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朗读感悟灵性闪动——《小露珠》案例解读

鲍红琴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 小露珠 > 朗读感悟灵性闪动——《小露珠》案例解读

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读得真带劲!把蕴涵在这些话中的意思都读出来了!读得那些小动物都喜欢上小露珠了!瞧!小青蛙蹦到大荷叶上来了。(贴小青蛙图片)

(出示:“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谁来读读他的话呀?(指读第2小节)

师:小青蛙可真会说话。会唱歌的小蟋蟀爬到草坪上,也来了!(贴小蟋蟀图片。出示:“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谁来读读他的话呀?(指2人读)

师:你也很会说话。小蝴蝶也落到花朵上来了!(贴小蝴蝶图片。出示:“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谁来读读他的话呀?(指2人读)

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他们都在干什么呀?

生:都在向小露珠打招呼,在赞美小露珠(2人)。

师:他们都在赞美小露珠的什么呀?请三个同学再来读读三个小动物说的话!(指名分读)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闪亮、透明、圆润)

师:这三个小动物可真会说话,说得我小露珠的心里美滋滋的。我真想再听听你们的赞美!小青蛙在哪里呀?再来赞美一下吧!

生:(美美地读小青蛙说的话。)

师:谢谢你,小青蛙!你可真会说话!小蟋蟀呢?再来赞美一次!

生:(美美地读小蟋蟀说的话。)

师:你的话真动听!小蝴蝶呢?也来赞美一次吧!

生:(美美地读小蝴蝶说的话。)

师:你的话比你的舞姿还美,听得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想问一问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们,你们为什么说我像钻石、水晶、珍珠呀?

生:因为你有闪亮、透明、圆润的特点。

生:你的闪亮像钻石,你的透明像水晶,你的圆润像珍珠。

师:哦,原来我小露珠和钻石、水晶、珍珠都有相同的地方。你们这么一打比方,说的话可真美呀!我还想听你们赞美一次!

生:(分角色读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说的话。)

师:听你们用这么美的语言赞美,小露珠心里一定很开心。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读2、3、4小节,你还有其他发现吗?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生自由读2、3、4小节)

生:小动物赞美的话都在前面,谁说的在后面。(师根据学生回答用不同色彩的笔画出“说的话”和“提示语”)

师:这跟我们平时写作文时写“谁说的话”还不太一样,你们平时都是怎样写“谁说话的”呀?

生:“谁说”放在前面,“说的话”放在后面。

师:谁能来变一变,换一种形式和小露珠打打招呼,将谁说的放在前面,说的话放在后面。

生: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生: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生: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师:你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换个形式说吗?和同桌一起练一练。

(生同桌互说)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说了这么多遍,在仔细看一看,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课文中描写三个小动物的动作和地方都不一样。小青蛙是“蹦”到“大荷叶”上,小蟋蟀“爬”到“草秆”上,小蝴蝶是“落”在“花朵”上。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我们能把这些词换个位置吗?

生:(把上面说到的词交换位置,说后发出阵阵笑声。)不能!

师:为什么?

生:“蹦”“爬”“落”三个词写出了三种小动物不同的动作,交换了会闹笑话的。

生:小青蛙生活在水边,他喜欢大荷叶;小蟋蟀喜欢草秆;小蝴蝶喜欢花朵。所以不能换。

生:作者用词非常准确,换了就不准确了。

解读:

语文教学要创建和谐的对话场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教例中,教师运用图片和语言创设情境,自然地让自己成了小露珠,学生们成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沉浸在对话之中,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了个来回,实现了情感和内容的统一,感悟了语言文字的精妙。

语文教学要搭建感性体验的舞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本教例中教师紧紧抓住了教材特色,挖掘了教材资源,先以“情境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赞美小露珠,再以“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地去读课文,在读中探究,发现课文的语言特色,进行语言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摈弃了以往多理性分析少感性体验的偏向,注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强调熏陶感染,使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