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蜡烛》教学设计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上册 > 蜡烛 >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⑶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⑷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⑴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⑵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

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设计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设计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反映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电视片断,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学生听读,初步把握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削迫击炮拂晓颤巍巍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⑴学生自由讨论。

⑵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后明确:

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业

1、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体味诗中的情感。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世纪挽歌

王晓霞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遂成诗句,以悼念殉职的许杏虎、朱颖、邵云环三君。

大海狂啸

长天垂泪

亿万万同胞的愤怒

化作悲痛的世纪挽歌

作为战地记者

《亲历炮火》

用心作证用笔控诉

战争罪恶

硝烟中为正义呐喊

长夜里为和平奔波

虽然生命潜伏着危险

想不到是在自己的领地被黑手掠夺

真理何在公平何在

罕见的侵略必遭历史谴责

强权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怎能不令人深深思索

愤怒的手啊举过头顶

悲痛的心啊不会沉默

听,正义和平的吼声

已汇成滚滚的长江

(摘自1999.5.19《光明日报》)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

1、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1、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认识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你也许看过一些表现战争的文学、影视作品,那惨烈的战斗场面,那勇敢的英雄形象,恐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讲讲你记得的一个故事,谈一谈某一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评一评作品的得失。

以此为内容,开一个主题班会。

三、开放性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死攸关的烛光

①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B

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C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③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一支小蜡烛也好嘛 。”他说。

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下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⑤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⑥正当她踏上最后的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下面这段文字是从文章中抽出来的,应把它放回文中A、B、C哪一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2、“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这两个“秘密”的用法相同吗?

3、“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____又___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_______。

4、根据情节发展,按顺序概括出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如: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

5、你觉得文章这样结尾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处。这段文字是写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骗过德军的搜查。这个交待引出了下文的故事,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2、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是形容词。

3、夸张紧张仇恨残暴

4、大儿子杰克借口抱柴,拿起烛台往外走;小女儿杰奎琳推说睡觉,端走烛台。

5、好。这种结尾使文章在高潮中自然收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备课资料】

一、通讯写作指导例谈

通讯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写法多样。它可以写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大事件,也可以写平常人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可以侧重写人,也可以侧重写事;可以报道、歌颂先进人物和动人事迹,也可以揭露、抨击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

写通讯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题的确立:

主题是通讯的灵魂。对主题的要求:一是要有新意;二是要有深度;三是要有中心;四是要有高度。

2、材料的取舍:

选材是为主题服务的,有了好的主题,还要善于用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选材要服从主题的需要,要典型,要尽量选用新的材料。

3、结构的安排:

常见的有纵式、横式结构。所谓纵式结构是根据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采用纵向层进方式安排。时间可以顺叙,也可以倒叙、插叙。所谓横式结构是按事物的逻辑顺序,按问题的共同属性,分门别类组织结构。

4、表达的方式:

通讯主要采用文学的手法处理新闻题材。经常采用的手法有叙述、议论、抒情等。

5、注意通讯和消息的区别:

在内容上,通讯写得要具体细腻,篇幅较长,消息应写得简洁明快,篇幅较短;在时效上,消息更快。所以在效果上,消息能满足读者想多知道的心理;在手法上,消息一般是客观的叙述,尽量避免作者出面议论;通讯则自由灵活得多,它可以调动多种手段,还可以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在题材上,消息侧重于写事,通讯既写事又写人。

──(选自《学习方法报》,作者:张有法)

二、时文超市

荐读通讯《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

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

──祭为国捐躯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李术峰陈雁

1999年5月13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一片肃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声音激昂洪亮: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革命烈士是为和平、为正义、为祖国捐躯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英雄的儿女,你们可以安息了,你们的业绩,在全中国、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中传诵;你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中。

冒着纷飞炮火,他们以血肉之躯,用良知和勇气,向世界传达正义的声音

“‘我们做错什么事了吗?他们为什么要轰炸我们?’面对着一双天真无邪的泪眼和一句接一句稚气的提问,伤心的妈妈无言以对,只是默默地为女儿做着躲避空袭的准备。”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开始向南联盟进行空袭。

导弹炸响,举世震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密切地关注着贝尔格莱德。

当天晚上,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记者邵云环发回了她的这篇通讯──《悲壮的贝尔格莱德》。

“……春天来了,可是谁的心里都明白,战争已经逼近这个热爱和平的国家。”

“正是千家万户坐在餐桌旁的时间,但北约为南斯拉夫人民送上了一道罪恶的‘菜肴’。”同是这一天,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发回他的第一篇战地日记《亲历炮火》。他告诉热爱和平的人们,南斯拉夫人民将不能安宁地围坐在餐桌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已将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这残酷的事实不幸印证了他几小时前发回的分析文章《离轰炸还有多远》。

