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早寒江上有怀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上册 > 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江上有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4.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朗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体会作品所蕴涵的情思。

教学步骤:

一、诗画导入

展示一组CAI画面:春天早晨 小鸟啼鸣 落花纷飞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小学时学过的哪首诗?

生:孟浩然的《春晓》。

师:(启发)诗人叹息春天的花朵容易凋谢,写出了诗人微妙的惜春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早寒江上有怀》。(屏幕显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⑴下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这首诗

⑵推荐学生个读

⑶学生评价。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从字、词、节奏、语调等方面来指导)。

⑷(齐读)

三、赏析研读

赏析首联

问题:

① 诗中哪个诗句是写早寒的呢?(首联)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深秋呢?(木落、雁南飞)

③冬天还没到,为什么就感到寒冷呢?(北风 寒意)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北风(呼啸 凛冽) 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首联:鲍照《登黄鹤矶》诗有“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句,孟诗首二句,当从此处脱化而来。(展示鲍照诗句)

(深秋渡江,清冷的天幕底下,触目是萧疏枯木,心中顿觉凄凉。这是审美感受中的凄凉而非温度觉的寒凉。 “江渡之寒”既不在感觉中也不在逻辑判断中,而存在于审美感受中。)

刘宋大明六年(462)秋,孝武帝刘骏第七子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出镇江陵,诗人以子顼征虏将军府参军随赴荆州任所,途中行经武昌,登黄鹤矶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当时离别家乡的悲愁和倦于奔波的愁苦心情。

首二句“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写登黄鹤矶时所见眼前景物并点明季节:大雁南飞,寒风北来,树叶纷纷零落,使大江边的渡口平添了一派肃杀萧条景象。这二句意象开阔而又苍凉,一开始就使诗蒙上了一种抑郁低沉的情调,起手不凡。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称其可与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比美,并非虚美之辞。

赏析颔联

联系思乡的诗句:你能说说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吗?

赏析颈联

“乡泪客中尽”写地是谁?(明确:诗人)

“孤帆天际看”写地又是谁呢?

孤:神情专注。 与“看”意思相同的词语有哪些? 看:守望。

明确:假托家人盼望诗人回家(想象),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盼望着自己的归去。在《古诗十九首》里常用这种表现手法,如联系假托思妇思夫的诗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呢?

家人的盼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赏析尾联

★迷津典故

★写作背景

[幻灯]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两个隐士问津的典故。隐士是隐居山林,不想做官的人,而孔子则是想积极从政的人。隐士不但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他们奔走四方,以求见用。

[幻灯]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但却不幸落第。随后,他便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展鸿图。这首诗正是作者落第后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

“问”什么呢?从表面上看是问回乡的路不知道怎么走,从深层来说是人生之路不知怎么走?

从什么地方看出迷茫?暮色苍茫

四、课堂小结

本诗是诗人落第后离开长安东游吴越时写的作品,诗真切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无限怅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闷。

(下面让我们在《思乡曲》中齐背全诗,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想我就是孟浩然,在早寒的深秋季节里站在长江边上,怀想家乡,思念亲人,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的茫茫前途。)

五、朗读背诵整首诗歌

六、板书设计

①思乡

景——情 (心情)

(早寒)(有怀) ②迷茫

(前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