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学网 > 语文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综合知识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与反思(3)

第三单元

第一课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等过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谈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都是诗人登山后所写的,你想了解他们登山后的感想吗? (点评: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学习两首古诗作铺垫)

二、整体通读,想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

2、 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

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

(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

3、 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

4、 全班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

注重修辞,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

《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登飞来峰》——飞来峰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我们平时学得比较多的是唐诗,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

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让我们一首一首的来品悟。

(点评: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全盘托出,以初知大意为整合基础,聚焦两首诗的共性,将两首诗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知人、知时,整体论诗)

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

(一)学习《登飞来峰》

1、指名朗读《登飞来峰》,然后说说诗意。

2、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1) 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丽景观。

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 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能听见鸡鸣,这还是写塔高。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2)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是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学生质疑,重点解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为什么用“不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不怕困难,相信变法一定能成功。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其实,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体会诗人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和豪情万丈。

(3)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A:观察景物时是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

B: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C: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D: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谈:平时要多积累,这样才能有远见卓识。

(此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能体会出站得高看得远这一道理即可,但是要让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感染和激励。)

3、带着感悟有感情齐读《登飞来峰》。

4、参照,《登鹳雀楼》,深化感悟。

学到这里我们想到了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里的著名诗句,引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引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首是学生的必备古诗篇目)

是啊,同学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的全面呀!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首诗《题西林壁》。

(二)学习《题西林壁》。

1、指名读古诗。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读一、二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先想像庐山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再观赏庐山图片。思考此时此刻游历在庐山之中的苏

轼有什么感慨?(移步换形、庐山的风景千姿万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有感情的读前两句。

3、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此时此刻作者会想什么?

读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点评:设计此环节,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想象出诗人描述的情景,站在诗人的角度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你从这两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反映动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茶壶。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说登高才能望远。

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如果怎样看待身边的人?(要全面的看待一个人。)

(进行人文渗透,渗透做人的道理.)

5带着感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四、二次整合,学习观察方法。

1、自由读两首古诗,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身在最高层——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带着感悟背诵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语言积累。

1、填空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上面填的四句诗中,我明白了 的道理。

2、检查背诵两首诗。召开“小小赛诗会”看谁背诵的最有感染力。

男、女生赛诗;同位赛诗;以小组位单位进行赛诗等。

(设计此环节,让每一个孩子动起来,因为竞赛可以促使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积累的激情)

我们再想想通过学习这两首诗你又想起了那些诗?咱们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谁平时积累的诗多!

a 想起了登高诗: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b 想起了诗人的其他诗篇:如学生学过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王安石的《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通过本课两首古诗这个点引导学生回忆思考一个面)

二、课外拓展,补充哲理诗。

1、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转变:由唐诗的以意象取胜转而喜欢谈哲理。宋朝是个哲学思辩十分活跃、哲理学家辈出的时代,写哲理诗理所当然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长。下买我们看朱熹的《观书有感》,发给学生阅读。

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简单了解:全诗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写读书的乐趣和重要。读书本是很理性的事,在这里却形如美景,情趣盎然。首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本书,因书为长方形,故有“半亩”之说。把书打开,就好像打开一面镜子,既雅趣又新颖。二句借用“天光”、“云影”这些为人们所喜爱、欣赏的自然美景,喻写书中丰富的内容,情趣更浓。三句一个“问”字,引出方塘之水哪能澄清,四句道出缘由: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活水”比喻得奇妙: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

(点评:这首诗亦理趣诗,以理语成诗,补充给学生阅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宋朝哲理诗的感悟。)

三、作业设计:

1、抄写、背诵本科所学的古诗。

2、选择其中一首诗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今天的诗歌学习。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遗憾的是这节课,我没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9单元破除迷信

西门豹治邺

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 “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点评:学生与教材初步对话后,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概述的能力,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点评:“读、写、思”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潜能释放的自主性学习。]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点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以上文本能体现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点的就是西门豹的语言,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的四次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门豹计谋的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大胆地删枝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 )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点评:将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延伸而又不脱离文本,将课外学习的知识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使学生充分地学以致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平等、民主对话,使学生直抒胸襟,真诚对话。]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趣味性作业: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点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将作业分为知识性作业和趣味性作业,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巩固教学成果。]

