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小山羊和小熊》教材理解 《小山羊和小熊》教学用书

新学网 > 语文 > 长春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 小山羊和小熊 > 小山羊和小熊说课稿模板

8—2 小山羊和小熊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刻画了两个主要人物:小山羊和小熊。小山羊既懂礼貌又乐于助人,而且不计前嫌,心胸大度;小熊不懂礼貌又自私、冷漠,但是在小山羊的感化下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个故事赞美了小山羊的纯真善良,也善意地批评了小熊的自私自利,让儿童在两个人物命运的比较中,辨别善恶美丑,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本文共有两段,都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的:首先通过环境描写勾画了北风呼啸的冬夜和大雨倾盆的夏夜这样两个场景,对比出小山羊和小熊两个主人公分别遇到困难向对方求助时,两人的不同表现,句式相近,结构相同,人物形象鲜明,只要在故事里多走几个来回,抓住故事脉络,边读边对比,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就会自然走出文本,渗入学生的心田。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篇童话故事,一幅插图,一张识字表和写字表,还有4道活动与练习题。

本篇课文处于全册教材第8组的第二篇,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也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本形式,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板块的组成部分,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本板块的核心话题,继续思考“伙伴之间应该怎样相处”的问题,并要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明白“伙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

这篇童话故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诗化的语言,活泼灵动的文字,声情并茂的人物对话,都利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里面的情意,因此可以通过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熟悉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以此达到让儿童喜欢阅读,喜欢语文的目的。这也是课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本课的插图形象生动,想象丰富,具备卡通特点,视觉效果较好。插图中着力刻画了小山羊和小熊的神态和表情,既表现出小山羊的热情与大度,又表现出小熊的羞愧,很好地再现了故事第二段的情节。因此,充分使用插图,通过观察插图中的人物表情,结合理解第二段中小山羊的话,从而有助于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加深对本课以及本组课文主题的认识。

本文中有几个词语值得学生积累,比如:纷纷扬扬、倾盆大雨等等。还有环境描写的角度各有侧重:写冬天的夜晚采用具体描写的方法,“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说明“风大雪大”;而写夏天的夜晚,采用的是概括的方法,只用了一个词“倾盆大雨”,也能说明“风大雨大”。教学中可以相互转换,学习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再有,人物对话中多使用感叹号,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认识它并利用它帮助把握人物语言的语气。

课后练习“读一读,并选择词语说一句话”中的4个词语,有3个是课外的词语,要求能够初步理解所有词语的意思,在会读、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选择词语说一句话,要求较高但与课文联系不够紧密,属于课外积累的范畴,要在阅读后或识字环节中解决;“读句子”中指出“只”字的多音字特点,并联系前文进行了归纳,因此适合在阅读后搞一个小专题来学习。至于“想一想,说一说”,是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对本文的延伸,让学生通过这个续编练习,发展想象力,进一步渗透友情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学会2个部首,会写本课的6个字,做到工整、间架结构合理;掌握“弟”字的笔顺,了解“只”字是个多音字。

2.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知道“纷纷扬扬、倾盆大雨”等词语的意思;能用“冬去春来、一路顺风、南来北往、纷纷扬扬”等词语说一句话。

3.喜欢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读懂课文的大概内容,明白小山羊对待伙伴的做法好,小熊对待朋友的做法不好,懂得伙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插图、人物头饰等。

(二)教学思路

本课的生字都比较常见,许多已经是学生认识的汉字,根据这一学情,本课可以采用先集中识字,再集中阅读的教学思路。另外,本课的生字基本集中出现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课文的上下两段结构又完全相同,如果在第一段中先认识了大部分的生字,然后阅读第一段,就能仿照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第二段,因此也可以边阅读边识字,先分块后随文集中识字。

思路一 集中识字

本课要认的字中,“让、迎、床”是字音的重点;“冬、北、外、冒”等字都是会意字,字形与字义结合紧密,是字义的重点;“欢迎”是个常用词语,要练习说话;而“冬、晚、北、外”这几个字可以通过“找反义词”等活动带出前边认识的一些字,是归纳整理的重点。要写的字只有“冬”字与要认的字重合,所以在第一课时中只把认字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1.通读全文,初步认字

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自读全文,先做到读通读顺,在读中认识要认的字,教师只需强调重点。

2.结合词语,了解字义

按常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认读这些词语卡片,分类了解字义:

(1)冬天、夜晚、北风、外面、床

引导:

和“冬天”一样表示季节的词还有什么?——复习:春、秋,增识“夏”字;

说说与这些字意思相反的词:晚——早,北——南,外——内;

