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鲁教版一上:《阳光》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上册 > 阳光 > 阳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阳光》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8课,课文有五个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点明文章的主题。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依据教材特点设计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品读和讨论来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和“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两句话的含义,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二、教学方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倡导“以读带动讲、以问促进读、以议加强读、以练巩固读”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体现阅读教学中“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思想,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法,如个人读、自由读、比赛读、展示读、挑战读等,真正让学生在感悟语文美的同时,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比较句子,体会语言美,理解重点句时让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使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刚刚开始识字,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但是对新鲜事物好奇与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很多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认识了不少常用字,对阅读的兴趣比较浓厚,乐于接受新事物,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如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 ”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能积累一些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在诵读中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四、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描写的景色很优美,很适合配乐朗读,因此,我在教学中录制一些优美的音乐配合学生朗读,使学生陶醉于美丽的景色,如身临其境,感受阳光的美好,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鲜明的事物,我就搜集一些有关阳光的图片,以及实物“锦缎”的丝绸被面、围巾,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能更直接地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猜猜这是什么?(太阳)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

2、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引导学生感知: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太阳可以把衣服晒干,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等。)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阳光。(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4、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5、同桌互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6、交流:哪些生字最难记?怎样记?

(三)品读课文,积累运用词句

过渡:小朋友们读书多认真呀!是的,每当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万物便开始了生机与活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体验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吧!

1、学习第一段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段

(2)“金”是生字,请一位小朋友带大家读一读,要连词读。

(3)你们见过哪些金子做的东西,请小朋友站起来自由发言。

(4)出示阳光洒满大地的图画,感受“阳光像金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画,有机地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阳光像金子”。]

(5)看!阳光多像金子呀!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谁再来读一读第一段?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过渡:阳光像金子,当阳光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图画展现阳光普照大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2)课文哪一段描写了这一美丽的景色?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引导比较句子,学习欣赏品味语言。

a、出示句子:

①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②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b、自由读一读句子。

c、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能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

d、全班交流。

e、再次观看图画,点拨感悟:在阳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来绿了,山上的小树比原来高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句式的比较。引导学生品析感悟语言文字表现出的生动性,并抓住此契机适时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f、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感受。(用赛读的形式进行,引导评议。)

过渡: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样的呢?

(5)合作学习

a、用“____”画出书上的描写小河的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闪着阳光,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b、想一想有不懂的地方吗?可以向老师和小朋友提出来,大家会帮助你的。

(6)谁是我们班上最能干的小朋友?请他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适时评议。)

(7)你能读得比他好?大胆地来试一试。(指名挑战读)

(8)学生质疑,通过实物理解“锦缎”。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运用实物理解词语,更加形象直观。]

(9)出示图画,让学生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的锦缎般美丽的景色。

(10)指导朗读,强调“长长”一词。

请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11)拓展练习:我会说:a.小朋友的脸蛋就像__________。

b.孔雀的羽毛就像____________。

c.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设计“我会说”,既是说话训练,又能帮助学生学会“______就像______。”这一句式,运用于以后的写作中,一举两得。]

3、配乐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4、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早晨,当第一缕阳光跳进我们家里时,我们的心情会怎样?

(1)自由读文,通过动作理解“拉开、跳进、捉”等词语。

(2)看图,从小朋友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3)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课文,好吗?

(4)齐读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人们常说: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课文的最后一段也这样描写阳光。

1、出示句子: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2、谁认为自己的朗读很有特色,请站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3、合作讨论: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4、全班交流。

5、课文里的这句话写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把它背诵下来吧!

(三)引进课外资源

给学生提供描写阳光的两段话,让学生练习诵读积累。

1、这时,天边出现了一道红光,慢慢变成了一片朝霞。看,仿佛一个火球向我们飞来,太阳升起来了!大火球一纵一纵地往上升,啊!太阳出来了。

2、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抹了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又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偎着大地,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

(四)拓展教育

阳光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以“假如没有了阳光──”为主题,学生用各种方式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说话。

(五)展示台(学生自由选择期中一项内容)

内容一:1、自由准备: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段给大家念一念。

2、自愿上台表演朗诵。

3、评一评:他读得怎样?(鼓励学生学会赞赏别人)

内容二:准备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找你的好朋友来个比赛,看谁背诵得既正确、流利,又有感情。

[展示台的设计极具有开放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六)总结全文

(七)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师范写,学生学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八)完成读读说说

(九)课后实践活动

1、积累一些赞美阳光的词语。

2、口头编一编赞美阳光美好的儿歌。

板书设计:

像金子

8、阳光

比金子更宝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