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广东省汕头市丹阳中学 林树莹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唯一的一个戏剧和影视文学单元,值得广大师生充分重视。它选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剧本──既有戏剧剧本、戏曲剧本又有话剧剧本、电影剧本,意蕴深刻,风格各异。设计这样一个单元,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戏剧影视文学的兴趣,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见识人生百态,品尝生活百味,丰富对艺术的感受能力,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文节选部分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通过尖锐矛盾的冲突,塑造了鲜明对立的人物形象。剧中用夸张、对比、突转等戏剧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其诗剧的语言值得细细品味。

《变脸》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养“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命运的碰撞。在思想内容上注重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出彩之处,即在戏剧冲突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以及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生活化。

《枣儿》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反映了我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改变着的人际关系。人物思想感情复杂,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音乐之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以及环境的衬托,并用正、反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比照的手法,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热爱自由、心灵美好、活泼纯真的性格。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包括理解戏剧冲突、理清剧本的情节结构、把握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语言、欣赏写作技巧等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欣赏剧本时,能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能积极领略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学会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写作技巧的效果,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另外,还要学会品味和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爱朋友、爱弱者、爱亲人、爱自然、爱自由,逐步形成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单元教学重点】

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每篇作品的艺术特点,重点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注意剧本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激化、平息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对于电影文学,则要注意体会其生动的画面感。教学时还要重视朗读和表演,在演读中细细感受戏剧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剧本的矛盾冲突,学习作者为了表现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所采用的写作技巧,体会剧本的艺术风格。

13、威尼斯商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对剧本这一文学样式又比较陌生,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附录二,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常识,阅读课文,了解剧情,收集一些关于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的资料,教师应通读全剧,了解相关社会背景,以便更好地掌握全剧概貌,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课时,以戏剧冲突为突破口,以理清情节结构为教学重点,以揣摩语言为手段,把握人物形象,归纳主题,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教学过程可采用演读法、讨论法、复述法、文献法等教学方法,力求从读、演、评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作品,了解诗剧的艺术特点。

⑶能在戏剧冲突中认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感知戏剧冲突逐层展开的过程,并学习运用探究阅读的方法,了解戏剧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如何运用突转、夸张等技巧来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

3、情感价值观: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明白以仁爱之心待人,世界会更美好,反之会害人害己。

〖教学重点〗

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剧中的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2、欣赏语言及技巧,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表演法。

2、复述法。

3、讨论法。

4、文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戏剧的特点,明确学习要点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是戏剧单元,大家打开到第13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篇作品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很多作品不一样,不一样在哪儿呢?请大家来谈一谈。(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抓住其中一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让他们感知戏剧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是的,这篇作品几乎都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它是一种说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人物的台词来表现矛盾,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并用舞台说明进行提示和补充。好好揣摩台词、品味台词是我们欣赏戏剧的有效途径。

二、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

请学生自主发言,互相补充。明确: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英国斯特位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晚年回到故乡。他的作品现存剧本37部、长诗2首、十四行诗154首。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他的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根据已有剧本改编,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剧作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练而富于表现力。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珍贵的遗产。

三、检查预习,积累词语,初步感知剧情

1、教师放映幻灯片,学生认读、理解、识记、运用词语。重点讲解“万恶不赦”“中流砥柱”等,让学生造句。

(cè)(huò)(pī)(lǐn)腌赞(ā zā)(jī)(páo)(lín)(qì)(mìng)(dī)(jué)怜(mǐn)(bàng)(tàn)诉(sòng)子手(guì)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峡)一样。

2、学生课前已阅读课本注释①和课文,教师抽查学生口述的故事梗概。然后,教师给与梳理、补充,目的是理清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乘签订借款契约之机设下圈套,伺机报复。在借约上签订三个月期满还不上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债。安东尼奥因货船失事,不能如期还钱,夏洛克提起诉讼,要求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肉来。课文节选部分写道:夏洛克拒绝了大家的规劝和请求,执意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肉,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女扮男妆,充当律师,抓住契约的漏洞,提出可以割一磅肉,但“不准流一滴血”,不能相差“一丝一毫”,让夏洛克陷入绝境,从而把法律的惩罚无情地加到他的身上,使他人财两空、一败涂地。

四、分角色朗读,进一步熟悉作品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让他们分角色表情朗读,既能让他们享受课堂教学的乐趣,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确定三位学生来朗读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的台词,教师和其他学生读其他角色的台词。

五、引导学生把握戏剧冲突

1、提问学生:这场矛盾冲突的集中点在哪里?

