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教材理解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综合资料

新学网 > 语文 > 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说课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首现代诗。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形象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美,富有韵味。全诗共四小节,从两个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如,一、二、三小节中写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只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如最后一小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从秋天里不同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秋韵。

教学目标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2.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雁”字的笔顺。积累“道别、离别、歌韵、歌吟、叮咛、掠过”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的录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鸟的叫声、庄稼的成长声。

2.教师:准备一些与秋天里的声音有关的录音带,适合做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有条件的可用相关的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本课要求认的字有5个。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认一认,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2)注意“刷”是翘舌音,“韵”是整体认读音节,“掠”不要读成三声,应读“”。

(3)要求会写的字是9个。“刷、暖、咛、掠”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刷”是左宽右窄,“暖、咛、掠”左窄右宽。“翅、雁、辽、厅”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指导学生这些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暖”的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要写成“爱”。重点指导“雁”的笔顺。

2.朗读指导

在学生初读诗歌、了解大意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在对诗歌的韵律美的感受中体验诗歌的内在美。注意提示学生,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要一味高声朗读,要读出诗的意境来,像“听听”“刷刷”“”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点儿。第三小节读时语气要渐强,速度稍快。读的同时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齐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活动提示

(1)“读词语”。目的是巩固认字成果,积累词汇,要求所有词语都要会读。教师也可以对这部分内容适当延伸。如让学生查词典:“道别”和“离别”,“歌韵”和“歌吟”,这些近义词的意义有哪些不同?

(2)“怎样朗读课文呢?”此题是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通过范读课文,诱发学生模仿的欲望。向学生介绍,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声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停顿的长短。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读的形式要多样。

(3)“说一说秋天的声音”。这首诗歌就是通过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天更多的事物和景物,搜集秋天里特有的声音,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共享秋天声音的美妙。

(4)“积累”。结合本课内容,教材编排了一首刘禹锡的《秋词》。在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时,不必讲解内容。学生如有疑问、有兴趣,也可以稍加指点。诗中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拼音自己识认,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诗中所写的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这个好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录音或相关的课件,让学生一边听秋声一边想象秋天的景物;另一种则是秋景给人的感受。这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可能感受不是很深,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声音,谈一谈自己对秋声的感受,体现秋天景物的美好。

相关资料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人。唐德宗贞元九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坐王叔文党,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得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有《刘宾客集》。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格清新活泼,寄托深远,政治性较强。

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时写的。诗中展现了一幅碧空万里,白鹤凌云飞翔的秋景。诗人赞美这种明亮辽阔的图景,认为它胜过繁华的春天。从而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依旧傲然向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远志向。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