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

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初级中学 陈建敏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王顺友,你们知道是谁吗?……对。他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一个人物。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20年间,王顺友跋涉了53万里,相当于走了21趟长征。其漫长和艰辛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但他心中有“信念的海”支撑着,他在山里头选择的是执着的走下去。人人都曾有过美好的向往,在前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好啦,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

点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运用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则很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导语设计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意选定了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来影响学生。王顺友,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一个人物,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导语中的“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信念的海’支撑着……”、“人遇到困难该怎么办?……”与课文的内容紧密关联,很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简介及诗人创作相关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三、朗读、品析

1、用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听读:

要求学生听读时注意诗的节奏、停顿及重音的处理,初步感知诗中的“山”和“海”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集体读:

学生读前,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全诗的节奏划分和重音的处理。略加点拔之后,再由学生自由读,集体读。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问题。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生: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的理解是家门口重重的青山。“我”今天的理解是比喻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诗中的“山”由实到虚。

师;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生:诗的最后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诗中说“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师:回答得好!诗中的“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诗中“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生:“隐秘的想望”指“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因为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

师: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生: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铁青着脸”其实是说我的心情不好。因为当“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看见大海了,但望见的是“山的那边,依然是山。”这让我非常失望,沮丧。

师:那么诗中紧接着说:“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原以为有一天我爬上那个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等爬上山顶之后,全然不是。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师:读完第一部分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是一个生活在封闭沉寂的大山里头,但又偏偏富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我”富于幻想,并且勇于为幻想而付于行动。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相信在坐的许多同学也象诗人一样,怀抱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践行。诗的第二部分中“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生:“飘来的种子“其实是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师:“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是诗人坚信远方一定有海。在诗人看来,理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时刻在心中激荡,并且鼓舞着他执著地奋斗。“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诗中说“海水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其实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

师:诗的最后传达了坚定的信念和欣喜之情。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内容。

生:“终会”传达了坚定的信念。“全新的世界”和“照亮眼睛”传达了诗人欣喜之情。

师:“是啊!诗人从小至今,为了实现理想历经了萌生──践行──沮丧──继续践行──终达目的这一过程。山那边是什么呢?诗尾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是海!”是战胜困难后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首诗人向我们传达了他坚定的信念,也给了我们哲理性的思考。我们都揣着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象诗人一样战胜一切困难,向我们的理想前进!再前进!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我注重了落实以下几个教学目标:一是加强朗读训练,读出诗情。二是品味重点词语在诗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的主旨。三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我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个性化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求、思考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了协调与统一。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互动的情感交递,努力使语文课堂闪现智慧的火花。

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情

五、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过去自己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和感受。

点评:这是本节课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让学生谈过去自己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和感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语文课堂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园地,更是人性养成的殿堂。使语文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学生在谈自己曾经为实现某一个目标克服的经历与感受的过程中,高尚、完美的人格在激发、在培养。

六、结束语

是啊!从刚才同学们踊跃的发言中,老师强烈地感受到,我们都有着一个用信念凝成的海,我们也深知:要想到达那个全新的大海,就必须跨越重重的大山。大山一定会臣服在勇敢者的脚下。让我们牢记:从今开始,坚持奋斗,我们一定会到达那个全新的海。请同学们再一次激情地朗读全诗。

【课堂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抓朗读。诗歌的教学尤其需要朗读,需要美读,要读出形象美、音韵美、情感美。这一节课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目标。课堂结束时的一次朗读学生全部进入了诗情,读的效果非常好。二、抓合作探究式阅读。本课是初中阶段第一课,这一步是关键。抓合作探究式阅读是这节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适时引导、点拔、鼓励,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探讨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在课堂(三)和(五)的两个环节中学生发言踊跃,这为以后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三、抓情感的熏陶和品质的培养。这首诗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很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教育孩子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本文是一个极好的素材。这样,语文与生活便很自然地联系起来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明显不尽人意的地方,教者明显地感觉到,虽然在开放性方面作了探索和尝试,但是课堂上总不敢真正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格局还没有彻底改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学习,努力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