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第九册:26、《词二首》教案及习题

新学网 > 语文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 词二首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 词二首教案和习题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读“藕”,掌握“鹊”和“藕”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三、理解词的意思。品味两首词不同的意境。

四、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并整理有关的资料和探究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重、难点 :

理解词意,品味意境,充分展开想象,感受词中美景和作者愉悦的心情,

教学准备:古筝音乐 背景图片 辛弃疾词二首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们课前搜集阅读了不少宋词,谁来给大家读一首,我们共同欣赏。

学生朗读自己准备的宋词。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新词。宋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对于辛弃疾我们已经有了了解,哪个孩子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辛弃疾。

的确,辛弃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词大家,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下面我们就跟随辛弃疾,一起走在那黄沙道中。

出示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景图片

二、读准词句,粗解词意。

㈠ 学生自由朗读,把握节奏声调。

孩子们,下面认真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词的声调节奏,争取读出词的韵味来。

㈡ 同桌合作朗读,提出自己建议。

㈢ 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㈣ 老师示范读。

看大家读得这么用心,这么有韵味,老师也想读一读了。我们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用脑去想象,你从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感受。老师相机指点引导。

㈤看来我们跟着作者这“一走”真有收获,在每个孩子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下面再来读这首词,看一看作者是怎样用如此简练精准的语言,描绘出朴素清丽的画面的。

准备一下,看哪个孩子能连贯地把这些画面给大家描述出来。

你描述的画面在作者的词那句话可以里可以看到。

适时出示诗句。

三、补足词意,丰富语感。

㈠刚才这几位同学的描述,让我们看到明月的升起鸟雀的惊飞,沐浴着徐徐清风,聆听蝉儿的鸣叫。多美的意境啊!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老师还有些问题,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升起来,鸟雀就被惊动了呢?惊动以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正走在路上,又会遇见什么人在山路边休息谈话呢?他们交谈的内容可能有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浮出来了。用心用脑,看谁最聪明,谁想的最合理

学生补充。老师指导朗读上半阕。

(二)我们走在路上,欣赏着夏夜的宁静清秀,天气发生了变化。明月隐去,骤雨将至,星星暗淡稀疏。你的心情如何?猜想作者心情如何?他会怎么做?

急匆匆中“路转溪桥忽见”,你又想到了什么?作者心情又如何?

学生补充。老师指导朗读下半阙。

四、品读吟咏,感情升华。

我们随作者走在黄沙道中,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方面感受了夏夜恬静自然的山村景象,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是不是也想像作者一样挥毫泼墨,抒发心中感慨?

㈠学生谈感受。

㈡作者没有更多地表白,然而他笔下的一幅幅画面,却流露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太平安闲生活的珍爱。你能把词人这种喜悦与珍爱表现出来吗?

学生带着感受吟诵这首诗。

㈢播放音乐,展示朗读。

五、课外扩展。

㈠ 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人们给它谱了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歌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㈡ 欣赏辛弃疾的另两首词。

出示: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鹊桥仙· 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㈢ 课后继续收集宋词名篇,朗读背诵。

课前学生进行宋词阅读,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对词这种文体的了解,感受词的独特韵味。

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与词、作者之间进行一种无声的对话,并真正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合理想象,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词意,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吟咏,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既是学生、作者、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过程,又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适当扩展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如梦令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意,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当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背景图片 古筝乐曲 李清照词二首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谁来背诵一遍这首词。

指名背诵。

我们知道,辛弃疾所在的宋代词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历来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 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时期还涌现了不少女词人,她们有许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李清照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女词人。

学生补充了解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如梦令》。

出示背景图片:如梦令。

二、初读词句,粗解词意。

(一)读通、读熟词句。

1. 学生自由诵读,要求字字正确、句句通顺。

2. 同桌对读,互相指正。

3. 指名朗读,随即指点。注意把握词的节奏。

(二)边读边想象画面,想一想,这首词中描绘了什么场景.。

1.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2.学生在四人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在李清照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溪亭饮酒图、荡舟赏花图、争渡图。一群年少才女,正值青春好年华,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真是让人羡慕呢!孩子们,我们就跟随李清照出去游玩,和她们一同饮酒,一同荡舟,一同赏花,一同争渡,一同欢乐吧。

出示要求:诵读词句,边读边想象揣摩作者描绘的美景,体悟作者心情。

三、补足词意,丰富语感。

㈠ 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从此中找出相应句子,深入理解。

㈡ 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互相点评指导。

㈢ 全班交流,相机指点,出示相关语句。

沉醉仅是指醉酒吗?作者还为了什么而沉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中,你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心情怎样?

你认为词中哪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为什么?

四、品读吟咏,感情升华。

在荷花摇荡中,在欢声笑语中,我们沉醉了。孩子们带着你的感受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词,要让大家感受到你真的沉醉在其中了。

㈠ 播放音乐,学生自读。

㈡ 指名读。

㈢ 体会一下这首词和我们刚学过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境有什么不同。可以通过朗读来表现。

五、课外扩展。

出示词《声声慢》,学生品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过学生的充分朗读和小组交流,让学生逐步接近文本,初步把握文本的内涵。

词的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学生经过合理的想象,可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

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老师适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更接近文本内涵。

宋词题材广泛,有的表达豪情壮志,有的吟花咏月,有的描绘社会风物人情,有的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富有爱国热情。选读的这首词是词人晚年所作,意在让学生加深了解作者,激发阅读宋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词二首》 习题精选(一)

一、给括号里的字注音:

惊(鹊)鸣(蝉)忽(见)

二、填空:

1、“词”又被称为( )。

2、我知道的宋代著名词人有( ),我还会背他的( )。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采用的修辞( )。

4、当词人行走于山野之中,雨点来临之时,过了小桥发现曾经住过的茅店,心中不觉惊喜,这种情景用曾经学过的故事形容( )。

三、想象《如梦令》所描绘的景象,再写下来。

四、比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如梦令》两首词的异同。

五、小练笔:

把这首词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下来,或写成小诗的形式。

《词二首》 习题精选(二)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 代著名词人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我还学过他写的 。

2、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如梦令》追述了 ,反映了她 。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冀教版五年级上册 词二首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