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环中学 宁静 徐炘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欣赏文中精彩的演讲词,领会演讲的魅力。
2、能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情和手势朗读文章,略会演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4、能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5、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 2课时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2课时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1课时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1课时
诵读欣赏:《夜雨寄北》《论诗》 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所选的是几篇各有特色的名人演讲。《悼念玛丽.居里》的作者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用饱含深情和崇敬的语言表达了对居里夫人崇高品德的赞美。左拉的《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是一篇悼词,内容丰富而又集中.激情洋溢而又质朴自然。公刘的《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不愧是诗人的演讲,妙趣横生而又见解深刻。李岚清和何振梁的两篇申奧发言,态度鲜明,用语得体,既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又分寸适宜。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克努特,汉姆生在颁奖大会上的致辞。幽默而又睿智。由此可见,欣赏世界一流的精彩演讲与阅读中外作家的短篇小说精品一样。会让我们听到智者向我们倾诉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这样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习惯和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使他们能够透过文字对它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对文字背后展现的名家风采、人物精神有深刻的感受。
在前五个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发现能力,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特别要利用“探究.练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探究.练习”中的许多题目都是着眼于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但作为自由读写单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务必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和自主的状态中解读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在互动和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知名人士都曾以他们精彩的演讲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今天我们也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 
            ||
| 
             2  |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等。  | 
            
             浏览目录、课文等。  | 
            |
| 
             3  | 
            
             组织交流: 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老师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呢?  | 
            
             讨论,交流。  | 
            |
| 
             4  | 
            
             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 
            |
| 
             教学反思  | 
            |||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 
             教学步骤  | 
            
             教师组织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 
            
             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 
            |
| 
             2  |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 
            |
| 
             3  |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 
            |
| 
             教学反思  | 
            |||
《悼念玛丽·居里》 教学设计:宁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会用精辟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前学习: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导入: 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 对和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  | 
            
             倾听、交流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 
            
             鼓励对于居里夫人的生平事例讲述约具体越好,为下面理解文中的语言作铺垫  | 
        
| 
             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安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片著名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安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阅读安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  | 
            |||
| 
             2  | 
            
             请大家用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本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性地回答问题。  | 
            
             阅读,圈点勾画,独立思考,写出思考结果后小组讨论。  | 
            |
| 
             组织交流评价。  | 
            
             全班交流。  | 
            
             交流内容只要能围绕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即可,不必纠缠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 
        |
| 
             教学反思  | 
            
第二块:品味语言,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成功的演讲,能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那么,本文哪些字词语句让你深刻地感受到了安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崇敬赞扬和因居里夫人的去世而极度的悲伤呢?  | 
            
             再读课文,进一步圈点勾画写批注。  | 
            |
| 
             组织全班交流。  | 
            
             讨论、交流。  | 
            
             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本篇悼词作为演讲稿的一种,有着凝练、严密、朴实的语言特点。  | 
        |
| 
             2  | 
            
             爱因斯坦曾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 ” 如果让你来读这篇演讲稿,你会怎么读呢?  | 
            
             与同桌合作,设计朗读。  | 
            |
| 
             组织全班进行朗读交流、评价。  | 
            
             朗读交流、评价  | 
            
             评价时,不仅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朗读的流畅性,更要注重通过语调语速表现感情的程度。  | 
        |
| 
             教学反思  | 
            
课后学习: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句子或问题?尝试设计几个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合作,设计“探究·练习”题,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堂学习:
第一块:合作探究,设计“探究·练习”题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有人说:“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  | 
            
             以4人小组为单位,提问并相互讨论解答。  | 
            
             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为下一环节作材料的铺垫。  | 
        
| 
             2  | 
            
             指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设计两道“探究·练习”题。  | 
            
             小组讨论,思考,设计。  | 
            |
| 
             组织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重点:探究练习题语言表达的简明性;问题回答的合理性。  | 
        |
| 
             教学反思  | 
            
第二块:拓展阅读,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问题情境: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 
            
             思考,讨论。  | 
            |
| 
             组织交流评价。  | 
            
             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 
            ||
| 
             2  | 
            
             补充介绍阅读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这么一位崇高人物”的“品德力量”。并以“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 ”的句式小结。  | 
            
             阅读,小结。  | 
            |
| 
             组织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  | 
            ||
| 
             教学反思  | 
            
课后学习:1、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想,制成读书卡片。
2、积累歌颂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名言警句。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教学设计:徐炘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赞扬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充分肯定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演说辞感情饱满,以情动人的写法;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1、了解莫泊桑、左拉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文学常识。
2、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如《项链》、《羊脂球》等。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导入:一个迷人的夏夜,在巴黎郊外的梅塘别墅里,左拉与莫泊桑相遇了。经过那晚,小说集《梅塘之夜》公开出版了,其中莫泊桑的《羊脂球》一篇使他一举成名。此后,左拉便成为了莫泊桑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影响下,莫泊桑的作品逐渐呈现出冷静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日后成为短篇小说之王奠定了基础。1893年,莫泊桑去逝,年长十岁的左拉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客观评价了莫泊桑的一生。  | 
            ||
| 
             2  | 
            
