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札记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创作日记

盛新凤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 秦始皇兵马俑 >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创作日记

今天,正式决定上《敦煌莫高窟》一课了。拿起书,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对话,发现课文语言文字比较贫乏,描写壁画如同在写一幅现代画,毫无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感.

如何引导学生走近敦煌文化?必须找到一条学生与敦煌的历史、文化,以及敦煌所延伸出去的世界交流、对话的渠道,然而这条“渠道”又在哪?对敦煌这座令多少艺术家顶礼膜拜的艺术圣殿,对不懂艺术的人来说,它无非是一些泥塑木雕,但对艺术家来说,它却是深藏于沙漠中的奇迹,是能震撼心灵的艺术天堂。

敦煌的艺术,敦煌文化,那份深邃与丰厚,多少人终其一生也解读不尽,让三年级的孩子走进它的文化,我是否痴心妄想?

胆子再大些,线条再粗些,从具体描写壁画一节切入,从积累语言入手,通过学生与作者对话,挖掘作者写作上的亮点:从景__人,从概括__具体,来它个先抑后扬,再反观全文,通过老师讲述与资料讲解,感悟敦煌文化,再用批判、挑剔的眼光读前文,哪些是课文中有述,哪些是你很想知道而课文中没写?引导学生与同学、历史、与作者对话。

道士廉价出卖敦煌艺术品,清政府腐败无能一事,可由老师口述。听后说感想,让学生与世界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己的民族人格对话。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一句可作为全课的“魂”。

努力吧!应该能成功!

2003.2.15

今天突然想到可以从“艺术”一词生发作文章,把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与欣赏文学艺术的过程交融在一起。本文在描写壁画时从环境到人,写人时从概括到具体,描写具体塑像时举了典型例子,这些基本的语言表达规则都是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应让学生充分感悟。艺术是相通的。我想:有着如此高超的文学艺术修养的作者必定是敦煌艺术的虔诚朝圣者。

接着可让学生欣赏敦煌艺术,把自己假想成其中的一个艺术家(雕塑家、画家、舞蹈家、佛学家等),在文本信息和辅助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的帮助下去欣赏敦煌艺术(课文既是例子,又是引子。)然后现场记者采访,让艺术家谈感受。最后老师讲王道士廉价出卖国宝的故事,听后引导学生与清政府、与掠夺者对话,进而与历史、与世界做深层次的对话。

这堂课最终应留下这样的启迪:艺术是美的、美是值得我们终身追求的。

这样的设计,切入的角度应该是新的,这是一个周日早晨睡了大半天懒觉后的收获。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创作是艰辛的,但又是充满诱惑的。

2003.2.16

课期逐渐临近,然课的设计还没有出现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我开始紧张,开始烦燥,开始犹豫是否换课文。然这两天的辗转反侧,使我已“浸润”其中,半途而废,真有些不甘呀!

也许,每次的黎明前都会出现黑暗,每次灵感的造访前都会出现这种磨人的焦灼与不安。我该坚持,坚持,也许,再想想,就会有路了。

这么丰厚的敦煌文化,这么深奥又令人感怀的语言,怎么让三年级的孩子去接受?我该调适到怎样的位置才能与他们顺利、平等地沟通、对话?敦煌艺术遭劫一事要讲吗?收集整理信息这一线索怎么显现?《新课标》理念应创新体现在哪一块?课堂的高潮在哪?朗读指导怎么展开?怎么读出效果?……

哎,黑夜茫茫,路在何方?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

但我知道,谁也救不了我。

再想想吧!也许明天,也许就在下一刻,我会突然灵光一闪,啊!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期待着这个时刻早点到来!

2003.2.22

今天,我似乎已找到了与学生交流对话的“通道”了。我已开始把自己的语言转化成与学生交流的语言,逐渐“入境”了,心也开始平复起来。

突然从《秦始皇兵马俑》一课中受到启发:不能把第四自然段内容与写作的的理解分割开来,应用朗读把它们整合起来,引导学生与古代的艺术家、作者交流、对话,交流艺术、交流美的感受。与文本对话应只是个中介,通过文本这个中介,与作者、艺术家、世界、环境,就“艺术”这个“话题”交流、对话。

还有一条线索,试图通过“奖励信息”这种有趣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交流、选择信息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2003.2.23

