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六上:《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上册 > 山中访友 > 山中访友名师课堂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唱和、津津乐道、陡峭、蕴含、凝望、别有深意”等词语。

2、诵读课文,感受作者与自然景物“友”的关系,感受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真挚情感。

3、学习作者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4、从诵读中感受散文的特点。

教什么:

1、字词基础。

2、从诵读中学会与文本对话的方法。

3、于诵读感悟中总结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法。

怎么教:

设疑——字词教学——诵读想像——文本对话(体会“访友”)——体会情感,总结散文特点。

教学方法:以文本为载体,体会作者情感、散文表达、散文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吧?怎么能说明你们是朋友呢?朋友之间应该如何对待?朋友之间平时怎么交流的啊?

2、今天,我们来走进一篇课文《山中访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比划跟写。

3、设疑:文题你想问什么?按我们平常的思路,你觉得作者去山中访的是什么“友”?

二、初读文本:

1、带着你的问题初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友”和你们想象的“友”一样吗?注意:读准字音,认识字词。

2、交流字词:

(1)师生共同写“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2)选词填空: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凝望、别有深意、

无论什么时候,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人们( )的。

我( )老朋友远去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

我知道文章的好多语句都是( )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这是一位( )老人家,全村的人都很尊敬他。

3、读完课文,和我们开始想得一样吗?作者的朋友是谁?快速浏览课文,将作者的这些朋友圈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会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呢?

4、班内交流。

5、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把它们当成朋友呢?这不是匪夷所思吗?

三、诵读感悟,与文本对话。

1、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文章的第1、2自然段,思考你能感受到什么?作者的心情如何啊?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2、带着作者的这种心情,同学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山中,去和这些朋友相见吧!诵读后面的段落:看看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在文中圈出来;标出你认为感受最深的段落,并试着说说这一段为什么让你感动?

3、交流:(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段落重点词语,理解文意,然后对话。)

(1)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诵读这一段。同学们评价一下。

(3)既然是“访友”,他们一定会交谈,对吧!想像一下,作者和朋友是怎么交谈的呢?其他同学又没有补充?(随机板书: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中的一切:都是朋友。)

(4)交流第五自然段时,改写第一句的反问句。并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4、大家和山中的朋友谈的好开心啊!可是,“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这说明 ?你还能从哪句话看出我该回家了?(还带回一路月光。)朋友分别,我们能转身就走吗?想像一下,他们是怎么告别的?试着把作者告别的话写出来。

四、总结:

1、再次诵读全文。

2、你觉得这篇文章是记叙文吗?有什么区别?是说明文吗?有什么区别?

3、小结:表面上看,自然段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细细想来,它们似乎又表达着同一种东西,是什么呢?(思考……)是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反复阅读文本,而且每次阅读的目的都不一样,可以达到对学生边阅读、边思考阅读习惯的养成的。同时,又改变了由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的教学特点。这样,对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思考和对文本的理解,都是有好处的,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