明确:

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夏洛克坚持按照契约从安东尼奥身上割取一磅肉。夏洛克是高利贷者的典型,他残暴,贪婪,执意照约处罚,欲将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安东尼奥一筹莫展,“默忍迎受”,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愿出巨款偿还借款,葛莱西安诺破口大骂,连公爵也耐心规劝,但都动摇不了夏洛克复仇的心,将冲突引向非解决不可的高潮。

2、如此荒唐的契约为什么一定得履行?夏洛克为什么一定要以割肉来赔偿?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汇报他们课前预习的成果,适当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本剧的矛盾冲突。

明确:

在《威尼斯商人》叙说的时代,合同等于法律,违约等于违法,违约不偿就会遭到严厉的处罚。夏洛克一定要以割肉来赔偿是因为他与安东尼奥之间有着极其尖锐的矛盾:

⑴他们之间首先有一种性格上的矛盾。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商人,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而夏洛克却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莎士比亚显然持否定的态度。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莎士比亚认为像安东尼奥那样的商人可以消除社会矛盾,是人际关系和谐、美好。而夏洛克那样的高利贷资本商人,重利盘剥,损人利己,则是社会矛盾的根源,美好生活的破坏者。

⑵他们之间有一种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当时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以海外贸易为重要经营手段,他们认为商业贸易是一种体面的行业。而高利贷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式的赢利方式,受到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轻视。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但又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

⑶他们之间还存在一种民族和宗教的矛盾。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正面人物宣扬“基督教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十分歧视。19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哈兹列特曾指出:“(夏洛克的)报复的欲望几乎和屈辱的感觉难于分开,因此我们不由得对于‘藏在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夏洛克的这种精神由于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变成疯狂状态,于是设法采取拼命的、合法的报复行为,以便洗刷那种堆积在他和犹太民族身上的辱骂和迫害所造成的恶名声,直到他用以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非常残酷,而且态度非常顽固的时候,我们方才失去同情而对他有反感。”

3、化解这场矛盾冲突的关键人物是谁?她是如何使矛盾冲突发生剧烈的变化的?

学生发言、讨论、交流。明确:

化解这场矛盾冲突的关键人物鲍西娅。鲍西娅在关键时刻扮成律师上场,巧施妙计,欲擒故纵,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的态度;然后让夏洛克准备好称肉的天平,并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就在夏洛克忘乎所以、凶相毕露、欲下毒手之时,她宣布只准割肉不准出血,不能相差一丝一毫,使夏洛克陷入了“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谋害公民的犯罪境地,不但割不到肉,还被没收财产,受到应有的惩罚。

六、引导学生理清情节结构

1、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鲍西娅的出场使审判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在她出现之前,夏洛克占上风,在她出现之后,夏洛克一步步陷入失败的境地。我们试着来列出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的过程。

师生讨论,由教师完成板书(可用幻灯片放映的形式来呈现):

法庭审判

前半场:

1、夏洛克上场前

交待场景、烘托紧张气氛。(开端)

双方在法庭上初次交锋

2、夏洛克上场后要求法律裁判

步步进逼,激化矛盾。(发展)

3、法庭宣读推荐信

出现转机,为鲍西娅出场作准备。(发展)

后半场:

双方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1、试判──鲍西娅上场

创造紧张气氛,为下文发展准备条件。(高潮)

2、宣判──鲍西娅步步紧逼,反败为胜。(高潮、结局)

七、小结

从深刻、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莎士比亚把握材料,思考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下一节课,我们将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体会作者入木三分的刻画能力。

八、布置作业

1、试用小说阅读中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概括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的思想性格特征。

2、选择喜欢的段落,邀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一起体会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情节结构,体会到莎士比亚戏剧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现在我们一起通过揣摩、品味台词来研究作者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二、请几组学生朗读他们喜欢的段落,要求他们能表现出人物的情绪、情感和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先范读一个片断(比如课本第99页夏洛克的台词),供学生学习、模拟

(学生读后,教师引导听者评点。)

三、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简评人物形象

教师请学生自主发言,互相补充、讨论。

1、夏洛克:

⑴夏洛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⑵作者对他抱什么态度?我们怎么看待作者的态度?

⑶你对夏洛克抱什么态度?假如有机会遇到他,你想对他些什么?