教学反思: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这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本课时,我努力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彻底扬弃了情节分析。多余的情节分析已被公认为现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课文,却颇为棘手。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正确估计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感受知顺序,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科学的教学程序,轻松地突破了感悟“语中有话” 的难点,然后顺势拓展。这样便从课文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广度、高度上来把握教学策略,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2、综合训练了听、说、读、写。在本课的教学中,读、写能力得到了主动的发展,把“读——说——读”紧密地反复结合在一起训练。感悟西门豹的话中之话,必得读,而读出其语气,演得逼真又得通过说来暴露思维过程。最后的情趣作文又把听、说、读所得综合起来。这样语文素质得到了整体的发展。

3、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给西门豹送匾额的环节,让学生思考一下匾额上会写些什么,然后动笔写下来。旨在让学生动笔的同时揭示文章的主旨,丰满人物的形象。

4、让学生演课本剧。让学生在感受人物的同时,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和语言表现出来。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

无题

解思乔

花开香满园,

彩蝶舞翩翩。

师生同进步,

高峰永登攀。

活见鬼

教材分析:

《活见鬼》是新世纪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雨夜,两个人钻到同一把伞下走,互不说话,虽互疑为鬼,走到桥上时,一个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两人都认为遇到鬼了,天亮后,两人互相看看大笑起来。在那个信鬼神的年代,人们怀疑有鬼是很正常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这篇小文章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笑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活见鬼》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由于上学期学生接触过文言文。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读现代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如: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5、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

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查找有关写“鬼”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你听说过鬼的故事吗,从哪儿听说的?对于这个故事你是怎样看的?

2、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有关“鬼”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

(点评:开课伊始,激发学生原有的经验,通过回忆、讲述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揭示课题,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

二、凭借方法,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对照现代文或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小组合作。

(1)把课文读通。

(2)谈谈你读课文后的感受。

4、检查学习效果。

(1)学生读文言文。要求:读的正确;正确断句,读顺;表达真情实感。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2)学生根据现代文复述故事。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即席点拨。

(点评: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这个环节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1、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回顾:雨夜两人同行;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的语句)

5、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

6、学生回答。

7、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初步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引发学生想象,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四、回顾课文,师生漫谈。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写一写。

2、师生共同动笔写体会。

3、师生交流。

(点评:引导学生写体会,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感悟语言,并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较好的体现了读写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动笔,师生漫谈,更好地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向自己的亲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了故事后的体会。

(点评:这次作业通过“背诵”“讲述”“采访”将积累语言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教学反思:

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文言文就如一门外语,这不仅与文言文本身远离现实生活有关,更与教师在教学中将文言文肢解为语言碎片,从考试角度去教文言文有着莫大的关系。笔者以为,教学中教师应当是个激趣者,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拉近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在文言文教学中,字、词的诠释,向来“深受”语文教师的“青睐”。

比笔者认为这只是文言文学习的入门,并未登堂入室;而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民族语言的魅力,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等,这才是根本之所在。如果教学中我们长期忽略后者,那么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无知,更谈不上继承。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承当起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启蒙者的角色,努力去挖掘古文作品中的文化精髓,把它们传递给下一代。

第一,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文言文语言的整体感知。如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中的译文,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此一故事,然后结合人物的心理,去体会人物的心情,“赴饮夜归者”因“久之,不语”而“疑为鬼”,随后“撩之,不值”而“愈益恐”,乃“奋力挤之桥下而趋”,这其中作者虽用几个字便把“赴饮夜归者”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通过师生的分析,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也达到理解整体课文内容的目的。