许杏虎还在战地日记中描写了黑山的情况:“没有行人,没有灯火,没有过往的车辆,只有风在刮,看不见的导弹在天上飞……”朴实无华的文字,流露着一名初闯战场的中国青年记者对战争的切身感受。

北京大学一名学生激动地说,读着这些报道,仿佛置身在战火中,同我们年轻的记者、无辜的南斯拉夫人民一起体会到什么是罪恶、灾难,为什么幸福与和平要万万珍惜。一位七旬老人给光明日报社打电话:“战地日记写得好,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狂轰滥炸,也看到了南斯拉夫人民英勇抗击北约军队的无畏精神,更看到了作为一个战地记者在战争环境下的艰难。”

在这强弱悬殊的战争中,邵云环、许杏虎和所有中国战地记者以正直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敢,向全世界报道在南斯拉夫发生的一切,呼唤着和来的早日到来。在炮火横飞的险恶环境中,他们深深沉浸在为正义与和平的奔忙呼喊中。从他们笔下涌流的一篇篇报道,写出了北约暴行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的灾难,给世界造成的威胁,给人类文明、公理产生的恶劣影响,也让世人明白,勇敢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屈服,正义在勇敢地抵抗邪恶。

《对不起,不知道你是隐形的!》邵云环的这篇通讯,写出了南斯拉夫人民目睹美国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被击落后,从内心流露的幽默、自信和鼓舞。3月31日晚上,许杏虎从贝尔格莱德市民手中要过两个“靶心”图案,贴在自己的车前车后,离开驻地去观看露天音乐会──“歌声鼓舞我们”,南斯拉夫人民的坚强和乐观深深感染了他,一篇《不屈的歌声》满含激自笔下流出……

“许杏虎第一次进行战地报道,但他敏锐的新闻意识、文中透出的厚重正义感常令国内的编辑们由衷高兴。”柴野是光明日报社国际部夜班编辑,许杏虎的每一篇报道他都分外留心。“他对战争形势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密切关注,一面以有力的事实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严厉谴责,同时也真诚地祈望和平的阳光再次照到南斯拉夫人民身上。”柴野说。

但许杏虎的祈望同南斯拉夫人民一样一次次地落空,他在《亲历炮火》日记中表达了一名战地记者最强烈的愤慨:“和平斡旋失败了,不是俄总理普里马科夫不尽力,不是南斯拉夫不让步,而是美国和北约不愿意放弃战争,等待着南联盟的是更加凶残的轰炸!”

5月1日中午,北约对南斯拉夫科索沃发起又一轮空袭,导弹击中了一辆正行驶在卢扎奈小镇一座桥梁上的公共汽车,造成至少23名无辜平民当场死亡的悲惨后果。这种极不人道、针对民用设施的罪恶行径,在北约的轰炸中已经一再发生,而北约却总是诡辩说“意外失误”。

邵云环对这种频频发生的“意外失误”深恶痛绝,她以一篇短评对北约的残暴虚伪进行了深刻揭露:“在北约空袭仍在继续的情况下,北约还会出现多少‘失误’呢?在南联盟又将会有多少无辜的平民百姓因这些‘不可避免的失误’而死于非难呢?”

在她发出这悲愤的质问8天之后,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我驻南大使馆悍然空袭,5枚导弹从不同角度对一座醒目的5层楼建筑进行了致命的攻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妻子朱颖在又一次所谓的“意外失误”中壮烈牺牲。

敬业,通常被认为只是一种工作表现;而当你突然面临生死考验时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没什么,大不了一条命!”

邵云环临行前的晚上,相识多年的同事老王和她电话道别时叮嘱她:“要多加小心啊!”邵云环却留下了这句举重若轻的玩笑,踏上了奔赴贝尔格莱德的路程。

当时,南联盟的局势已经危在旦夕。1990年,也是在这里,邵云环首次外派长驻,就赶上波黑内战正酣。在那里工作3年多,她奔波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等地采访,亲身领略了战争的残酷。

然时隔6年,在更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她又勇敢地奔赴贝尔格莱德。

“其实,小邵可以选择基本安定了的克罗地亚去工作,我和一些朋友都劝过她。但我知道,她不会,她心里更看重的是‘新闻’。”

和《参考消息》报总编辑夏海涛的这一看法一样,邵云环身边的所有同事和朋友,几乎没有人对她的这种选择感到意外。作为一名堪称塞尔维亚语和南斯拉夫问题专家的新华社记者,职业的本能使她深感“责无旁贷”,而人格的力量令她义无返顾。

她在新华社工作的24年中,当过翻译,干过记者,做过编辑,岗位虽时有不同,但她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出色出彩。

不同时期和她共事的新老同事,对她不同阶段的工作都赞誉有加,但给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对工作、对新闻事业的那种认真和执著。

