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读悟课文内容,渗透科学思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谢巧红 李冰霖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读悟课文内容,渗透科学思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悟课文内容,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领悟“胆大妄为”、“固执”、“惊讶”等词语,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弄清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导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进而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任务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学习回忆,教师小结,重点让学生说说人们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

2、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待会儿请你们说说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评析:自由读悟课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教师进一步引导的基础。

二、自由读悟,初步感知

1、学生读悟第三、四段,教师提醒学生边读边画,边读边议。

2、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时梳理并板书:“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验证”。

评析:读后复述是一种领悟和消化的手段,也是由理解向运用飞跃的过程。

三、细读课文,引导感悟

评析:教师在学生自主读悟后,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再悟课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1、细读第三自然段,领悟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和“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

⑴默读课文,划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⑵扣紧中心句设问,引导学生读悟:

①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A、读读这句话并填空:

这句话是说物体落下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没有)关系,物体越,落下的速度越。

评析:由话的内容归纳话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B、引导学生根据话意,划出示意图。(如下图左)

评析:图例示范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伽利略的分析过程。

②对这句话伽利略有什么疑问?他是怎么想的?

A、教师引导学生读读课文有关句子,并边复述边画示意图。(如上图右)

B、再读课文,并按课文内容填空:(思考练习2⑴)

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适时的练习是理解领悟的强化。

③对于这两种不同结果,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问?(“这怎么解释呢?”)说明了什么?(善于思考,不迷信权威)

2、细读第四自然段,领悟伽利略“试验结果”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方法:

⑴伽利略“试验”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用“~~~”划出来(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⑵这个结论可靠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用“△”标出有关词语(反复、许多次、都、的确、总是、同时)

⑶再读课文,按课文填空:(思考练习2,⑵)

伽利略带着……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总是,铁球往下落的 跟铁球的 没有关系。

3、细读第五、六自然段,领悟伽利略“公开验证”的意义和“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

⑴读读课文,想想人们在观看试验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联系第二自然段填表:

试验前:胆大妄为,固执,会让他丢尽了脸。

试验后: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态度变化: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思想变化: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填表后,结合讲评,联系课文领悟“胆大妄为”“固执”“惊讶”“才”等词语,进一步体会试验的意义。

评析:观众试验前后的态度变化和思想变化是伽利略“公开验证”的意义和目的之所在,抓住这个重点,进行引导,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内蕴。

⑵组织学生讨论(思考练习3):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小结并板书“尊重而不盲目迷信权威”)

评析:结合实际进行讨论,不但可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而且可以渗透尊重权威而不盲目迷信的科学态度。

四、朗读升华,读写结合

1、结合板书,简要小结,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让学生写则日记,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评析: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进行朗读,是对课文的再理解,再感悟,再升华。而读写结合则是深层次的理解方式,更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练习形式。

【总评】

本教案充分地体现了“修订大纲”的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三个结合”:

1、文与道有机结合:

本课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读悟课文内容,了解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从而向学生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用试验来验证的探索真理的科学方法。

2、读与悟有机结合:

本课设计不但重视对学生进行默读、轻声读、朗读等形式的读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正确地读书,流利地读书;而且不停留于纯粹的读,而是通过读后复述,抓住中心句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读后填表、填空,读后写体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读”与“悟”、“读”与“练”、“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手、口、脑并用,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读中提高思想认识,在读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导与学有机结合:

本课设计能够辨证地处理导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性,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让学生自主参与的同时,不轻易放弃教师的引导,放任学生自由。的确,提倡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并不是反对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而且恰恰相反,只有教师科学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课设计,依据课文重难点和学生读悟理解的程度,设计了一些抓住重点词句读悟的练习和读书方法的指导,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读悟课文,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提高学生读书领悟能力的有力措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