白天有太多杂事,几乎没有机会在脑中转一下我的敦煌,我的莫高窟。真的,当真正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课的创作后,我周围的环境,我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血管,都会浸染上这课的信息。怪不得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能报出我近几年所有公开课的名字。

晚上静坐灯下,觉得到昨天为止,已初步形成了课的框架。只是后半部分情感的基调淡了些。况且收集处理信息不够突出,新意不够,跟前面的情感基调融合得也不够。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必须的烦躁后,我又有了灵光一闪的喜悦:从信息处延伸,延伸到学生是未来新信息的创造者,最后师生共同自豪地喊出:敦煌艺术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激发学生爱艺术、爱祖国的热情和长大研究敦煌艺术的豪情,使整堂课的情感达到一定的浓度。

但愿每天都能有这样的点滴突破。让我平和、执著、努力地度过我课前的每一天,让我17号那天能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无怨无悔地去承受成功或失败的考验吧!

2003.2.25

今天第一次在班里试教,觉得尽管学生热情很高,但感觉没找对。也许,我的重心没找对。第四段对“美”的体会应是重点。只有第四段的“美”体会得好,后面的信息交流才有了基础,否则,后面会显得很突兀、很苍白。

但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美?如何才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使课文的字字句句都能灼烧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教师自己对语言首先要敏感起来。要反复地去“亲吻、触摸”这些语言符号,使自己全身心地“切入”,使这些语言符号在我们头脑中鲜活起来,融入我们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渗入我们的骨髓、血液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广阔的语感空间,去享受对语言文字的感觉,享受语言文字本身的无穷魅力。

细细体会,觉得这堂课的亮点有: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活的、开放的,可大胆取舍,择我所需,为我所用。可创造、可改写、可补充。这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师生应都是课程的创造者。2、培养学生收集、交流、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意识。3、与文本一遍遍的交流对话,关注学生的个性感悟。“启发学生去感觉自己的感觉。”让学生真正成为感觉的“享受者”,而不是“苦行僧”。

2003.2.27

今天又试教了一次,觉得基本的结构就这样定了。新意体现在“对话”和“收集处理信息”上。对话分三层展开:第一次对话:读出物。第二次对话:读出美。第三次对话:读出艺术。通过逐层与文本交流对话,达到与古代艺术家、与作者关于“艺术、美”的话题进行交流对话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了解艺术、热爱艺术,努力使自己有一双寻找美、发现美的慧眼,争做艺术家的知音。通过多次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基本的阅读能力。

第二块要体现的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中间通过奖励信息的方式,把两个教学板块有机融合,使整堂课的结构呈现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美感。

此外,教学语言也经过了反复锤炼,终于有了妙语佳句,自己在多次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中也产生了美感。

许多听试教的老师都说好,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云云。然而,徐老师(我的老师)的话却给了我当头一棒,她说:“你在向学生传递美、述说美,而不是引领学生在欣赏美。”这是教师中心、演示为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结果,多么大的失败啊!问题大了!

预设的成分少一些,耕耘到学生的心田里去!引领他们热切地与文本去“谈恋爱”。与他们一起徜徉在美的乐园里,然后由他们自己来述说美、传递美,这才是最终目的呀!

2003.3.4

到今天为止,对那段话的朗读已达到了操纵自如的地步了。可惜这个过程经历得太漫长,我等得太久了。过程、步骤自以为调整得最佳了。朗读采用的方法是抓点,读出效果来。

要把课上到老师、同学们心里去,首先,你的情感应是真挚的、真诚的。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有点心虚?细细品味,觉得自己达到的还只是表面的热闹效果。似乎情感的基点还没有找准。其实在这点上,我已作了很大的努力了:我努力把自己对敦煌艺术的那份深沉的情感一降再降,一直降到三年级的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水平。然而似乎火候还是未到。对艺术的追求真是无止境啊!也许,我是太追求完美了。

这次课,大大小小试教共六次,草稿纸两大叠,真可谓难产啊!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磨难”,终于今天算是“盖棺定论”了。今天收获了很多赞美,但不知怎么搞的,我却高兴不起来。现在的课,不光要上到别人心里去,更主要的是要上到自己心里去,一定要让自己满意。

觉得还有以下几个地方不舒服:

1、“收集信息”一环化时太多。

2、朗读指导效果不明显。(增量不够)

3、媒体“金碧辉煌”不合适。

4、学生情绪不够自然。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但愿我能在不断收获这些“遗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越走越远!

2003.3.13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