明确:

⑴贪婪、爱财如命: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你的前生一定是一头豺狼,因为吃了人给人捉住吊死,他那凶恶的灵魂就从绞架上逃了出来,钻进了你那老娘的腌臜的胎里,因为你的性情正像豺狼一样残暴贪婪。

冷酷、凶残:

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狠心的犹太人,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你这是把刀放在你的心口上磨;无论哪种铁器,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不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

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贵邦的特权。

复仇心重、偏执: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分,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善于阿谀奉承:

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青年法官啊,我真佩服你!

⑵莎士比亚站在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的立场上,对狂热的拜金主义者的讽刺、嘲笑和鞭挞,是有进步意义的。

⑶夏洛克是可鄙、可恨的,同时又引起人们一丝的同情。

如果有机会与到他,每个人想说的话可能都不同,也许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善意的规劝。

2、安东尼奥:

⑴安东尼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评价他?

明确:

安东尼奥是个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为人善良、诚信,慷慨仁义,忠于友谊。他借钱给人从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他甘愿冒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款帮助自己的朋友巴萨尼奥。在课文中,他即将受到可怕的处罚,却始而“默忍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就刑,为了友谊可以从容而死,死而无怨。他是一个可赞、可敬的商人,他的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文主义的道德理想。

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不要因为你将要失去一个朋友而懊恨,替你还债的人是死而无怨的

所以我请你不用再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着犹太人的心愿吧。

3、鲍西娅:

⑴请你概括一下鲍西娅的思想性格特点,并说说你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⑵请你评价鲍西亚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

⑴鲍西娅崇尚正义,注重友情,得知安东尼奥将遭厄运,立即全力以赴设法营救,以她的果断、机智、沉着、干练的才能在法庭上击败狡猾狠毒的夏洛克,使大家束手无策的难案迎刃而解,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申张了正义。

聪明机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他堵住伤口,费用归你负担,免得他流血而死。

行事果断、干练: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你现在刚巧陷入这个法网,因为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你确有运用直接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所以你已经遭逢着我刚才所说的那种危险了。

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⑵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人性美和道德美,她不远千里,扮律师冒险营救安东尼奥,可敬;一个贵族女子,有如此才华,又幽默风趣,可嘉;与夏洛克斗智,解决了许多男子束手无策的难题,可钦可佩。她是早期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女子的典型。

完成板书:

1、夏洛克:

 

贪婪、爱财如命

冷酷、凶残

复仇心重、偏执

(可恨、可鄙、可怜)

2、安东尼奥:

善良、诚信、慷慨仁义、忠于友谊

(可赞、可敬)

3、鲍西娅:

聪明机智、果断、干练、善良仁慈

(可赞、可嘉、可钦可佩)

四、品味语言

学生讨论、交流、概括语言特色。对部分台词,如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次,充分体会语言之美。

1、耐人寻味:

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夏洛克不直接回答问题,反以毒蛇为喻来个反问,初听似乎答非所问,其实话中有话,针锋相对。

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质对,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先用一个短句指出夏洛克是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然后用“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对“心如铁石”作了具体的说明,强调夏洛克十一个丧失人性的高利贷者。这样的表达完全符合戏剧语言的要求,简洁明了,语势有力。

狠心的犹太人,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你这是把刀放在你的心口上磨;无论哪种铁器,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不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

前半分句说得比较模糊、含蓄,后半分句用了夸张的修辞,直指其刻毒,充分体会了戏剧语言的张力。

2、修辞巧妙,极富表现力:

让你这种东西活在世上,真是公道不生眼睛。

将“公道”拟人,将夏洛克拟物,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语意,显得更加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

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发出簌簌的声音。

连用三个比喻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育秧从天上降下尘世;……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

这段台词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它运用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既形象生动又精辟深刻,散发着真与善的光芒,蕴含着语言之美。

3、语言的个性化:

法庭审判,激烈的论辩充分地表现了每个人的身份和性格。鲍西娅的机智、公爵的稳健,安东尼奥的温和,葛莱西安诺的暴躁,夏洛克的刻毒、尖锐,都是由他们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4、小结:

研究英国文学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大胆的创新者”,他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

五、分析戏剧艺术特色,学习欣赏戏剧

1、作品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作者通过什么技巧达到这样的效果?