“不知为什么,现在一提起邵大姐,我眼前总浮起一个背影。”曾和她在一个组共事的青年编辑戚淑娟轻声轻气地说,“东欧形势剧变之初,我们订的报纸老是不能按时来,我们等选报翻译特别着急。而等报纸终于来了,又是成堆成摞,一下子根本看不过来。每到这时,邵云环就把报纸带回家晚上继续挑选。她说,耽误一晚上,就会失去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了。她背着沉甸甸的大布袋匆匆赶班车的身影,我总忘不了。”

对邵云环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件自己都记不得的小事,但这像一滴水,却映出了她对工作的倾心投入。而她最精通、投入精力最多、注入情感最深的,是对南斯拉夫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即使近几年她调任《参考消息》二编室后,与塞语和东欧问题并无直接关系,她也始终不懈地追踪着这一地区的局势,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中挤出时间广泛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甚至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小“资料库”。

她曾嘱咐学匈牙利语的年轻同事朱彤:“虽然你现在做编辑用不着匈文,但千万别生疏了。我们新华社的外文编辑记者,随时有可能负起驻外记者的重任,一旦丢了你的专业语言,就没法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这席话让小朱记忆犹新,也让我们明白了邵云环独钟南斯拉夫的内在原因,她追求的是做一个最出色的记者。

敬业,在和平环境下,也许被许多人认为只是一种工作表现;而当你的工作突然面临纷飞的战火时,大概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自北约的轰炸开始,爆炸声就成了邵云环、许杏虎他们最好的采访线索。导弹飞向哪里,他们就奔向哪里。每一次采访,都可说是一次“生死考验”。

为了报道美军隐形飞机被南击落的具体情况,许杏虎驱车飞驰前往。途中,因不熟悉情况,再加上道路极为狭窄,5分钟之内竟两次出现险情,一次拐弯时车速太快开到麦地里,再一次拐弯时方向盘失控。事后知道这事的人,都为他捏了把汗,但当时,他自己一刻没停就继续赶路了。

在每次发生爆炸后,许杏虎总是在第一时间最先赶到现场的记者之一。在对 UTVA飞机制造厂的采访中,因行动速度快,他成为第一个出现在爆炸现场的外国记者。

4月3日凌晨1点,内务部大楼被轰炸半小时后,许杏虎就到了那里。当时熊熊大火把方圆一公里映得通红,大火之中不时传来爆炸声,碎片不断从四周飞来,观望的人只能站在百米之外,连消防队员都难以靠近大楼去灭火。而许杏虎却冒着大楼倒塌和被烈火灼伤的危险,左躲右闪靠近现场拍照、采访。很多人担心他的安全,他却说:“没什么,新闻就是要快嘛。”

为了更好更快地获取新闻,生死被他们置之度外。

3月26日,邵云环约好采访南联盟副总理利利奇,在她刚出门的那一刻,刺耳的空袭警报响彻全城。她的脚步顿了一下:她要去的联盟大厦,正是轰炸的重点目标,作为南联盟的高级官员,利利奇还会等在那儿吗?不过,片刻的犹豫后,她还是大步上路了。她在自己的采访纪实中告诉我们,当时她想,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联系这么高层次的采访并不容易,不管利利奇是否等在那里,不能因自己的原因失去这次宝贵的采访机会。在警报大作中她如约前往,而利利奇也正在空无一人的联盟大厦,不顾安危,独自一人等待她的来访,并幽默地和她开玩笑:我们在这里愉快地谈话,炸弹随时可能掉下来打断我们。她在次日发表的专访里称赞这位副总理的勇气,其实,她去完成这次采访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

连续几十天的轰炸,使贝尔格莱德遭受极大损失,也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困难,但他们无暇顾及生活的艰难,最担心没条件写稿子,最怕自己的稿子发不回来。3月26日,深夜的贝尔格莱德又响起了爆炸声,那天正巧是许杏虎31岁生日,“没有蛋糕,虽已买了蜡烛,但那是备战写稿用的,没舍得点……”

在南联盟被炸后短短两个月的战地记者生涯中,他们以自己坚强、勇敢、正直、富于感情、才华横溢和清醒的头脑,演奏出他们生命交响曲中最壮丽的乐章,也展示出一名战地记者所应有的优秀品格。

如果说事业是一座山,家和亲情就是一条河,山水相依,构成最美好的人生。

“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坐在母亲邵云环生前工作过的地方,19岁的曹磊显得是那么忧郁而悲伤。

的确,在他19岁的生命中,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而邵云环此次赴南,除怀抱一腔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外,还隐含着一个女人对丈夫、儿子的关爱,因为他们因工作和学业先后都去了贝尔格莱德。

