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第二册:《古诗二首》教案

石家庄市水源街小学 张瑞兰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 >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

二、教学过程及说明:

(一)导入新课:

大家在课外都学了不少的古诗,谁能给大家美美的背一首?

古诗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块瑰丽的珍宝,从古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丰富的感情和古诗本身的韵律美。

今天,我给大家又带来了两首古诗,你们看,是哪两首啊?

(设计说明:由学生会背的古诗开篇,让孩子在课的开始就感兴趣,结合了学生的经验世界。)

(二)认读:

1.认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看谁先读得正确又流利。

2.认读去掉拼音的课文。

(三)理解朗读古诗:

1.请大家再读读两首古诗,想想这两首古诗都写了什么?

2.第一首:理解朗读《一字诗》:

(1)理解《一字诗》的意境,请同学们一起数“一”字,边数边在脑海中想象。

同学们先自己想想,想好了就跟自己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设计说明: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诗中的意境美,从而自发的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师生共同描述出一幅醉人的静谧画面,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诗中的意境美。让学生再细细的品味着读一读。

(设计说明:把朗读变成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陶醉与品味的最佳方式。)

3.第二首:理解朗读《九溪十八涧》

(1)教师范读,并演示课件中表现诗中四种景物的图。让学生说一说,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的?

(2)朗读此诗,指导朗读。

4.课中休息活动:

欣赏优美的古典舞蹈或其他。

5.朗读欣赏(配乐)。

6.尝试背诵:

要求:看着画面,想像着诗中的意境,伴着音乐,动情的、美美的背一背。看谁背得和读得一样美。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再认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优美的古诗,从中我们还结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现在他们来了,你们想见见他们吗?(出示会认与会写的生字)

2.在新诗句中再认生字:

(1)孤(gū)舟蓑(suō)笠(lì)翁,独钓寒(hán)江雪。

(2)仰看晚山色,俯弄(nòng)秋泉光。

(设计说明:将生字置于新的语境中,用以强化生字的识记。)

3.记忆生字字形与书写:

(1)从“舟”字入手,给学生渗透中国古文字文化知识。

同学们知道舟字是什么意思吗?

讲述“舟”字的演变历史。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河的两岸,他们和船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讲述由“舟”字组成的字里多数与船有关。

(设计说明:从本课的“舟”字为媒介,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浅显知识,让孩子们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与内涵的同时,热爱母语,同时还渗透了汉语言文字表义的特点。)

指导书写“舟”字。学习书空一遍笔顺,闭目用鼻子在心中写一个。

(设计说明:看着写如同临摹,闭目而写是为了将字在心中烙上痕迹。)

然后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2)这一课中除了舟字还有五位生字朋友,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好吗?(出课件:带田字格的“泉、树、笑、江、秋”)指名领读。

教学一个新部首:竹字头。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五个字的字形。

(3)教师教给大家一种记字的方法:江,想像着江面的广阔,用手臂写一个大大的“江”字。

(设计说明: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涵义及神韵,把握字形的同时也应该把握汉字的神韵。)

其他生字回家自己记忆并练习书写。

(五)总结:

咱们今天不但美美的读了两首古诗,还把这课的生字写得很好看。回家以后,可以把你从诗中体会到的美传达给你身边的人,喜欢古诗的同学还可以再找一些优美的诗来读诵。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意犹未尽的感悟以及被着上重彩的文化气息的心灵得以延续,产生的是一种文化熏陶后的“惯性”。)

妙趣横生“一”字诗

我国清朝267年间,诗文作者超万数,作品繁富,流派纷呈,特别诗歌,开拓了前人没有接触到的诗境,扭转了元明两代诗歌衰落的局面,是宋朝以后我国古典诗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不少“一”字诗,颇具特色,很有情趣。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不但善画兰、竹,也善作诗,他曾在一幅画上题了:“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这三个一字在诗句中用得恰当妥帖,使画家清高品格在寄寓于物的同时又跃然纸上。

纪晓岚这个聪明过人的清翰林院学士,也作过“一”字诗:“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这诗是他在陪乾隆皇帝一次下江南时,乾隆见江面这一渔船时,忽命他以“一”字赋诗。这位博学机敏的才子,略一思索,便用了十个一字,脱口吟出。诗中第一、二两句,是据命题而强调了 “一”字,第三、四句,是在景物铺垫的基础上,表现了渔翁独钓秋江却又怡然自得的景意,从而描绘出一幅恬静而生动的江水渔歌晚景图。

女诗人何佩玉是清朝的一位才女,也写过一首“一”字诗。她诗的形式与纪晓岚相似,但寓意却截然不同。诗曰:“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扶斜阳一鸟飞,一水一山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诗人笔下的景色,不是春夏时光的柳丝长、百花香,而是仅有一株老柳,一丛花卉,伴着孤独的鱼矶,傍晚时分,鸟儿在夕阳余辉中飞回巢去了,剩下的只是那江水之滨的一片尽染金黄叶子的迷人层林。在那萧瑟的景色中,还有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慢悠悠地攀着石阶向山中古寺走去。诗中展现的画面突出一个静字:虽有鸟儿,但它在空中翱翔;虽有僧人,但他却默默无闻地踏着归途。诗人把那秋色的傍晚,画得那么宁静美好,令人浮想联翩。

何佩玉和纪晓岚的“一”字诗,都是七言诗,他们的诗都用了十个一字,一是数字的初始,被人们看作最完美的;十是满数,表示完整的意思。诗人在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中,竟用了十个“一”字,且读后又不使人感到重复与累赘,并把那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陶醉的秋色、秋景、秋意的傍晚描绘得那么巧妙,实在令人拍手叫好。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浙教版三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