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⑴剧中巧用夸张来达到这种效果:借款到期不还,居然有人提出以割肉为赔偿;提出之后,居然有人答应;这样的官司,法庭居然慎重考虑;而最后又因借约未曾注明出血字样,而竟被全部推翻。似此情节,形同儿戏,确实让人难以相信,莎翁写起来却得心应手,让人称奇。

⑵剧中巧用突转来达到这种效果:鲍西娅的出现使剧情柳暗花明又一村。

2、剧中人物个性鲜明,除了台词的魅力外,作者还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

明确:作者还用了对比的手法:仁慈与残忍、友谊与仇恨、宽容与凶残、善良与邪恶的尖锐对立,烘托了正面人物,并借这些人物来寄托作者关于人性、友谊、爱情、财富等的人文主义理想。

3、小结:写作技巧的使用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艺术修养和写作功力,使作品焕发出更美的光彩。

六、总结

学习本课之前,我们只知道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伟大的戏剧家,学完本课之后,我们知道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掌握了高超的剧本写作技巧,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寄托着一种人文主义理想。对于一位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领域的伟人来说,后者更加重要。

七、布置作业

1、选择喜欢的片断,反复朗读。建议背诵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

2、课后练习三:了解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看看夏洛克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学设计二〗

在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比较新的形式来教学,即让学生通过填写鲍西娅办案报告,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把握人物形象,再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办案报告的要点如下:

原告

办案人

办案缘由

办案对象

社会背景

办案难处

办案原则

办案表现及实质

办案结果

14、变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⑵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⑶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学习通过揣摩、品味唱词和说白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⑵学习结合时代背景来探究戏剧的矛盾冲突和客观评价人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旧社会劳动人民及其艰辛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水上漂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

2、体会细节刻画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文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屏幕播放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德表演片断)瞬息万变的脸谱,丰富的表情,明艳的色彩,这就是变脸。变脸,是一门绝活,技术含量高,传播有严格的限制,现在,它被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旧社会,它传男不传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主人公水上漂身怀变脸之技,却没儿孙可以传宗接代,他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初读课文的印象和感受,理清思路,把握情节

1、请学生回答“主人公水上漂身怀变脸之技,却没儿孙可以传宗接代,他该怎么办呢?”,引出“找传人”或“买传人”等类似的答案。

2、请学生再读课文,以“传人”为要点,理清线索,填写:

“传人”→“传人”→“传人”→“传人”

学生填写,讨论后明确:

买来“传人”→发现“传人”不可传→赶走“传人”→抢救“传人”

3、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剧情。明确:

这部作品描写了水上漂收狗娃为传人,发现她是女孩要将她抛弃最终又收留她的故事。

4、学生明确情节发展脉络,了解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提醒以线索为提示,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把握情节结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多媒体显示如下:(没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师,教师可以板书。)

开端(开头到“水上漂与狗娃同做摇船游戏):水上漂喜获传人,狗娃有了新家。

 

发展(“狗娃唱:荷叶船,摇啊摇”至“音乐行弦,水上漂睡眼惺忪嘀咕”)话家常,水上漂重男轻女,狗娃忐忑不安。(酝酿)

发展(“水上漂:狗娃,你在干啥”到“远处吼起无词的川江号子”):水上漂被蛇咬伤,狗娃无法解救,水上漂明白狗娃是女孩。(激化)

高潮(“复明,满天”至“女孩在水中沉浮”)水上漂欲将狗娃抛弃。(爆发)

结局(“水上漂:死丫头,不要命了”至文末):狗娃落水,水上漂救起,收留。(平息)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提出要求: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水上漂和狗娃两个艺术形象,请你根据两人的唱词、动作、神态的说明,说说他们的性格。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读舞台提示,再次进入课文的情景。朗读课文之前,先明确生字词读音。

3、学生独立品读课文,分析揣摩人物性格。

4、小组内交流完善。

5、全班交流发言。

要求: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点,然后再引用课文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6、学生发言中,教师作点拔、引导,最后可作如下显示:

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心地善良──“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生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萝卜整得好惨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爷爷是个糍粑心肠。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奋不顾身与蛇搏斗/喘息未定,忙关怀狗娃。

直率豪爽──“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格老子一场空欢喜!你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串通人贩子,骗了我老江湖。”

重男轻女──“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狗娃休把老汉怪。重男轻女自古来!”/重新审视假小子,气得双手颤抖

有情有义──“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老汉心并非铁石块,是留是丢几徘徊……”

狗娃:历尽磨难、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渴望亲情。

历尽磨难──“生在穷乡里,遇上大水灾。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

勤劳能干──“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乖巧可爱──给老人捶背、抠痒,“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知恩图报──“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渴望亲情──“荷叶船,摇啊摇……好心的爷爷双手抱。”/狗娃沿着河岸追赶小舟,踏进浅水呼唤爷爷,水漫到膝,波涌到腰……

