可以走的。第三,到了小路前列宁并没有自己先走,而是跟在巴果茨基后面,学习巴果茨基的经验。这一系列环节反映了列宁的勇敢而不蛮干、机智灵活的个性。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列宁勇敢而不冒险的思想,正是此课文人文教育之所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小孩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间”,并指出民主的教育就是“培养自动力的教育”,“自动教育就是教孩子自己干,不要替孩子干”。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式也应当做出积极的变革,要求我们老师有发散性的思维,教学思维从“文本”到“人本”,体现人文素质教育。

经过这次课堂讨论,《登山》这门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

一、教学目标

《登山》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设定有三个,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及表达能力。3)让学生学习列宁勇敢的精神,同时体会到冒险不等于勇敢。第三点就是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构想

依据当前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本篇课文的教学构做如下安排: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了解,再让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相机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即“列宁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再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容,找论据展开辩论,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列宁的勇敢及勇敢不等于冒险。最后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举例谈生活中那些行为是课本提倡的“列宁式的勇敢”,那些行为不是课本中提倡的“列宁式的勇敢”,是鲁盲和蛮干。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分辨蛮干和勇敢,培养正确区分蛮干和勇敢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整体感知,畅谈感受,培养语感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谈自己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多数孩子都会感受到列宁的勇敢,一些想法新奇的孩子可能提出列宁该不该走这条小路的问题,教师可抓住契机。如果没有孩子提到此类问题,教师可在适当时机提出此观点。

2、围绕问题,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让学生围绕“列宁去看日出时该不该走那条小路”和“列宁看完日出回来时该不该走那条小路”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提醒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论据,并结合现实生活,正确看待勇敢和蛮干。

3、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提供平台。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把班里的同学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辩论的胜负是次要的,关键是过程。教师在辩论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醒他们要注意倾听,训练他们学会思维等。并且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到列宁的勇敢不是鲁莽的冒险。

4、联系生活,深入理解,以人为本。

教学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本课的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而不是蛮干的孩子。因此我们在让学生理解了列宁的勇敢之后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举例说说什么样的行为是冒险。这样学生会更清楚的认识到怎样做个勇敢的孩子及怎样注意安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