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中西融会的文化理想──重读《傅雷家书》

刘凌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傅雷家书两则 > 中西融会的文化理想──重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1981年由三联初版,至今已有5版,几乎每版都多次印刷。辽教社又在2003年1月,出版了增补本。一部书简,竟能成为畅销书、常销书,也着实耐人寻味。

它之所以能常读常新,就在于它不仅是部“教子书”,而且是个探讨人生和艺术的百宝库。近日重温,发现其中隐含着傅雷独特的文化和人格理想。这对于我们的“外为中用”和文化比较,都提供了重要参照。

知父莫若子。傅聪曾指出:傅雷作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也对近代西方人道主义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在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具备这两种“深刻理解”的能有几人?在这两个“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傅雷力图融会中西文化精华,镕铸一种全新的文化和人格理想,而且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傅雷充分估计了中西文化融会的艰巨性。不像某些比较文学家,仅据若干中西文本,就归纳出二者异同,并提出最佳“结合”方案。傅雷却认为,问题决非如此简单、轻易。他依据中西直接生活经验和翻译工作的体会指出:“真了解西方的东方人,真了解东方的西方人,不是没有,只是稀如星凤”;“东西方之间的鸿沟,只有豪杰之士,领悟颖异、感觉敏锐而深刻的极少数人方能体会”;“东方人要理解西方人及其文化和西方人理解东方人及其文化同样不容易。即使理解了,实际生活中也未必真能接受”。这种彼此隔膜,和相互理解、接受的困难,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体验,决非仅凭善意和理智所能弥合。所以,傅雷慨叹:“思想方式反映了整个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怎能一下子就能和另一民族的思想相沟通呢?”沟通,决不能仅凭文本,而应加强直接的接触和异质生活体验。

当然,傅雷也并未取悲观主义态度,放弃理解和沟通的努力。人类实践毕竟有共同之处,人心也具相通性。《家书》曾多次提到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并要求傅聪注意体察、吸取。诸如古希腊那种“恬静与智慧”、“又文明又自然、又典雅又朴素”的“风流文采”;西方人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孜孜矻矻,白首穷经,只知为学,不问成败”的人生态度;以及西人的科学精神、高效率,细密分析和逻辑性等等,都在其关注视野之内。他还曾向儿子推荐《卓别林自传》,赞扬其“不随波逐流,永远保持独立精神和独立思考”,并认为这是“一切第一流艺术家的标记”。他还十分赞同巴尔扎克对政府“过分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想叫社会去适应人”的尖锐批评。他对西方美术、音乐的敏锐感悟和精到点评,也令有关专家刮目相看。

但傅雷从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洋。他强调,“民族观念乃立身之本”,只有建塑“中国人气质,中国人灵魂”,才有吸取、消化外来文化的底气。他谆谆启悟儿子:“只有深切领会和热爱祖国文化的人,才谈得上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艺术”;“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彻底消化的人,文化遗产决不会变成包袱,反而养成一种无所不包的胸襟”。他在通讯中,多次称道中国人的“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欣赏士大夫那种高远绝俗而又不失人间情味,执着、爱恋人生而又高蹈洒脱、遗世独立的风度;特别倾心于“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中道人格。热切向往“不逐名利,不慕虚荣,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相当清贫的生话”。为了避免弱化中华文化熏陶,他不断给儿子邮寄中国古籍、画册,并要求用中文通讯。这就使傅聪虽长年身在西方,却深深扎下“东方人的根”,奠定了吸取西文文化精华的肥壤沃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关于诗歌创作的甘苦之言,也适用于外来文化借鉴。“躬行”,才是真功夫。如仅仅停留于理念建构,至多也只能是美丽的镜花水月。傅雷则有异于是。他的中西文化融会追求,如其所说,是“反映在实际生活上,做人处事的作风上”。他三番五次告诫傅聪:“做人第一,艺术第二”,“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他以“身教”,为“言教”作了示范,本“修身为本”传统,注重“操守与修养”,在为人处事和仪表风度等各方面,都严于自律。传统知识分子的“淡泊”精神,伴随他一生。他视钱财为生存之具和人格独立的条件,而决不恋财、贪财。生活简朴,不乱施舍,但必要时又能慷慨解囊。西方文化中的坦诚与科学精神,贯穿于其做人行事作风。为追求真理,批评直率,不留情面。做事的计划周密和极高效率,令所有人钦佩不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既非陈寅恪之直颜抗俗,也非钱锺书之默存求安,而是在参与中保持独立;一旦人格受辱,则不惜以死捍卫。解放前涉足“政论”,新中国政协调研,无不恪守上述原则。他还勇于自省,并见诸行动。当然,决不能说他已完美无缺,因为他在认识和行为中或均有所偏。但他确实尽力实践自己的信仰,而非徒托空谈。这是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异样光彩。

在中国社会新旧之交,傅雷努力将“民族自豪与赏识别人”、“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念,并落实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同时以“身教”和“言教”熏陶后辈。他曾无限向往地激励聪儿:“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看到另一类新文化出现。”他以不懈的努力,尝试这种文化“融合”,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补共融。傅雷留下的文化足迹,也许能使后来者少走一些弯路罢?这是我们应深深感谢他的,也是《傅雷家书》的另一个重大文化价值。

──摘自:中华读书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