四、小结

戏剧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总是在细节上下功夫。人物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语气词,人物的一个看似随意的动作和表情,都有可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内涵。欣赏戏剧,应该注意这些东西。

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狗娃苦苦挣扎,与不公的命运作着无奈的抗争,水上漂自觉受骗,还出手救起女孩,这一老一少在苦难的面前,展现出高尚的人性的光辉,使我们受到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但是,既然都是好人,为什么还有冲突呢?下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学习第13课分析戏剧冲突的方法,分析本文的矛盾冲突。

2、把剧中的几段唱词找出来,体会一下它们在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在剧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板书见上文“理清思路,把握情节”这个部分。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探究作品的矛盾冲突

1、上一课时,我们了解到水上漂和狗娃都是好人,但是,戏剧的冲突很明显是体现在他们两个人身上的,这两个好人之间有什么矛盾呢?是性格上的矛盾吗?是思想认识上的冲突吗?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言,听清楚他们如何作出判断,适时进行引导。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判断是思想认识上的冲突,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狗娃并没有认为男女是平等的,相反,七次被贩卖的经历,已经使她非常害怕人们认出她是女孩,她的台词“我比男娃子更勤快……”不是一种强人一等的比较,而是一种卑微的申诉和请求。因此,戏剧的矛盾不是两个人性格上的矛盾或者是思想上的矛盾。

2、我们都明白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戏剧矛盾冲突的关键,这种思想,旧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很多人都有,那么,这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你能不能联系实际来谈一谈?

明确:

重男轻女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上个世纪20年代,漂泊江湖的老艺人水上漂想找一个男孩来继承变脸之技,主要是一种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幼所养,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女性后代出嫁后,到别的家庭生活,她们所要承担的抚养长辈的义务较之男性后代少得多,甚至基本不用承担。水上漂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儿,并声明“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在我国封闭性的传统社会中,家传绝技“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是人们的普遍做法,只有使家传绝技“独孤一枝”,才能确保自己家族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这是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落后的经济,沉重的负担,恶劣的求生环境促成了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形成。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该剧的矛盾冲突是两人命运的冲突,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3、小结:我们评价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都应该把它放到原来的社会生活中,千万不可站在现在的角度和层面上来看待问题。

二、品味语言

1、教师介绍戏剧语言的特点。(多媒体显示)

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谱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川剧是一种地方戏曲,课文作为川剧剧本《变脸》的节选,其中的唱词,体现了戏曲唱词的特点。

2、学生自由选唱词,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特点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可以播放片断,让学生欣赏,直接体会唱词的作用。

明确:例如:

⑴“千不该,万不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

这段唱词由短句组成,压 ai 韵,以紧密的韵脚构成急促的音韵节奏,并运用排比、叠词、比喻、对比、呼告等修辞方法,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

⑵“芦花丛,白头翁……返老还童”巧用对比、叠词、抒情,表达了水上漂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喜洋洋的心情。

⑶“月亮走,……小船舟。”以轻盈的语气娓娓唱出狗娃矛盾的心情,十分感人。

3、小结: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

4、读帮腔人的台词,讨论他在剧中的作用。

明确:

在剧中,帮腔人是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观众甚至是剧中人的代言者。他在剧情发展的关口,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如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而欲将她赶走,狗娃苦苦哀求,正是在这剧情发展的当口儿,帮腔人先是在幕内代言:“小小心灵受损害,/童言诉苦童声哀──”,继而在狗娃的哭诉之后应声而出,走到台前,又道出一番话:“啊!/帮腔帮她说句话,/幕后走到台前来!/满场观众也悲哀,/要求老汉留女孩!”说完之后隐退而去。在这里,帮腔人满怀同情地点出狗娃幼小心灵备受损害、悲苦哀告的惨境,并以代言者的身份,恳求“老汉留下女孩”,表达了作者、观众和狗娃的心声,提示人们关注狗娃的命运,警醒人们的心灵,加重了悲剧的气氛。

5、体会舞台说明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1、面对悲惨的命运,狗娃只能苦苦挣扎着,重男轻女这种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到今天还残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请你对这些人说几句话,宣扬宣扬男女平等的观念。

学生写作,教师巡查,在自主发言后,请写得较好的学生谈一谈。

2、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可以用那些做法来纠正这种思想?

