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与反思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下册 > 临死前的严监生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阅读《格朗台的死》比较两位著名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异同,体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国有一本很有名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 《儒林外史》 吴敬梓)大家可能没看过吧?

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就是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2、引入严监生,正音“监”,齐读,解释“监生”。

“监生”并非主人公的名字,而是古时候读书人的一种称谓,在当时的社会实际上还表示一种尊敬。严监生人称“严二老官”。在家里他是老二。

二、了解文本背景

这严监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来看看严监生的家庭资料。

严监生的家庭资料(从原著里摘录)

(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里有十多万银子。他哥严贡生吃官司跑走了,为了帮他哥摆平官司,在衙门里花了十几两银子;他的妻子王氏病了,每天吃人参等补品不说,光办葬礼花了四五千两银子;他为了把自己的妾赵氏扶正,贿赂了两位舅爷两百多两银子,还送给他们去赶考的盘缠;他与赵氏举行婚礼,办了二十多桌酒席,请街坊亲戚大吃大喝。)

1、你了解到他家庭怎么样?(很有钱、佣人多,在乡下还有田地)

总结:是个有钱人,生活过得很舒心。

的确,小说里的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

3、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严监生,看看他临死前的一些表现。揭题,齐读。

三、初读文本

这是一篇白话文,它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不懂的字词想想意思。

1、全文一共有几句?开小火车读读。并说说你了解了这句中哪些词?

①郎中:学生释词

——教师引导:可以看文下的注解,你们还可以从生活去了解

②现象二:已后,与现代白话文通用;

③穿梭:来回跑,给严监生抓药。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④一日重似一日——你还知道用哪些词来形容?

(板书: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奄奄一息)

四、梳理课文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严监生已是奄奄一息了,看,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

2、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究竟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3、于是家人就要猜测了,你想他们的亲人是怎么猜的,划出有关句子。

学生汇报:读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的话,教师用色彩笔注明

自己读读这三个语句。

5、你们看他们猜对了没有?你怎么知道?(从反应上可以看出)

那么严监生听了亲人的问话有什么反应呢?看,大侄子走上来,(引读)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引读)奶妈抱着哥子(引读)

五、第一次写话

1、在他们的身边只有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这三个人吗?从哪个词中你读到了这一点:“诸亲六眷”。什么是诸亲六眷?你们猜想,还有谁也来了?(老婆、孩子、丫鬟、管家、……)

2、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人物,你想他会怎么走到严监生跟前,又会怎么猜?

3、交流,教师引导注意称呼(孩子他爸、相公,老爷)

(学生写话)

六、回读课文

1、严监生念念不忘的究竟是什么呢?他心里想的居然是两茎灯芯!临死前念念不忘的居然仅仅是两茎灯芯)

你说,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

生:亲人,故友……

2、是呀,一个分明就要咽气的人,痛苦尚且顾不过来,莫说灯盏里多点了一茎灯草,就是多点了十茎甚或更多,恐怕也不过问了。这个严监生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奇怪你再读读课文,画出表现出严监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念念不忘灯芯的句子。

3、出示句子:(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

句子一: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句子二: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句子三:他把两眼睁的滴溜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句子四: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为什么他还念念不忘那两根灯芯啊?

(他想的是有两根灯芯的油灯非常浪费。)

——他觉得浪费的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他平时的生活情况。

请看屏幕:

第五回节选:

便是我也不好说。不瞒二位老舅,象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他连平时买点猪肉都舍不得,他觉得他浪费的是什么?

(是银子、生命)。

(2)因此自己再读读这些语句,从这些动作中,你知道此时严监生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着急)你能试着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出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吗?

投影出示: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一再地不理解两根指头其中的含义,他把眼睛闭上思忖着:

生:我的两个侄子哟,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正燃着呢,该费了多少油啊!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银子啊!这样白白地糟蹋钱财,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哟!

生:奶妈,亏你还在我家呆了这么多年,竟连我的这点心思都不懂,真是气死我了!

生:赵氏啊,到底还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茎,这下我就放心了!

……

(2)严监生!在临死前,为了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而不能安息,他心头涌动着千言万语。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严监生的心声通过语言刻画出来呢?

(板书: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角度)

(3)再读读这些语句,你发现了吗?这些语句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哪些部位展开?

(板书:抓住特点表现,集中笔墨刻画)

(4)都是抓住了手指、眼神,那么在这几次描写上你发现这些神态、动作有什么变化?

(板书:注意细节变化,反映人物心理)

(5)小结:在这个片段中,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也就是临死前的表现夸张放大,为了两茎灯草不愿断气,进行细致刻画。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如:一声不倒一声,伸着两个指头,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登时断了气,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语言简练但又极富表现力。

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师生引读,感受写法精妙

八、各抒己见

文中的严监生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临死前还关注着这两根灯芯,真是特别。对于他的这一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吗?请动笔写写。

课后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识到这是一篇白话文,它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用语习惯不太一样,所处的时代也我那全不同,也比较难懂。因此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更有必要充分发挥课文中蕴含的文化因子的辐射作用,共同探寻、链接相关的阅读材料,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努力使阅读教学从狭小的一隅走向较为广阔的天地,进行较为有效的深心阅读。如在学习字词时,我努力引导学生链接——旧知,比如在学习“一日重似一日”一词时,唤醒学生的记忆仓库,链接词语积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等词,时学生迅速地领会了词义。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又努力引导学生链接——体验,让他们走进作品,成为阅读的主人。如在学习众人猜测严监生的内心活动时,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人物,想象他会怎么走到严监生跟前,又会怎么猜。努力使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人物,把握文本的灵魂。

此外,我还努力实施链接——思辨策略。众所周知,严监生是吝啬的,为了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而不肯瞑目。但细细一想,他的这一做法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虽说不可取,但对后人还是有教育意义的,是要懂得不浪费。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文中的严监生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临死前还关注着这两根灯芯,真是特别。对于他的这一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吗?请动笔写写。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其思辨的独创性、批判性。

当然,这节课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如当我问学生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时,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 我表示赞同。也有学生说他节约。我不够注意课堂的这一变化,没有很好地让他们意识到这种“节约”是过分的。我应该告诉学生,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吝啬。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