和邵云环既是大学同学,又是多年同事的许晓琴悄悄告诉我们,小邵虽然事业心很重,但又是位贤妻良母,她和曹荣飞是我们大学同学中人人羡慕的美满夫妻,她对儿子的爱就更甭提了。

邵云环临行前,把自己平日搜集的大量有关资料拷在盘上装进行囊,和这些磁盘一起的,是她从家庭相册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幅幅家庭照片。虽然她一走,家里就空无一人,但她还是按老习惯把里里外外收拾得清清爽爽。也许,她是想等一家三口回到这里的时候,这个温馨的家依然如故。

久别重逢的三口之家在充满紧张气氛的贝尔格莱德仅仅团聚了十几天。这十几天,曹磊至今历历在目。

“妈妈来的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接她。她一见我,就胡噜着我的头说,‘儿子,你又长大了’,然后,我们三人抱在一起。”

曹磊撤离南斯拉夫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和爸爸妈妈去了当地一个公园,“其实,妈妈不是个爱玩的人,她就是想全家人在一起。那天我们采了许多野生荠菜,回家后妈妈煮了一锅野菜粥,特别香。”春意盎然的多瑙河畔,这是他们全家最后一次郊游。

三天后,曹磊就随很多家属一起撤退到罗马尼亚。走出使馆,在面包车前,邵云环叮嘱儿子,好好照顾自己,服从组织安排,每天复习功课……“妈妈最后递给我一袋零食,让我和车上人一起吃,有巧克力、葡萄干、花生米。还给我一只保温杯,里面是装好的满满的热水……”

中年情深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

许杏虎和朱颖的感情,恩恩爱爱,清新如诗。战争爆发,使馆组织家属撤退时,朱颖本应该离开贝尔格莱德,但她却坚持留下,“我要帮虎子开车、发传真、打电脑,还要做饭,照顾虎子生活。我走了,虎子一个人更忙不过来了。”

被同事、朋友们亲切地称为“虎子”的许杏虎朴实,话不多,他总是实实在在地表达着他的善良和友谊。和他一起上了好几年夜班的女编辑吴云。家附近特别黑,连个路灯也没有。每次深夜下班后,虎子总是开车送她到楼门口,对她说,“你走吧,我在这看着。”他两手叉腰站在车旁,一直看到五楼吴云家里亮起灯,才上车离去。

虎子是他父母年近40岁时得的独子,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下半辈子的指望。他1986年到北京读大学,虽相隔千里,但时时牵挂着小村庄里的父母。工作后,他几乎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老家,补贴父母和姐姐的生活。今年春节前,他得知妈妈的胳膊摔伤了,特别从贝尔格莱德写来家信:“妈妈的胳膊怎么样了,下次来信一定要告诉我。”没想到,这竟成了他最后的一封家书。

朱颖清纯、开朗,爱说爱笑,是同事、朋友、家人最喜爱的“开心果”。

“嗨,广芝子,我能帮什么忙吗?”这句朱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依然时不时在她的同事张广芝心头响起,她总觉得“小朱颖”随时会推门进来。就在昨天,与朱颖兄妹相称的同事韦路民埋头搞设计,一转身,尺子不见了,他脱口而出:“又是小朱颖搞的恶作剧。”一句失言,大家面面相觑,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天真稚气的朱颖特别喜欢跟小孩子们玩,同事任洁说:“朱颖已与虎子商量好,等回国生一个聪明漂亮的大胖小子,要做一个幸福的母亲。还要买辆车,最好是8座的,这样可以带着两家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郊游。”

亲情,友情,爱情,使他们的生命是如此地充溢;善良,真诚,正直,这些美好的品质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安宁;为了呼唤全人类的和平,他们痛苦地面对战争。他们是正义的战士,他们是祖国母亲最优秀的儿女!

英雄儿女逝去,长歌无尽当哭。泪水,强忍咽下;愤怒,化为力量。如今,我们告慰英灵: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你们可知道,全中国、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对暴行进行了强烈谴责,对你们的英勇牺牲沉痛哀悼,对你们的正义之举给予了高度评价……

你们可知道,你们的老战友仍战斗在贝尔格莱德,一批新记者又奔赴那里,在你们曾经英勇战斗过的地方,正义的事业将薪火相继……

你们可知道,祖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亿万中国人民正在深刻思考、自觉行动,“同仇敌忾、振兴中华”的热潮正在大江南北涌动……

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你们安息吧!九泉之下,你们一定会看到这一天: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烈士鲜血不会白流!

──(该文选自《人民日报》1999年5月15日第二版)

提示: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以小标题的形式追忆战火中牺牲的三位烈士。他们为和平、为正义、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文章用饱蘸激的笔墨,记叙了三位烈士亲临炮火,用良知和勇气向世界传达正义的声音的事迹,高度评价了三位烈士,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记叙、抒情、议论水乳交融,感人至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