四、总结

对于热爱文学、热爱曲艺的人来说,戏曲永远是一个旖旎而温馨的梦,飘游在鲁迅水气氤氲的故乡,回响在记忆的深处。现代人的生活十分繁忙,然而,花一点时间观看戏剧,花一点时间阅读剧本,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天地,你会更深刻地体会生活、思考生活,你还能更好地表现生活。

五、布置作业

1、针对《变脸》的思想内容,写一篇文学短评。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聆听潮剧片段,如《柴房会》片段,体会唱词的韵味。

15、枣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我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

⑵领会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品读老人与男孩的对话,感悟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⑵通过联想、想象体会“枣儿”的象征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并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包括家庭关系的变化、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变化等),弘扬亲情和乡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以童谣为切入点,围绕“枣儿的味道是怎么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进而探究、领悟作品的象征意义,并作拓展延伸,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幻灯片,呈现剧本开头童谣描述的情景,播放童谣,营造气氛,然后引入:同学们,聆听着朗朗的童谣,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在那高大的枣树下,爹娘打下片片枣儿,小娃娃仰着笑脸,吃着枣儿,甜在口中,香在心头。爹娘没有吃,然而他们心中高不高兴呢?是的,这其乐融融的情景中,什么使枣儿的味道益发香甜?亲情。然而,假如娃娃想吃枣,爹爹常常没回家,或者爹妈打下片片枣儿,娃娃也常年没回家,就算能吃到枣儿,枣儿也肯定没有那么香甜,甚至是带着些许思念的苦涩的。一颗枣儿,百般滋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枣儿。

二、朗读课文,整合感知,把握剧情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读老人的台词,一人读男孩的台词,二人读舞台提示,作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人生的沧桑感。

2、请学生思考:

⑴剧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⑵这个故事围绕着什么展开情节?

明确:

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⑵学生可能会回答:等人,枣儿,亲情等。教师给与积极的肯定,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假如要以一个具体的物品名称来回答,我会答“枣儿”。

三、梳理情节,品味语言,体会对话的深层含义,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以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

1、关于老人:

⑴老人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那些事情?这些事情都与什么有关?

⑵老人在讲述这些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

⑶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老人的感情:

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菜,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①学生先自己朗读,体会老人话语中的情感。

②讨论话语中包含怎样的情感,并明确该以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③请学生自荐表演,师生作评点。

④集体朗读。

⑷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小男孩?

⑸“枣儿”包含着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⑴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枣儿”的来历,尿脖子,尿树。

回忆了“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爷儿俩靠枣儿活命的故事,这些事情都与枣儿有关,枣儿是文章的线索。

⑵老人在回忆儿子时,心情是愉快的、自豪的,又夹杂着眷恋和伤感。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流露着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对故土和老伴儿的感恩。

⑶老人的第一句台词中包含着对年轻岁月、年轻生命的珍爱和怀念,对时光匆匆的唏嘘感慨。第二句台词中“甜”的可能是自己,虽然自己对儿子满怀深情,但儿子还是把自己忽视、遗忘,心中有无限的失落和伤感。“甜”的可能是故乡,虽然它曾经盛着这么多美好的回忆,

儿子还是把他给遗忘了,老人的心中有无限的遗憾。“甜”的可能是亲情,虽然它香甜,然而儿子繁忙的生活未必非常需要它,老人的心中有些许迷惘。

⑷老人对男孩是十分疼爱的。剧中对老人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特别是舞台提示,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剧中男孩几次要离开,都被老人叫住,更可以看出老人将亲情投射到小男孩身上。

⑸小结:对于老人来说,枣儿既包含亲情的甜蜜有包含着思念的苦涩,以及被亲人忽略的孤独和伤感。

2、关于男孩:

⑴文中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小男孩这个人物形象?

⑵小男孩为什么要藏着枣儿给父亲?

⑶文中有一个片段,我们分角色来朗读朗读,揣摩男孩的心理:

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人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孩也来。

老人不骗我?

