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少年闰土》教材理解 《少年闰土》教学参考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上册 > 少年闰土 > 少年闰土说课模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两人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我”印象中的闰土。用三句话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刺猹的鲜明图画,生动具体地勾画了闰土勇敢、机敏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从中也交代了两人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我”是当时家境还好的少爷,而闰土是在“我”家做忙月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回忆“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其中用特写的方法勾画出了闰土的脸色、脸形、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把他那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样子更加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第四部分(第6—16自然段):写闰土和“我”讲捉鸟雀、捡贝壳、看西瓜、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情,表现出闰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知识、聪明能干的农村孩子。其中还写了“我”听后发出的感叹。

第五部分(第17自然段):写“我”和闰土分别时的情景和相互间的友谊。这里简述了两人都“大哭”、互赠礼物的场面,表现出难舍难分的情感。最后一句中的“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充满了“我”对闰土无限怀念的深情。

本文在写法上做到了结构安排十分严谨、形象描绘十分鲜明。从结构安排看,是从回忆闰土形象起笔,接着按“相识——相见——相处——相别”的顺序叙述故事;从形象描绘看,主要是通过外貌和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扁、猬、汛”,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理解“一柄、胯下、刺猬、所谓、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可让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一些生字,如:夸——胯、扁——匾、胃——猬、丙——柄、令——伶、利——俐……

“闰”字的“门”内是“王”不是“玉”,不要多写一点。

还可设计如下练习,让学生做一做。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供佛(gòng gōng)畜生(xù chù)

正确(zhēng zhèng)供应(gòng gōng)畜牧(xù chù)

2.比较下面的形近字,并组成词。

胯( )租( )劲( )缚( )稻( )

垮( )祖( )颈( )搏( )滔( )

(二)词句理解。

对文中一些鸟雀、贝壳、动物的名字的词语,不影响学生领悟内容的,可不必深究。

对一些半文半白的语句,要加以指点,帮助学生明白这些语句在今天的语言中的意思。如: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其间”就是“那中间”,在文中就是指西瓜地里。

“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这里的“仿佛”不是“好像”的意思,而是“差不多”。

“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便是”是“即使是”“就是”的意思,“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句话按现在的说法是:“即使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只是无端地觉得”,就是“没有来由地觉得”。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我先前单知道……”中的“素不知”的“素”是“向来”的意思,“如许”在这里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先前”就是“以前”,“单知道”就是“只知道”。

对“啊!闰土的心里……”这句话,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句话含义深刻、感情真挚。意思是说:闰土知道的稀奇事真多,“我”和“我”以往的朋友都不知道,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对自然界了解很多,而“我”和“我”的朋友——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过着不劳而食的生活,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里用对比突出了“我们”与闰土的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敬佩、尊重的感情。是闰土打开了“我”的眼界,才知道院墙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天空,才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对少年闰土的喜爱。正因为这些,两人相处时间虽然不长,却建立了纯洁、真诚的友谊。这也为后面写分别时“我”和闰土的不愿分离埋下了伏笔,使人读起来感受到十分真实自然。

(三)领悟内容。

注意遵循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去认识人物形象,使其形象逐渐鲜明、生动起来,并产生如同作者对闰土的情感。

第一步:开门见山,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1)谈话导入: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时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异的图画——(教师深情地范背第1自然段,将学生引入情境,获得对人物的最初印象。)

(2)学生默读这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各写了什么?之中用了哪个词把景、人、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图画?(抓“其间”这一词句。)

(3)演示闰土看瓜刺猹的课件画面,并结合观察图画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第二步:抓住重点,体会外貌,喜爱闰土。

(1)引读第2、3自然段,转入第4自然段。

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来到“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读读第2、3自然段,看看作者对这些情况作的介绍。

(2)默读第4、5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边读边想:“我”是怎样急切盼望闰土来“我”家的?“我”看见闰土是什么模样?“我”心里怎么想的?

可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带着感受读读这些语句。

第三步:抓住言行,深入了解,佩服闰土。

(1)快速默读第6—16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具体写了几件事?哪几件事?

(2)这些事对“我”来讲,是什么样的事?(理解“无穷无尽”和“稀奇”。)

(3)你最感兴趣的稀奇的事是哪一件?为什么?(要发挥想象,说清楚明白,说得有条理。)

(4)“我”印象最深的稀奇的事是哪一件?怎么体会到的?(注意抓第11—14自然段,并联系第1自然段,使学生明白“看瓜刺猹”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可让学生精读这件事,留心闰土讲“看瓜刺猹”时的神情,说说从这事看出他是怎样一个少年。再读读有关段落,还可像闰土那样绘声绘色地讲讲这件事。

(5)理解第16自然段的含义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步:首尾照应,深情诵读,记住闰土。

(1)朗读课文末段,从中体会“我”和闰土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注意两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后来的交往所表现出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2)总结全文,再读首段。

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都抓住了这个人物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我们也会像作者一样,一想起闰土,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神异的图画(演示第一自然段内容的画面)。让我们边看图,边诵读课文第一段。让这幅生动的图画,让少年闰土这个可爱的少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四)课外阅读。

可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去读一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全文,深化对作品及人物形象的认识。

(五)从读学写。

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我”和闰土接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出了人物的特点。作者在文中有两处(第1、4自然段)外貌描写,用语极为简洁、准确,却又凸现出闰土的特征。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悟这种写法,并迁移运用,写一写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就三言两语或一句话都行,只是一次小小的练笔,只写人物的外貌,不必另加要求。

(六)教学时间。

本课可安排2—3课时。

教学资料

1. 关于鲁迅的小说《故乡》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本课标题是编者加的。《故乡》写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它所描写的是从辛亥革命时代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的农村情况。辛亥革命以后,地主阶级、北洋军阀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和苛捐杂税更重了,农民生活日益穷困。小说中通过“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农民闰土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农民被剥削的真实情景和当时农村急剧破产的情况。作品中,回忆了闰土少年时的形象:活泼、聪明、勇敢、天真,突出了“我”和他的友谊。然而“我”三十年后回到故乡时,闰土变得像个“木偶人”,见了“我”不像以往那样亲热了,反而恭敬地称“我”为“老爷”。说到生活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他只觉得苦楚难言。作者就这样刻画了一个被重重剥削欺压的农民形象,从闰土的少年到中年的对比中,表达了对被剥削欺压的农民阶级的无限同情,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极大愤怒。

2. 词语解释

闰:一个回归年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时间每4年累计成一天,加在二月末,这一天叫“闰日”。农历把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所余时间约每3年累计成一个月,加在一年的某月之后,这一个月叫“闰月”。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阳历有闰日的一年叫闰年,这年有366天。农历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这年有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

伶俐:聪明,灵活。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胯: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位。

匾:一指上面题有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也有用绸布做成的);二指用竹篾编成的器具,圆平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或晾晒东西。本文中指竹匾。

柄:指器物的把儿,本文中作量词用,用于那一带把儿的钢叉。

3. 文中两处标点的使用。

一处是第二自然段在“我家只有一个忙月……”中使用了括号。括号里的话是对“忙月”的注释。括号是书面表达时用的符号,朗读时括号中的话可以不读出来。

另一处是第十一自然段,在“我那时并不知道……”这一句话中用了两个破折号。这两个破折号中间的话是补充说明的话。

4. 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老年闰土》和《大侠皮皮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