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整体、扎实,挑起课改新进程

六年级语文组 谢秋兰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 花潮 > 花潮听课记录

听了吴芳老师的课,我们仿佛随着人流去花潮中神游了一番,我们被吴老师看似朴实,实则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深深吸引,心潮澎湃,脑海中也引发了自己的联想。

具体讲两大优点,提一点建议:

优点:

一、能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环环呈进。

在阅读时,古人把字、词、句、章作为文章范畴:“既于大段中看篇法,又于大段中分小段看章法,又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而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整体把握的重要位置。在《花潮》一课的执教中,吴老师深知这一点,处处留给人以宏观把握,整体布局,环环相承的特色。

1、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

课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在教学时,吴老师出示课题后,做了一个细致的工作,就是请了多位同学乃至全班同学朗读课题,感知课题的内涵,达到从题眼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基调、引出文章第一教学重点的效果。

2、初读学认生字,切入重点。

在把握了整体的基调后,吴老师安排了一个初读全文的过程,要求认记生字并找出描写花如潮的段落。在这一步中,学生因为有了4分钟的初读课文,有了5分钟的生字学习,学生对于课文更为熟悉,在此基础上,切入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研读花如潮,学习新的写作手法——联想。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初读,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包括学习方法的和学习内容等,都被一定程度地唤醒了,为新知找到了支点,明确了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目标,为此次阅读找到了话题,自然而到位。

3、重点学习,展开过程。

在精选了阅读话题后,吴老师围绕着“找到的描写花如潮的句子,交流品悟”,展开了重点的学习过程,通过“找、品、读、悟、点”多种环节,使一个教学环节上丰满了,学生的一个个思考点被激活了。比如在教学“花动如潮”一处时。老师先抛出一个围绕整个教学重点而精心设计的主问题——你还找到了哪些描写花如潮的句子?引出学生自主的发现,将“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一句话推到了研读对象的重要位置。而后,老师通过学生的自悟交流、同学补充、朗读发现、比较点拨、朗读提升等多个环节,将学习一句话的过程展开了,学得深,悟得自然,学生收获得多。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展开的过程,教学得重点也真正成为重点的收获。

4、小结提升,学用结合。

当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作为常常被理解为整理全节课思路的小结,吴老师又在整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点拨:此时此刻,面对如潮的海棠花,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由此,在小结后,学生的齐读除了读出花如潮外,还融入了作者满心的喜爱和赞誉之情。朗读,在此时,充分的展现了“悟到深处情更深”的效果。在最后紧凑的小结语后,吴老师又呈现了关于联想的模仿练习,意图将新知变成新能,使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得到整体的落实。

二、能课内外结合,注重积累与落实。

语文课的基本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学要把学生的基础夯实,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吴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过渡语中以教师的文学积淀引领学生积累。

注意的老师一定还记得有这么一个细节:吴老师在听了学生关于昆明——春城、花城的理解后,在过渡语中,随机的说了“真是‘春城无处’——”,学生自然地接念“不飞花”。轻轻一句古诗的对读,渗透的是学生对古诗词、对成语、俗语、谚语、格言等的积累与向往,真是教育无痕,落花无声。

2、在描述花时积累了写花的四字词语。

在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次调查中,教育司的朱小曼老师小结得出,全国中小学生的词汇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一个红色的讯号,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崔峦老师在前不久的新课程培训发言中也讲到了根源,即,因为过度重视人文而忽视了语文课的工具性特色。然而,在教育改革很容易的忽左忽右中,吴老师坚守着自己的理念,人文与工具一起抓,时时抓。如,在欣赏完海棠花的美景后,老师简明地说:“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描绘一下吗?”603班的同学们随机说出了“争奇斗艳、花团锦簇、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等一系列的词语。令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地为学生喝彩。这正是吴老师教学的匠心所在,注重积累,注重积累后的运用。也正是老师这样的引领思想,才促成了学生深厚的文学积淀,才有了今天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在生字词的教学上扎实到位。

六年级,我们很多老师可能会认为学生已经会自学生字词了,不必在课堂上专门抽时间训练与教学。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很多年前,学军中学还有初中部,在一次到小学的报告中,他谈到,中学老师最期望小学老师做的,不是让学生有多少文采,文章写得多美,而是学生少些错别字,写作说话文句通顺,因为前者是中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加之中学的学生能力可以很快学会。我们且不说这话是真理,但至少道出了一点,小学教育,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理解、运用,是建造文章大厦、乃至整个学习的基础。六年久,公开课,吴老师依然将平时的识字教学带入课堂,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将生字的音、形、义作了很好的点拨。做到集中学习和随文理解相结合,真正将生字落实到位。、

4、在新写作手法的教学上,落实到位。

本课有一个写作手法——联想的认识与初步理解。对于这一个新的写作手法,吴老师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精心设计了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具体还是体现在教学“花动如潮”的教学上。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谈对该句的体会,此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模糊认识,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反映出海棠花如潮的气势。接着,教师请学生找一找这句话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想出来的,在找的基础上,出示有联想的句子和去掉联想的句子,通过读、谈自己喜欢哪一句,将学生原本对联想的作用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最后水到渠成,使学生掌握了联想的意思与联想的作用。在本段学习结束后,老师又安排了两个选择性的,有层次的作业对联想进行的巩固。学仿结合,学练结合,效果一定比较好。

总之,这堂课正符合了新课程培训的新精神:在注重语文人文性的同时,要加强工具性的落实。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引领了方向。

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教学也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这里也有一点建议,就是关于作业的时间问题。今天,我们很可惜的看到,老师最后精心设计的作业没时间完成。这说小了是时间来不及,说大了是对课的进程缺少一种进程意识和效能意识。而事实上,这是一种习惯问题。我们潜意识中,往往有这样的想法,课堂上要学要悟的教学点一定要讲透讲实,而作业嘛,留到课后做问题也不大。但殊不知,这样做无论对学生的健康与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弊大于利。那么,时间哪里来,怎样节约出那10分钟的作业时间?著名作家,吴伯箫在一次谈话中讲到,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把课文讲肿了。一个多精辟的字眼,“肿”!这节课中,也有几处“肿”的痕迹:1、教师重复学生的话。吴老师可能是怕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没听明白,所以,当发言的同学将自己的感想说完后,总是习惯性地用重复同学的话来进行评价。如果在学生品悟的基础上顺势读,这样会少很多的环节,也可将带动起的情绪顺势推向高潮,将自己的评价语与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在教学“伸展”一处时,学生已经品悟到花的无限的、旺盛的生命力,老师还要学生比划以下伸展的动作,再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有些画蛇添足,耗时多而效果不明显,此时可能用多种形式的比读来进一步使每位同学都领悟并展现,也许时间会更紧凑,节省出时间做些练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是,瑕不掩玉,建议与课的整体效果比,仅仅是吹毛求疵而已,心中对吴老师的教学只有两个字:佩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