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听陶胜楠老师《秋天的雨》感悟

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 孙斌蔚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上册 > 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听陶胜楠老师《秋天的雨》感悟

观摩了三堂《秋天的雨》,我禁不住为陶胜楠老师叫好。因为这堂课让我耳目一新,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秋天的雨》是三年级上册青岛版教材的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写了秋雨到来后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在教学时,陶老师预设了一条主线,围绕着“是什么把秋天带来了?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引领学生读中品味,值得注意的是这第三个问题是在学生交流喜欢的段落时自然生成的。整个教学过程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相互传递着美,品味着秋天的魅力,不仅达到了学生和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产生共鸣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目标较好地得到了落实。

一、创设情景、品读感悟

第一遍读课文,陶老师让学生大体说说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秋天的雨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快到课文里找一找”初读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秋雨姑娘送来了这么多的礼物?你想怎样回谢她呢?”以这种贴近生活化的语言引导他们再次朗读,起到了调动学生朗读兴趣的目的,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再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陶老师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用“看谁能把凉爽的秋天带来?”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这样有层次的读书指导自然而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富有魅力的秋天,学生不仅读出了其中的韵味,与文本,与老师产生了共鸣,而且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巧妙。

二、以演激趣,读中品味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本段文字可谓妙趣横生,这恰恰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陶老师顺学而导,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表演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在快乐的氛围中再现了动物、植物们准备过冬的快活、忙碌的场面。实现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

三、以唱达情,积淀文字

“唱”是本课教学的最后一环节,陶老师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以“创作歌词”的方式点燃起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既为课堂增添了乐趣,又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更好的提炼。在学生唱完创作的歌曲时,陶老师借势引入作业的布置这一环节,说:“同学们,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尽,唱也唱不完,课下,大家可以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秋天在哪里》给继续写下去”,简短的一句话,把课堂练习、总结以及作业布置三环节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有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总之,纵观本课的教学,陶老师赋予了学生以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到教材的意境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受到了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然而教学总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课中的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如在教学“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时,陶老师本想借助学生的画笔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可学生磨蹭了好长时间,画出来的竟是一种颜色。不仅没达成目标,还使这几位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如果当时陶老师能让全体学生在各自的纸上用彩笔简单地画出“看到的”然后互相展示,这样一幅生趣盎然的秋景图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此时再问学生“田野里有这么多种颜色,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词?”学生对“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理解就不仅会迎刃而解,而且会使学生更加热爱秋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