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沪教:《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运用朗读、概括、圈划、评点等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认识“真理产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在品词炼句中,体会科学家善于发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发问的热情,并逐步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和手段:情景创设、小组讨论、板书归纳法、

散读、默读、质疑等方法。

教学程序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运用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题。

二、感知文本。

 

老师吹肥皂泡、竖不到翁。

激趣导入: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我们是否留意过?留意之后又做些什么呢?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些看似平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都蕴藏着伟大、鲜为人知科学发现。有时老师在想: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来说是熟视无睹?为什么我们与伟大的科学发现总是失之交?我们缺少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家叶永烈先生去做一次科学探访,或许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找到一些答案。

1、朗读录音:

要求:文章写到了哪几个有趣的生活现象?从这些生活现象中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什么?

2、板书:

洗澡水的漩涡 漩旋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蚯蚓的分布 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睡者的眼球转动 睡者的眼球转动与做梦有关

(穿插关于18小节表述不当的质疑)

学生交流。

1、学生认真倾听。

2、交流明确。

 

三、研读文本。

四、联系生活,拓展迁移。

 

提出话题:三个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现象、三个生活中的问号让三位科学家开启了科学的大门,揭示了让世人瞩目的科学真理。可是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要发现真理说难也并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1、老师提出小组讨论要求

2、老师明确讨论要求、巡视指导。

3、适时追问引导:

a三个事例中哪些词句能具体说明科学家有敏锐的目光?

b 善于思考又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c 齐读15、16小节,你觉得又能给你什么启示呢?

4、归纳小结:科学并不神秘,科学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板书),不断探究,不断思考,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解答了“一百个”(板书)问号“之后”(板书),才能把“?”拉直变成“!”(板书)也就是找到真理。

1、据我所知,在人类的发明史上,类似这样的例子何止这三个?同学们能否再介绍几个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2、读完了课文,了解了人类科学史上许多感人故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

3、:难道我们的收获仅此而已吗?大家有没有一种想亲身一试,做一回勇敢的实践者的愿望呢?

4、小结: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勇气”。愿今天的课能送给大家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双巧手,赶快抓住你身边、脚边、手边的每一样事物。“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你也会从平凡走向伟大。

1、学生研读文章(圈划批注)。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集体朗读、个别朗读。

1、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2、学生交流。

3、交流: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曾经产生的疑问。

 

教学设计说明:

《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的一篇。同是生活中的科学,本篇文章的写法与前面几篇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篇议论性文章,论述了“真理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因为考虑到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涉及议论文,所以我的目标定位不能从议论文的特点、论据的作用、论证的方法等方面作分析,而是仍然从单元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学会质疑、发问,并逐步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在过程方法中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注意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适时地引导、追问,同时通过学生的朗读、圈划、批注、质疑、小组讨论、集体的交流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激发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

课后反思:

采用吹肥皂泡的形式,首先这一灵感来自于学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在教学准备中,教师请每个学生介绍一个来自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发现,小问题。在调查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提到了这一问题。采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问题情境,也许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吹肥皂泡也比较符合预初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为整堂课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另外问题的提出,又能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我也看到肥皂泡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可是为什么我没有成为牛顿?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文本学习。矛盾型问题情境的设计,使课堂产生了交锋,学生的思维出现了碰撞,学生真正沉入了文本,充分的对话交流,自主感悟。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以充分调动,课堂也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当然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之下,还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追问,促发他们争辩。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生成的东西,把它转化为一种有效教学资源,真正体现教师智慧地教。

几点启示:

1、问题情境的设计应来自于学生与教师共同智慧

问题本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问题,问题的提出者或者拥有者理所当然是学生。如果教师一厢情愿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问题情境,学生没有参与其中,那么教与学常常油水分离。教师的提问或许学生已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涉及。让学生做问题的持有者,能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当然让学生参与质疑,并不排斥教师的对问题情境整合设计。有时学生的质疑关注点较偏,或者思维较零星,不足以体现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质疑,进行整合、深入。那么师生合作,既解决了问题情境设计的盲目性,又弥补学生提问中层次模糊、重点难点不突出的缺憾。

2、问题情境应是开放的

设问的意义在于引起并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问者总期望通过发问而引发对方的某种预期反应。通常我们期望学生的回答与问题的答案接近甚至一致。如果出现差异,老师往往以预设的标准去评价并规范学生的思考,这样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其负面的影响,它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从文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来看,它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是文科教育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因此问题情境应该让“设问”多一点思考与答问的空间,教师在设计时如能多用诸如“能说说你的看法吗?”“你认为最精彩的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觉得矛盾吗?”之类的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信任,又为他的主动思考铺就一条大道,给他自主选择的余地,精彩的“发现”也常常因问而生。

3、问题情境的有效展开需要追问

语文课堂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问题情境有效展开的重要教学策略。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对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果说问题情景属于教学方案的静态再现的话,那么追问则是促使这一静态呈现向动态转化的催化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