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张化文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和对启蒙思想在当代阐发。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队打入了世界杯的决赛,大家也铭记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齐达内,一个足球场上的艺术家。法国还有众多的名人,比如……雨果!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逝世百年纪念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澎湃的演讲。我们常说英雄惜英雄,水浒中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久仰久仰,见面好生敬佩。可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们二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本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与景仰之情感染。为什么呢?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他有哪些值得别人敬佩的地方?让我们跟随作者起伏的思绪、激荡的文字去走近巨人!

二、背景展示

1、多媒体课件出示:

1、注音:

陨柩睿恪

2、解词:

陨落灵柩睿智凌驾恪尽职守

2、学生自由朗读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出示:

1、伏尔泰:

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伏尔泰晚年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他在这里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包括著名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和《天真汉》。同时,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特别是他为“卡拉事件”等宗教迫害案平反昭雪所进行的斗争,轰动整个欧洲,为他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欧洲进步人士尊称他为“费尔奈教长”,他所居住的费尔奈小镇则被称为伏尔泰小镇,一度成为欧洲舆论的中心。他还利用通讯的方式和撰写小册子,宣传反教会反专制的启蒙思想。镇上有一座纪念伏尔泰的雕像,附近还有他的故居。这座青铜雕像不太高,伏尔泰笑眯眯地站在一块岩石底座上,微弓着背,长发披肩,身着大衣,手拄拐杖,仿佛刚从什么地方回来。如注的雨水从他拧结的眉峰和大衣的衣襟上滴落下来。从雕像的面部表情中,特别是那带着挪揄的微笑中,你可以看到一种坚韧的意志、讽刺的才智和洞察毫末的智慧。很难想象,就是这个小老头,在300多年前,成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思想界的泰斗,伏尔泰所作的努力和不倦的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名字响彻欧洲上空。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是功不可没的。他的思想和学说教育了好几代人,为反封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伏尔泰生前仰慕中国文化,曾自称是孔子和康熙的学生。在碑文所列举的主要作品中,包括他根据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写的剧本《中国孤儿》。

1778年2月,这位84岁的启蒙泰斗重返阔别多年的巴黎,公众对他的欢呼致敬远远超过对帝王形式上的礼遇。这是他一生事业和荣誉的顶点。同年5月30日,伏尔泰因病与世长辞。

2、启蒙运动:

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

Enlightenment:

英语为 Enlightenment,意为启迪。1784年德国哲学家I·康德(1724~1804)所著《什么是启蒙》指出,“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黑暗的中世纪”。当代人即用“启蒙时代”这个概念,表明那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的历史时代。

3、历史背景:

17~18世纪的欧洲,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随着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勇敢地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抨击中世纪的神学教条,清扫封建社会的传统和愚昧,幻想建立一个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同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科学家I·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中来。启蒙运动涉及宗教、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最初用自然神论最后用无神论来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在哲学上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用理性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打破旧的风俗习惯,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上、理论上铺平道路。

三、研读课文

1、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找相关语句后明确:他用著作同封建专制制度斗争,教导、安抚、教化人,用行动为受害者辩护,替弱者伸张正义,他把人的尊严伏赋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历史地位,世纪性贡献。

第二部分:(2~9)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从两个方面评价其卓越的贡献。

(2~8)思想启蒙。

(9)现实关怀。

第三部分:(10~12)非凡人格,睿智的微笑。

第四部分:(13~14)时代意义。

3、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独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

总结学生的发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勇敢的斗士、仁慈的智者。

明确:

如:节8中“他孤军奋战”、“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节11中“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4、分析“斗士”的形象。组织学生自读、讨论:

A、斗争的原因是什么?B、对象是谁?

C、以何种方式?D、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E、结果怎样?

明确:

A、时代的原因:人民无知,宗教愚昧,君主专制,司法黑暗。

B、对象:宫廷、贵族、金融界、教会。

C、方式:独自一人,一枝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D、表现: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尔辩护。

E、结果:胜利。

5、分析“智者”的形象: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

明确: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的微笑”进行描写。

6、师生共同朗读节12,体会雨果是如何描写伏尔泰的“微笑”的。

明确: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能够读出雨果激动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借助“微笑”,呈现出伏尔泰的成就。

6、提问: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谈到伏尔泰的微笑?

明确:对权贵和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他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风格。正如鲁迅所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者突出谈到伏尔泰的微笑,着重体现了伏尔泰的非凡人格,表现出不仅勇于战斗,同时善于战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四、讨论

1、“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一个职能,他完成一项使命。”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明确:“一个世纪”指他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法国18世纪,见证了这个伟大人物。伏尔泰的行使的职能和使命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战斗过,他得胜了。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伏尔泰是思想领袖、时代巨人。

2、“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这句话表现出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也曾经催生出的“称明曙光”,无论怎样被黑暗湮没,但最终将在人类历史大放异彩。

五、布置朗读,体会感情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两个伟大作家灵魂的碰撞,在激荡中伏尔泰的形象、贡献都凸显出来,因此,学生学完这课之后,从知识层面应了解伏尔泰其人、其事,从感情上应充分体会作者对前人的崇敬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我在背景的衬托、人物的介绍上花了不少时间。同时,让鲁迅先生充当了一回教学资源,让学生对伏尔泰其人、其事有全面的了解,避免失之偏颇。

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在一些环节的过渡上还显得不够到位。世界杯、齐达内的导入对台下的老前辈也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对象如果是学生,就比较合适,让他们不会觉得枯燥的演说是一种折磨)。没有学生,还是感觉有些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