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北师大版六上:《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上册 > 唯一的听众 > 唯一的听众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要求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课堂对话交流,触摸语言,感受人物,学习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小提琴独奏《月光奏鸣曲》请学生欣赏。

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音乐好听曲难拉。学会一种乐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中就有一位喜欢拉小提琴的小伙子,他是怎样成功的?我们来学习《唯一的听众》

【设计意图】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对学习课文产生期待。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

1、教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

白痴 锯子 沮丧 诅咒 和谐 耳聋 捂住 潜滋暗长 全力以赴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等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进而概括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归纳主要内容是学生语文的一个基本的而且是重要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变化这条线索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课文。

2、明确课题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老妇人。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

老妇人为什么谎称自己耳聋?

为什么老妇人甘心做唯一的听众?

“我”为什么要珍藏那个秘密?

------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一定是五花八门,从不同的角度生疑,首先教师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提问有质量的学生尤其特别鼓励。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重组、整合,使大家的思维之滴水能够汇成涓涓的思考小溪,在学习过程中淙淙流淌,并且时时飞溅出迷人的浪花。

四、布置作业。

1、尝试思考课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

2、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习。

1、用你们最清脆的声音读课题——;用你们最饱满的情感再读课题——;用你们最深刻的思考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反复呼读课题,为课堂学习情绪营造气氛。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以“我”心理行为的变化为线索,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的转变,“我”的成功离不开那位唯一的听众——一位老妇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老教授。

这节课我们就聚焦课文的主人公——老教授,仔细听其言,观其形,悟其心,一步步走进老人的内心,感悟她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

二、品读感悟。

1、对老人语言的描写。

这位老人是怎样帮助“我”的?默读勾画出老人鼓励我的话语,可以在文字旁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师生交流。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言过其实的夸奖,谎称自己耳聋,老人是为了要我毫无顾忌,放心大胆地练琴,也是为了鼓励我坚持练习,不要轻易放弃,更是为了让我找回自信,为自己的音乐梦想而不断努力——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老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联系上下文的整体把握中潜心会文,感受老人的语言,聆听老人的心声。为了能够帮助我坚持练琴,而不至于轻易放弃,老人宁可谎称自己耳聋,通过这个善意的谎言达到鼓励年轻人的目的,一心为了这个年轻人着想。这种善意懿行令人肃然起敬。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也许我会用心感受这音乐——说实话,这位初学拉小提琴的小伙子琴声的确糟糕,特别对于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有着敏锐的乐感,这样刺耳的乐声简直就是摧残。可她为了帮助这位素不相识的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她宁愿忍受这难听的琴声,也要保护年轻的自尊心,帮助年轻人找回自信心,——这是老人的一颗助人成才的滚烫的热心啊!她真是一位热心的老人。

老人为了帮助年轻人,用心良苦,谎称自己是“聋子”,并主动要求做听众,让练琴的小伙子放下包袱,受到鼓舞,坚持练习。这种煞费苦心不是一般的帮助,是真心实意不掺杂一点儿私心杂念的高尚举动,所以她不是一般的听众,是年轻人唯一的听众,心甘情愿的听众,是特殊的听众,是永远的听众,忠实的听众。——这是老人一颗无私的诚心啊!她真是一位无私的老人。

【设计意图】对听众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就是对老人的反复咏叹和称赞。

为了让我坚持练琴,老人许下了一个沉甸甸的承诺,假使刮风下雨,她要——来,酷暑难耐,她要——来,冰天雪地,她依然要——来,——这是一颗循循善诱的赤诚善心啊!她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人。

再次感受老人诗一般的语言:

也许

我会用心

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

做你的听众吗,

每天——

早晨?

【设计意图】用师生呼应的方法化难为易,把深度的理解化作简单的回应,制造教学高潮。创设严寒酷暑和恶劣天气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变成文中的这位老人,用异口同声的果断回应“来”表示老人帮助年轻人成才的巨大决心。这样,边品味咀嚼边尽情朗读,让品为读注入思维的深度,让读为品注入情感的温度,读与思相辅相成。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所以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感觉是——快乐、信心、勇气、力量,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如果学生提到转述的这一句,可以让学生还原老人当时的语言进行理解。

指出这也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对老人语言的描绘做了不同的处理。

过渡:从老人朴实的语言描写中,一位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关心呵护年轻人成长、真诚无私的老人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2、对老人神态的描写。

老人一次次诗一般的语言是对“我”有声的鼓励,老人平静的眼神便是对“我”无声的关怀。作者在文中三次提到了这平静的眼神,同学们快速浏览勾画出有关语句。

同样的词组,在文中出现三次,是作者语言贫乏吗?不是,相同的眼神背后,老人的内心活动是不同的!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人在想些什么呢?

“一位极瘦极瘦的人妇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预设:

第一次:这孩子如此热爱音乐,只是他的实际水平与他的愿望相差太远了,我一定好好帮助他。

第二次:这孩子能在知道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拉琴,说明他具有了很大的勇气。

第三次:这孩子进步非常大,相信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的。

三、补白练笔,升华情感。

过渡:“我”之所以能坚持不懈的努力练琴,得益于老人有声和无声的鼓励。然而,在整个练琴的过程中,“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当“我”从妹妹口中得知老人的真实身份后,那一晚,“我”辗转难眠——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将“我”心中所想倾吐出来!

【设计意图】这里用想象给学生搭建一个表达个性理解的平台。在这种角色变换的真实情境中,学生会仿佛就是文中的人物,不是在用嘴说,而是在用心灵表达。这样的超文本解读,使老人的无私真诚的帮助与年轻人一点点的成长变化在学生的表达中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让我们伴随优美的小提琴曲,走近那一个个清晨,感受这令人心动的无言的鼓励,无语的感谢。

播放小提琴曲,齐读最后一段。

同学们,这一个个清晨是美丽的,因为——因为——因为——

和大家共同分享一句话:鼓励与被鼓励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鼓励者比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鼓励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其实,在生活中,鼓励的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鼓励可能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受到过他人的鼓励吗?谈谈你的感受。

同学们上节课的疑问解决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又产生新的疑问了吗?

在文章写法上,作者还有匠心独运的地方呢!

这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听众。

这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听众。

这是一位真诚助人的听众。

这是一位关心呵护年轻人成长的听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