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感受自然》有关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1、对于搞好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大自然之前,先花点时间考虑一下我们作为户外教师的作用。我想先谈一谈能为老师和孩子带来快乐和收获的基本原则。

我想有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有助于我和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孩子相处,引导他们不要调皮捣乱,而是在自然的美与真纯中获得更大的满足。这些原则的基础是尊重孩子和敬畏自然。老师有了如此的态度,孩子们自然会有所反应。

⑴少点说教,多些分享。除了告诉孩子们自然中的基本常识(如“这是一棵铁杉树”)之外,我愿意和孩子谈谈此时此刻我对于这棵树的感受。我会告诉他们我非常敬佩这棵长在和阿尔卑斯山脉同样海拔高度的杉树,这种海拔的山地,夏天缺水,冬天又几乎结冰,凛冽的北风会使树枝扭曲、变弯、枯干。我还告诉他们,我总是想知道:铁杉是怎样才能在坚硬的岩缝中扎下根来,并吸取足够的养料维持生存的。

比起课本上的解释,孩子们对我的观察的反应很强烈。教学营地附近有一棵铁杉树,这棵铁杉树很特别,它长在两块巨大的岩石中间,因此不得不长出七八米长的根,一直深入到岩石中。当时它至少有二百岁了,但是只有两米多高。孩子们从外面徒步旅行回来时,常常会绕个弯,就为了用水壶里的水来浇这棵树。有几个人每年来营地,专门来看这棵在艰难的环境下顽强生存的铁杉。他们只要一到营地,就会立刻跑出去看它是如何挨过了干燥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他们的爱与关心更加深了我对这棵铁杉树的敬意。

我相信对成年人来说,能和孩子分享他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分享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我们才能用我们对地球的深爱与尊敬之情与他人真实地交流,才能以此激励他们去爱地球,尊敬地球。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实告诉孩子时,他们就会去开掘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就会在成人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与友情。

⑵善于接纳,敏于感受。接纳意味着倾听与了解。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培养出这种难得的“接纳”。户外活动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孩子们的热情,这时你就可以巧妙地把孩子的热情引向学习。

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快乐和惊叹都是师生沟通的良机。要对孩子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做出回应,顺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你会发觉,一旦你尊重孩子的想法,你们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轻松而又愉快。

大自然总有令人兴奋或有趣的事发生,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到自然的变化,就能随时调整课程计划了。

⑶尽快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就要营造合适的气氛,通过提问、指出有趣的景象或声音,尽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孩子不能马上习惯如此近距离观察自然,所以你得帮他们找到乐趣,一点一点地把他们引入观察的状态中,并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发现非常感兴趣。

⑷先观察、体验,然后再发表意见。自然界中的一些景象常会令孩子全神贯注:一只刚刚诞生、正欲展翅的蜻蜓,独自在林间空地吃草的鹿……即使没有出现这类特别的景象,孩子们也能通过细致的观察化平凡为神奇。总之,孩子们对于他们所观察的东西有种不可思议的专注能力。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的亲身体验,会比间接的事实让孩子有更深的感悟。孩子们很少会忘记一种直接的体验。

不必为不知道动植物的名字而感到难为情。名字只是生命或事物本质的一个外在标签而已。正如你的名字无从说明你的本质、容貌和个性,一棵橡树的内涵远比它的名字和一串相关的事实丰富得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随着光线的变化观察橡树,会从更深层次来欣赏这棵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觉──闻闻树皮和树叶,静静地坐在它的伞盖下或枝条上,你就能感知树上、树周围以及依赖于树而生存的各种生命。

看一看,问一问,猜一猜,乐在其中!当孩子开始与自然有了共鸣,你和孩子的关系就由师生变成了共同探索自然的伙伴。

⑸教学中充满快乐。无论是欢呼雀跃的游戏,还是安静的体验,快乐都不可缺少。如果你能一直都很快乐并充满热情,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被吸引。记住,你自己的热情是最富感染力的,并且是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财富。

──节选自《与孩子共享自然》(Ⅰ),约瑟夫·克奈尔著,刘芸译,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2、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

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我们想要比较准确、具体的反映事物,首先得认清事物,这就需要从观察入手。只有经过细致观察,了解所要反映的事物,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真切。唐朝骆宾王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咏鹅》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看,短短几句话,18个字,描绘出一幅多么具体、动人的图景!如果对鹅儿浮水缺乏精细的观察,他能写得这样栩栩如生吗?先说观察到的颜色,白白的鹅毛,红红的鹅掌,绿澄澄的水,多么鲜艳悦目!再看观察到的动作,“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一个“歌”字,一个“浮”字,一个“拨”字,精确的抓住了鹅儿浮水的特点,描绘了情态。“曲项向天”,一个“曲”字表明了鹅儿“向天歌”特有的形态。这些都是细致观察所得。

我们平时作文,多半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而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空洞无物。同样是写熟悉的题材,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是否认真观察生活。有的同学是有心人,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作文就会得心应手,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都会从脑子里涌现出来;有的同学对周围的事漫不经心,作文的时候就会感到脑子空空的,无从落笔。

我们要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多想想,并且把观察所得和感想随时记录下来,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这次作文练习描绘一幅自然图景,大家先练习观察。观察景物大体都有个特定的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下边是一幅景物观察位置示意图,供参考:

3、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

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联合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受郑文公的委派,见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联军围攻郑国都城,郑国人已经知道自己死定了。如果灭掉郑国能够对您有好处,您劳师动众自然还值得。但是,隔着晋国的大片疆土来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贵国的边疆,您会懂得这是不大好办的。何必帮助灭掉郑国来便宜您的邻邦?邻邦的版图扩张,就是贵国的实力削弱啊。如果能够保留下郑国,作为您东方通道上的接待站,这对您也并没有害处。再说,那个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等它在东方向郑国开拓了疆土,就会再向西方去搞扩张。如果不去损害贵国,它又好向哪里去夺取土地!像这样损害贵国来养肥晋国的做法,您要多多考虑啊!”秦穆公听了打心底同意,就跟郑国订了和约,晋国看到这种情况,也就撤兵回国了。

烛之武这一番话,使郑国免了亡国之祸。从这番话里,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第一,说话要有中心。烛之武撇开郑国的存亡不谈,紧紧围绕灭郑对秦国的利弊来谈,这就突出了问题的关键,使秦穆公透过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到灭郑只能加强晋国、削弱秦国,从而接受了烛之武的观点。试想,如果烛之武在谈话中旁枝四出,说了许多与秦国的利益无关的话,就把谈话的中心淹没了,当然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说话要有条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烛之武这番话,一开头就表明自己是为秦国的利益来做说客的,这样就消除了对方的戒心。接着从地理位置分析灭郑对秦有害,存郑对秦有益。最后指明晋国才是秦国的潜在敌人,提请秦穆公考虑,因灭郑而加强晋国对自己是否合算。这番话说得有条有理,使人一听就信服。如果颠三倒四,头绪不清,人们听了不得要领,就很难有什么说服力了。

要使说话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就要在说话前理清思路和线索。紧紧抓住中心,把无关的枝节统统去掉,切勿求全求多;把材料的先后安排好,力求层次清晰,眉目分明,避免东一头西一棒子乱了套。过程中要以此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