男孩骗人是小狗。

老人我们拉勾。

⑷对于小男孩来说,枣儿包含、寄托着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

⑴剧中写了男孩捡枣,留枣儿等爹爹回来吃,盼爹爹带回巧克力,搀扶老人,听老人讲故事等。

⑵因为他思念父亲,企盼父亲回来,相信父亲回来。

⑶在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男孩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懂事的孩子。他体会到了老人对他的疼爱,也体会到了老人的寂寞,想安慰老人。这种类似于亲情的情感慰藉了两颗苦苦等待的心。

⑷对于男孩来说,枣儿是香甜的,因为有一位长辈通过枣儿表达了对他的疼爱:枣儿也是苦涩的,因为他几乎要被父亲遗弃了。

3、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⑴剧中的两个人物都在等待,他们等待的亲人在哪里呢?请联系时代背景,设想一下。

⑵在男孩的理解中,枣儿叔叔为什么没回来?引导学生品味片段,体会“迷路”的深刻含义。

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⑶如果他们真的不认识回家的路,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品味片段。

⑷作品首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问、明确:

⑴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⑵男孩认为枣儿叔叔迷路了,事实上,枣树好大,家乡好熟悉,叔叔是不可能迷路的,只是他忘了亲人、忘了家乡、忘了亲情和乡情,“迷路”指的是一种感情上的迷失。欣赏文学作品,词语的含义是多重的,得细细地咀嚼、品味。

⑶该“天天喊”。“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天天喊”包含着思念的深情,“早晚会回来”包含着无限的企盼和坚定的信念。

⑷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思想感情。

4、小结:无论对老人来讲,还是对小孩来讲,枣儿都是既香甜又苦涩的。

四、探究

1、枣儿寄托着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品读文章至此,重新看这个标题,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东西,比如亲情,枣儿象征亲情。除此之外,枣儿还象征什么呢?

2、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要点,教师请各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的象征“枣儿”意义,作品的主旨时,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从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层次出发各抒己见,不要生搬教参中那些深刻而透彻的评析。

讨论、明确:

1、也可以象征故乡,中国许多村落的村头都有一棵老树,伫立遥望着她走出的孩子,企盼着孩子的探望。还可以象征精神家园,那背弃了妻儿的男子,那忽视了父亲的青年,始终会在故乡的胸怀中感受灵魂的安宁和温暖。

2、不可简单理解为对走出的人的批评,可以理解为表现亲情和乡情,反映社会家庭的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的沟通等。

小结:优秀的剧本,往往在精练的台词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如老人所说的,“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意蕴之美,语言之美。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孤独的老人和孩子,思考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总结

这个世界上,需要爱来温暖,情来慰藉的人很多,让我们先帮帮这枣树下的老人和孩子,让我们跟着他们,重复地,越来越大声地朗读这首童谣,让声音回响在农村,回响在城市,回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师生齐读童谣。

七、布置作业

1、从写作手法的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短评。

2、以亲情为话题,编写一个话剧,注意对白要口语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舞台提示要对动作、表情作简要说明。

〖板书设计〗

枣儿(孙鸿)

盼亲人

男孩

香甜

老人

苦涩

16、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积累词语,掌握“峥嵘”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⑵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⑶初步了解影视作品画面感强的特点。

2、方法和过程:

⑴体会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人物的艺术效果。

⑵通过学习欣赏剧本的画面感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评价人物。

2、体会作品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多处进行比照的效果。

〖教学难点〗

1、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方法。

2、对剧本画面感的欣赏。

〖教学方法〗

1、朗读品味赏析法。

2、讨论法。

3、点评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相关资料

介绍资料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再加以补充。

芸芸众生,个性鲜明的人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人物──玛丽亚,就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她来自电影剧本《音乐之声》,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没有人不喜欢她,有些人甚至看了十几次。这部电影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在各国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曾获得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改编音乐奖和最佳剪辑奖五项大奖。

电影《音乐之声》讲述了一个真实人家的经历: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歌唱的姑娘玛丽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失去了妻子,他像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地管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玛丽亚来了以后,给孩子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歌声,受到孩子们的爱戴,也改变了上校的沉闷心境。玛丽亚与上校结婚,全家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德国军方胁迫上校接受任命,为他们服务。上校一家在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激起全场人们的爱国之情。在音乐会尚未散场之际,全家摆脱了监视,开车驶往国外,逃离了德国军方的魔爪。冯•特拉普一家出走奥地利后,组成合唱团,浪迹天涯,苦苦为生,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1947年,玛丽亚在美国成立了特拉普家庭音乐营。随着音乐营的扩展,她建起特拉普山庄。1965年,电影《音乐之声》在全世界发行,玛丽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1980年,一把大火把特拉普山庄化为灰烬,一年半之后,在原来的房基上又是一幢崭新的特拉普山庄,并且在山麓和湖边还建造了星罗棋布的客舍接待游人。它吸引着崇尚真善美的人们,如今特拉普山庄已经远近闻名。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集体朗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释词,造句。

