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启导自主读悟 “掌声”心中永恒──《掌声》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学区 王敬贤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上册 > 掌声 > 启导自主读悟 “掌声”心中永恒──《掌声》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掌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内心很自卑的残疾女孩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由于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这篇课文的语言质朴,但平淡的叙述后饱含着充沛的情感。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和同学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学力图从内心感受的层面上引导学生有所感悟。

一、启导读悟,自主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通达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摆正学生的位置,努力劳造宽松而又积极的学习氛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课堂教师的始终,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教师充当的都是“启”和“导”的角色,只有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安排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是激情导入,凸显“掌声”。在新课伊始,通过最贴近学生课堂生活的导入设计:“今天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作客,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欢迎?”(同学们热烈的鼓掌)以极具亲和力的形式“掌声”──课堂情境,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掌声》;第二是边读边悟,回应“掌声”。先让学生梳理出“掌声”前后英子的表现和变化;再让学生或通过理解这两次“掌声”每次出现的情况,或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或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等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并在交流反馈中不断加深认识;第三是扩展延伸,内化“掌声”。通过“在生活中爱又可以怎样表达?”这一话题的切入,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情动而辞发,说起来有理有据,这种教学设想,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遵循规律,自读自语

只有读得充分,才能悟得深入。汉语是一种意会性语言。其“意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熏陶中,用心去体会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意思和情感。

1、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出文中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⑴“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⑵“当英子讲完故事的时候,教室里又响起热烈的掌声”,突出个性化的认识,克服教师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课标》强调:要重视用指导朗读和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以培养语感和感悟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抓住“骤然间、热烈而持久、又”,在体会词、句包含的意思,表达情感,揣摩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从而有效指导朗读和有感情诵读的方法,培养语感。

3、阅读教学除了培养语感,还要重视品读理解:

教学中,抓住“终于”一词,通过句子的比较,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理解、品读、品评,引导学生谈出各自的独特感受,把体会两次掌声的情感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在交流中得到完善和提升。把理解重点词句与整体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当别人身处困境时,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他人;当你身处困境时,也要珍惜别人给予的掌声。”

总之,《掌声》一课的教学较好地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看似平淡无奇,却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