             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字词。  | 
            
             停录音,对有疑问的字词注音。  | 
            |
| 
             出示莫泊桑个人档案表,要求学生用文中内容填写。  | 
            
             提取文章信息,填写表格。  | 
            ||
|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  | 
            
             评价注重表格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 
        |
| 
             教学反思  | 
            
第二块:感受作者的情感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作为一个长辈、朋友,左拉对莫泊桑的悼念,时时处处透着深情。请从文中描写、抒情或议论的语言中感受这份情感。 出示示例:由“ ”可以看出,左拉对莫泊桑 的感情。  | 
            
             读书,找句子,写批注后用规定句式概括思考结果。  | 
            
             评价注重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还要重视情感与所找语句之间的对应性。  | 
        
|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  | 
            ||
| 
             2  | 
            
             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 
            
             跟随老师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 
            |
|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比较阅读,探究悼词的基本特征。
课堂学习: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复习导入:左拉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热烈地赞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并论述了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满怀敬意地赞誉他与他的作品将“永生”。  | 
            ||
| 
             比较阅读: 分别概括《悼念玛丽·居里》与《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两篇文章的结构提纲; 比较两文在结构内容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究悼词基本特征。  |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  | 
            
             帮助了解:文中都对去逝者生平业绩做了总结,并对其意义与价值作了评价;两文都感情饱满,真挚感人,有着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两文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多样,语言质朴动力;后文回忆了初识及成名经过,表达了无比悲痛的心情。而前文因重点是赞颂去逝者的道德品质成就,因此在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了具体阐述。 悼词基本特征:总结去逝者生平业绩,评价其意义与价值,感情饱满,基调积极,真挚感人。  | 
        |
| 
             教学反思  | 
            
课后学习:选择一位你较为熟悉的已逝名人,广泛了解他的生平事迹,试着为他写一份悼词。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教学设计:徐炘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表达的中德人民的友情;
2、体会文中巧妙的构思和生动幽默的语言。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导入:德国人不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而且他们对待生活一贯严谨甚至有时被认为“死板”。有太多的故事是讲述他们无可比拟的严肃态度,如:即使大街空无一人,也决不在红灯时通过;即使往汤里放盐,也一定要问清楚是几克;即使报告会枯燥乏味到极点,也一定会在演讲者下台时鼓掌致谢。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在会场上哄堂大笑,一次又一次地跺脚,是谁引发了他们这样激动的情绪?  | 
            ||
| 
             2  |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演讲的主要内容。  | 
            
             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写下思考结果。  | 
            |
|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 
            
             交流、互评互改。  | 
            
             应包含演讲的主要内容及蕴含其中的感情。  | 
        |
| 
             教学反思  | 
            
第二块:学习批注的阅读方法再读课文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介绍批注的阅读方法: “批注”具体分为: 眉批:在书眉(正文上面、下面、旁边空白处)上写上简单的阅读心得、体会、评议或疑问。可与点画阅读法结合在一起运用,达到更醒目且有益于阅读的目的。 夹注:在字旁行间写上批注,记录阅读中注音、解词、评价、质疑等点滴感受,文字要简要。 总批:在文末作总括性的评价。  | 
            
             倾听、思考  | 
            |
| 
             2  | 
            
             给出示例,组织学生采用写批注的方法再读课文。 例如:对文章第二段的批注可以有: 广场见闻只写了老鼠,其中蕴含深意,与当地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就地取材。 髭:zī:嘴上边的胡子。 两个“像”表示猜想、推断。 作者真的见到了花衣吹笛人吗?“不禁有点得意”将虚构的故事用逼真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巧妙自然。 “赶紧”两个字将作者的殷情完全表现出来了。  | 
            
             独立在书上文中进行批注。 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 
            |
| 
             组织全班交流。  | 
            
             交流、评价  | 
            ||
| 
             教学反思  | 
            
第三块:情境再现,表演读课文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1  | 
            
             情景设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要求:(1)一人扮演作者,一个扮演花衣吹笛人,根据文中内容设计合理的动作、表情。 (2)两人扮演听众,在文中括号出现时表演相应的情景。  |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读。  | 
            |
| 
             2  |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  | 
            |
| 
             3  | 
            
             带领学生小节课堂学习。  |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小节。  | 
            
             帮助认识:作者演讲既有故事的动人情节,又有深情厚谊,成为一篇风格独特的演讲;着重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演讲风趣逗人,赢得听众一片掌声和笑声;展现听众的强烈反应,既突出了演讲的精彩,又增强了文章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 
        
| 
             教学反思  | 
            
课后学习:假设你搬了新家,亲戚朋友和同学都来庆贺,为你举办了欢庆会,请你写一份答词并试着讲一讲。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