第二,

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努力挖掘文言中的思想精髓,“古为今用”,真正让文言文教学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本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之哲理于简单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和讽刺性和哲理性,是一篇非常难得的“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好教材。所以教师在课末可这样设计问题:1、故事的结果怎样?(用古文回答更好)2、此时这两人明白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话?通过这一问题,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回答的问题不落入俗套且更丰富了,当然让学生“不迷信有鬼,不疑神疑鬼”这一教学本文的情感目标水到渠成。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是组织与合作者,是文化的继承与启蒙者,更是文言文学习的激趣者。教师要站在语言、文化的立场上去看待文言文,寻求文言文文本、文化和学生的三重回归,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教文言文,挖掘文言文的魅力,将文言文的距离拉近,让学生爱上文言文。也只有树立这种意识,老师的教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10 我们去旅行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材分析

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讲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第二自然段讲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亲自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艰辛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

第三——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文章语言简洁、质朴,全文紧扣一个“奇”字,写出了徐霞客这位“奇人”卓尔不群的一生。

之所以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有四: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忙于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 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 “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徐霞客自 22 岁出游,至 55 岁病返故里, 30 多年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9万里,横跨 16个省份。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 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 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在许多读书人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求真求实,锲而不舍”是徐霞客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对此品质做了具体说明。

4、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正因为奇人、奇举,才著就就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两句话分别概述了此书“奇”在哪里,即它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徐霞客游记》除遗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还有60多万字,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游记文字中的鸿篇巨制。其间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时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学情分析

徐霞客所处年代距今天久远,课前应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课可以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开始,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在寻求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徐霞客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出示徐霞客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3、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点评: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导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或初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初涉课题学生也许会感困惑,不必强求学生完全理解,待深入理解课文后,再回归课题领悟它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教互学。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列举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体事例。

3、按内容不同给课文分段。

(三)再读感悟

1、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什么是“奇人”?

3、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谈一谈你的体会。

(重点抓住“卓尔不群”“醉心”“雄心壮志”“亲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处。)

4、读到这里,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5、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

6、小结: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忙于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板书)。

(点评: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循序渐进。)

7、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

8、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谈体会。

(2)小组讨论交流。

(抓住“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盗匪横行”,“还是坚持”“设法”“竟然”等词句体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3)练习朗读。

9、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

10、这本书“奇”在哪里?

11、小结。

(点评:这一环节采用先“扶”后“放”,由“引导”到“探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总结全文

1、现在你知道课题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了吗?

(点评:待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再回归课题领悟它的含义。)

2、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点评: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奇人)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成就千古奇书

教学反思:

本课的阅读教学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的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发散性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生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阅读。

少年旅行队

教材分析

《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理,把纷繁的事物经过高度浓缩,使之呈现出简洁美,给人以启迪,令人从中品味出诗意。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想象生活,感怀生活,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抒情色彩极为浓重,容易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读后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学情分析

“散文诗是永不褪色的艺术,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幸福感,道出儿童纯净的感情和多彩的内心世界。”《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之一,关于这种文体极其特点,教师不必做过多解释,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涵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散文诗一般都有内容跳跃的特点,从而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本文亦是如此。本文为散文组诗,篇幅较长,每首诗结构相似,中心主题相同,因而教学指导应详略得当,有所侧重,可运用学法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不知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

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结合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出示:“……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

(点评:教师的激情引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朗读这组散文诗。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三)品读----理解与感悟

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少年旅行队出发了!我们赶快跟上他们的步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永远”、“长久”有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

(4)[出示“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

[出示:“……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总结学习方法。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读。

(点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

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点评: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学法迁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

《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

《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

《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

(点评:设计全班交流的目的是相同诗段的交流为深化认识,不同诗段的交流为交互学习。)

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 的理解。

6、背诵《旅行者之歌》。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点评:再次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旅行者之歌》。

3、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二)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簿——薄 幢——撞

2、区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写法;“茂”下半部分的写法。

2、听写生字。

(点评:及时复习,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

七、板书设计

《少年旅行队》

《出发》 期待与激动

《老师》 对知识、成长的渴望

《小纸船》 美好的憧憬与梦想 热爱自然

《听广播》 关注国家发展 热爱生活

《标本》 是非辨别,价值取向

《旅行者之歌》 美好愿望,高尚心灵

教学反思:

《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理,把纷繁的事物经过高度浓缩,使之呈现出简洁美,给人以启迪,令人从中品味出诗意。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想象生活,感怀生活,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抒情色彩极为浓重,容易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读后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之一,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学生:第一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涵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第二紧紧抓住散文诗的特点,放开让学生自学这几首诗,通过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学时去品富有诗意的句子和蕴含哲理的句子。学生自学的方向很明确,也教给了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普遍的方法。第三是读生活是老师这一部分时,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学生并不一定懂得生活中的万物如何为师。借用文中三个问句来问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那么这些学问如何成为自己的认识呢?生活中的事物怎么来当我的老师呢?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学生认识到“可以给我们学习的机会”“激发我们探索的愿望”“带回来去研究”等。

古诗二首

夜雨寄北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默写。

4、用复述、改写、表演等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一、引入学习《夜雨寄北》

二、初读理解诗歌的意思。

1、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讨论讨论,看能解决吗?不能解决的留下来。

3、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说说诗的意思。

三、品读诗歌。

1、谁愿意读读?读后评议,你觉得怎么样?你也读读。

2、小组品读。在小组中互读,边读边品议。

3、比读。愿意读的同学,我们来比一比。

四、深读感悟。

轻轻的读这首诗,在心中体会一下诗人当时在想什么?诗中的哪些词使你有了这种感觉?

五、小结学法,布置学生按照学法自学《枫桥夜泊》。

六、分组汇报自学情况。

七、对比体会两首诗的情感。

课外延展。选一首诗,自己赏析,把赏析的情况在班内展示。

枫桥夜泊

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展示着他的文学魅力。大家回顾一下,你以前读过哪些古诗能背诵一下吗?

学生背诵。教师小结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学生自学,理解诗意。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小组交流,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意思。将不明白的问题作上记号,全班讨论。

全班汇报学习情况,解决组内不理解的问题。

想象画面,画成图画,述说画面内容。

重点品评、体会情感。

结合句子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出诗人的感情。

教师总结课外延伸。

课下搜集借景抒情的古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反思:

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笔者认为这个“意外”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生成。面对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情怀。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且适度“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我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了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积极引导,适度调控。在对话过程中,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笔者认为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的引导必然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当许辰提出这个疑问后,我假装不懂,灵机一动,又把问题扔给了全班同学。学生有哪一个不愿意为老师解难呢?同时在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或沸腾,而是准确的对对话质量和价值进行定位。发现合理的对话时,就及时把肯定、赞赏传递给学生;发现有偏差时,就及时给予指点,促进自悟。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熟的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关注过程,自读自悟。阅读教学中有效、生动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深刻的感悟是进行积极、有效对话的前提。只有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会越丰富。这样,对话就会成为“一口泉眼”,不断涌出鲜活的水来。教学中,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巧妙的把问题扔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悟”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文本中的画面、情感、意境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后来学生的一次次对话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回头细细品味这个“意外”,我收益匪浅。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只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古罗马斗兽场

教学目标:

1、了解古罗马斗兽场这座巨型建筑的外观,了解它的来历及角斗士的悲惨命运。

2、激发学生对平等、自由、生命的理解与热爱。

3、学习作者有序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古罗马斗兽场的来历及角斗士的悲惨命运。

2、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一教时

课前准备:

1、了解古罗马斗兽场,了解背景。准备一些斗兽场的图片。

2、观看电影《斯巴达克斯》。

一、引语入课。

二、初读感知斗兽场的雄伟。

1、学生读课文。你觉得斗兽场雄伟吗?用笔把这些描写画出来。

2、学生小组互读互议。

3、以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应出示斗兽场的图片,补充感知。

三、再读悟情。

1、学生再读课文,想:参观斗兽场前后,我的心情有变化吗?如果有,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2、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3、你能用自己收集掌握的资料说说我情感变化的原因吗?引导学生理解一下我对广场上的“角斗士”的态度变化。

四、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话想同我们说说的,请说说。

五、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并给它取个题目。

六、课外延展。读一本相关的书籍。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知识面的拓展,同时也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