峥嵘嬷嬷涟漪鳞次栉比通宵达旦顶礼膜拜

2、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分为两个场景,请你把这两个场景划分开来,并概括每个场景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并明确:

课文分为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三、欣赏、品味

以嬷嬷的难题为切入点,分析人物形象。

1、我们在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中,看到她们碰到了难题,这些难题是什么?请你找出来。

学生不难找到: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叫人怎么形容玛丽亚?叫人怎么抓住天上的云彩?叫人怎么抓住皎洁的月光?教师板书。

2、“天上的云彩”“皎洁的月光”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讨论、明确。教师将讨论结果板书出来。

天上的云彩是美丽的、飘游的、变幻无穷的。

皎洁的月光是纯洁的、质朴的、无法捉摸的。

3、嬷嬷们为什么要把玛丽亚和它们相提并论?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相似之处?玛丽亚难以形容,我们就先来说说她,然后来概括她的性格特点,再来评价她,最后看看这样形容她对不对。

4、朗读嬷嬷们谈论玛丽亚的片段,要求尽量读出不同的语气。

说说玛丽亚

请学生从众嬷嬷的议论中找出玛丽亚的优点和缺点,填写表格,交流、发言,明确:

优点缺点说说玛丽亚“招人喜欢”

 

“总叫我笑哈哈”

热爱大自然

喜欢唱歌

喜欢牲口

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爱闯祸缺席每日必做的功课

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上教堂不准时

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就是吃饭挺准时

爱唠叨,叫人难捉摸

总是坐不住,听不进别人的话

让人晕头转向,分清东西南北。

概括玛丽亚:

请学生概括玛丽亚的特点,交流,明确:

概括玛丽亚:热爱大自然、热爱唱歌、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

评价玛丽亚:

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嬷嬷们对玛丽亚的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玛丽亚。

嬷嬷的评价我的评价评价玛丽亚“可怕”“可爱”“叫人头痛”“叫人爱”

 

她不适合当修女,因为她不同寻常的举止和个性,与修道院的环境和教规形成强烈的反差,极不协调。如: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她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纯良友善,内心充满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

形容玛丽亚:

由此,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嬷嬷为什么将玛丽亚形容成“天上的云彩”“皎洁的月光”,请你也根据玛丽亚的性特特点,试着用一两个比喻来形容她。学生自主发言,其他学生作评价。

形容玛丽亚 如:山间的小溪等。

四、探究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

是玛丽亚的思想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教规之间的矛盾。

2、从刚才填写的表格,我们很直观地看到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提问学生,明确:

⑴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第一个场景描写玛丽亚在野外歌唱的情形,其中歌词的内容着重展示了她的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第一、二个场景中都有对玛丽亚的动作、表情的描写,则从外在形象上展现了她的性格。第二个场景中描写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着重于玛丽亚的日常行为举止,由她们口中说出玛丽亚的种种表现,以及她们对她的看法、态度,从她们的眼中映现出玛丽亚的形象。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侧面描写很见艺术功力: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教师在此处可以稍作展开,简介其他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例子,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

⑵采用对比的手法。嬷嬷们矛盾的看法增添的作品的情趣,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样子,直接地表现了作品的矛盾冲突。

⑶多采用描绘性的语言。这是由作品所的性质决定的。这篇课文是电影剧本,影视剧本除了人物语言描写之外,主要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事件,使之能比较方便地转化为影视中实际的视觉形象,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想像和联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剧本的画面感。

2、文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片阴冷的愁云惨雾之中,你认为怎么样?

文中有两处场景,都很美丽。山坡草地上的风光充满野趣,而修道院里的景致优雅、肃穆。这样的场景描写一方面衬托了人物的行动与性格体现,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种对比。在两相比照中,越发突出了身处自然风光中的玛丽亚是多么欢快活泼,也显出身处修道院中的玛丽亚收敛得何等艰难。

对于第二问,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

学完本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不喜欢玛丽亚?你愿不愿意身边有个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使世界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更何况在剧本的其他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多么爱国、多么坚强、多么勇敢。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爱音乐、爱自由、爱孩子……爱的光芒使玛丽亚在世界电影长廊中熠熠生辉!

六、布置作业

你的周围有没有个性突出的人?注意观察,写一段话描写这个人。

〖板书设计〗

无法住在修道院里:

天上的云彩:美丽、飘游、变幻无穷

皎洁的月光:纯洁、质朴、无法捉摸

不适合当修女

玛丽亚:热爱大自然、热爱唱歌、热爱自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