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小露珠》片断赏析之一

徐进芳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 小露珠 > 《小露珠》片断赏析之一

[片段1]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小动物?既然你那么喜欢,你能把它读好吗?

指名读、配乐读。

师:听着小动物们的赞美,小露珠会怎样回答呢?同桌之间挑选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与小露珠对话,好吗?

学生练习对话,这时课堂气氛格外活跃。

第一组同桌甲:我是小露珠。

乙:我是小青蛙。

乙: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甲:早哇,披着绿衣裳的小青蛙!(边说边表演)

师:(投以赞许的目光)你们表演的真投入!

又一组甲:我是小露珠。

乙:我是小蝴蝶。

乙: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甲:早哇,五彩缤纷的小蝴蝶。

这时,更多的同桌举手了,老师又挑了一对。

又一组甲:我是小露珠。

乙:我是小蟋蟀。

乙: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甲:早哇,多么威武的小蟋蟀呀!

师:你也很精神嘛!

[片段2]

师:(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2)小露珠使花草树木变得格外精神、俊俏,花草树木十分感谢小露珠,想想如果你是金黄的向日葵,或是碧绿的白杨树,你会怎样感谢它呢?

多媒体出示提示:A应用上“谢谢你,小露珠……”

B怎样感谢,用上两三句话。

C仿照第二、三、四自然段,即×××说放在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学生听了十分兴奋,立即自由练说。此时,一只只小手络绎不绝地举起来。

生:“谢谢你,小露珠,是你让我变得更漂亮了!”金黄的向日葵说。(十分有感情)

生:“谢谢你,小露珠,是你使我更有精神了!”碧绿的白杨树说。

生:“谢谢你,小露珠,是你让我变得更有生机了!”紫红的喇叭花说。

“老师,我,我!”此时,还有很多学生想发言。

师:(微笑着)还有这么多的“鲜花嫩草”想感谢小露珠啊!那就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同桌听吧!

同桌互说。

[片段3]

师:正是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美丽的小露珠留住啊!(出示第7自然段)

引读:你看,向日葵——,白杨树——

你听,喇叭花——

此时此景,我们可用哪个词来形容呢?

(一学生唰地举手)

生:是依依不舍。

师:说得对极了!在这依依不舍的时候,向日葵、喇叭花、白杨树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呢?[出示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怎么样,好像在说什么?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又举起来。

生:喇叭花动情地吹着乐曲,好像在说:“小露珠,你别走!我还想吹更美的乐曲给你听呢!”(说得快要哭出来了)

生:向日葵摇晃着脑袋,好像在说:“小露珠,你慢点走!我多想再和你说说悄悄话啊!”

生:白杨树摇摆着身躯,好像在说:“小露珠,你慢点走!我们再玩会游戏,好吗?”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全班学生都感动了,大家都沉醉在难舍难分中。

师:听着小伙伴的挽留,小露珠笑盈营地说:“伙伴们,我还会来的。”

带着依依惜别之情朗读第7自然段。

[评析]

《小露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是一教师上这堂课中的三个教学片段,从这些片段中,可明显看出该教师十分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说话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课文中的人物,都是以童话的形式出现,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如片段2中,当老师刚说完如果你是金黄的向日葵或是碧绿的白杨树,你会怎样感谢小露珠呢?有些同学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举手了。再如片段1中,进行小动物与小露珠的对话,每一组同桌说得都是那么投入,有的甚至加进了表演。正是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滔滔不绝,出现“老师,我,我!”的场面。

其次,增强说话的弹性,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看得出,该教师是精心设计了这一系列的说话环节,且每一个对话都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如片段1中的对话训练,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所选的动物,对方说出相对应的赞美的话。什么“披着绿衣裳的小青蛙”“威武的小蟋蟀”“五彩缤纷的小蝴蝶”等等。同时,若把这三次说话进行比较,不难看出说话形式是从易到难。片段1较普遍,提示语在前;片段2稍有难度,提示语在后。片段3更难一些,要求学生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这样,也教给学生一种写作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最后,以情感为纽带,牵动学生心灵。片段3是本课的高潮,大家说着各种感人的话,想留住小露珠。此时,师生达到一种共鸣,大家都沉醉在难舍难分中,期待着内、外都美的小露珠明天的到来。在优美的朗读中,给全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是一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语文课,相信会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