想象“床”字的样子:“木床上面挂蚊帐”。

(2)路过、冒着

出示课文原句,结合语境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3)请、让、欢迎

让学生尝试用这几个词说话,“发现”它们都是礼貌用语。

3.集中阅读,积累语句

(a)逐段学习课文,在第一段中落实下列重点:

(1)通过看图或动画,直观感受“纷纷扬扬”到底是什么样的,知道“纷纷扬扬”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落叶、杨絮等。

(2)从小山羊的话里找出“请、您”等词语,知道小山羊很懂礼貌。

(3)通过换词等方法,了解“冒着”在这里是“顶着”的意思。

(b)在第二段中,通过对比,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明确本文的中心。

(1)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仿照第一段中具体描写的方法,换成一句话,比如:“雨点噼里啪啦打在窗户上,地上不一会儿就淌满了水,马路成了一条条小河。”

(2)对比小山羊和小熊在朋友遇到困难时的不同态度,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4.感情朗读,深化主题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等形式,指导学生借助标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中心,明确本组课文的主题。

5.课后写字,强调美观

6.续编故事,发展思维

思路二 随文识字

所谓随文识字就是把识字的过程放在阅读教学当中进行,根据本课的特点,除了“欢迎、床”这两个字在第二段中之外,其余的字都在第一段中,所以,按课文顺序先学习第一段,一边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边识字,教学要求等同于集中识字的做法。在学习第二段的时候,加上“欢迎、床”等字的学习就可以了。总之,就是把识字的环节分散到段落里进行,其余教学内容不变。

教学片段示例:汉字大观园

本课的汉字本身具有很多的文化内涵与趣味性,据此可以在课后安排一次“汉字大观园”的识字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同时作为对汉字的复习巩固。设计如下:

1.看图会意猜汉字

冬:

北:

2.编字谜,巧记忆

根据第一题当中汉字的字理,自编字谜。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识字与阅读放在第一课时;写字与完成课后积累词语,进行汉字综合学习以及续编故事放在第二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本课阅读教学要以感悟、积累、运用词语为主

本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一方面借助这些语境可以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这些汉字的意思,认识它们;一方面了解这些词语含义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学习这些词语的词性、使用范围等,帮助他们积累和运用这些词语。此外,本课中还有一些优美词句,如“纷纷扬扬、飘落、倾盆大雨”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因此本课的阅读教学要重视词语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通过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内涵,想象词语营造的意境,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在咬文嚼字、品析词句的训练中达到丰富语汇、学会表达的目的。

2.有感情朗读课文要注意态度自然,语调适中

越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学生越喜欢读,可是往往在朗读的时候语调夸张,容易拿腔作调。因此,教师在低年级的朗读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示范、引导和纠正,在学生语气语调不够自然的情况下多示范多练习,调动儿童内心真实的感受,读出真情实感。

相关资料

汉字资料

1.冬:这个字本来就是“终了”的“终”字。甲骨文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到了金文,形体有所变化,把一个“日”字包在绳索当中,表示太阳不太温暖了,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小篆的形体改变较大,把金文当中的“日”去掉了,又在其下增加了一个“两点水”(冰),这样改颇有意思,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当然就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

2.北:这个字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的形体可以看得很清楚,是两个人背靠背站着,所以“北”字的本义是“背”。《国策·齐策六》“士无反北之心”中的“北”字就是“背”的意思。古时作战,打败了仗,向后逃跑,总是以背对敌,所以“北”也有“败”的意思,如《孙子兵法》:“佯北勿从。”意思是,敌人假装败回,则不能盲目追赶。所谓“败北”,也是指打败仗。在古代典籍中,经常见到“北面”一词,是“面朝北”的意思。古代的“北面”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古代的学生敬师之礼。老师面朝南坐,学生则面朝北聆听老师教诲,如《汉书·于定国传》:“北面,备弟子礼。”也就是说,面朝北行学生之礼。第二是指古代的君主南面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则为“北面”。“北面于燕”,也就是称臣于燕国的意思。总之,“南面”为上,“北面”为下。

3.冒:为“帽”的本字。金文“冒”字,下边的“目”代表眼睛,眼睛上面是一顶帽子的形象。“冒”的本义指帽子。由于帽子是戴在头上的,所以“冒”字就有覆盖之义。又因为帽子是由人头顶着的,故“冒”又有顶着之义,引申为顶撞、触犯、突出以及假冒、顶替等义。此外,“冒”字还有冒失、冒昧之义,以及不顾环境恶劣而行动之义(如冒雨、冒险)。

4.欢:这是“欢天喜地”的欢字,本为形声字。战国玺印纹的形体,左边表读音,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而站立的人,张口欢笑之形。《说文》:“欢,喜乐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