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我变胖了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基本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2)进一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数学思考

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领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3.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培养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增强自信,大胆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基本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一个锻压问题,使学生领悟形体变化问题中的变与不变,体验解决形变而体积不变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例题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学关系的理解,寻找图形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本节课的难点是:审清题意,关键是让学生抓住图形问题中的不变量。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兰化三中是兰州市示范性中学,办学条件良好,教学质量在本地区属一流中学;学生多为兰化公司子弟,每个教学班达到70人左右;学习气氛浓厚,但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够整齐。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变胖了》。

我们先做两个小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1.把准备好的橡皮泥由“瘦长”形的圆柱体压缩成又“矮”又“胖”的圆柱体。

2.准备一个量桶(细长型)和一个烧杯(矮胖型),把量桶里的水倒入烧杯中(注:水中滴入红墨水加色)。

师: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的观察,你是否已经领悟出课题“我变胖了”的真实含义了?

生1:通过这两个实验我觉得“我变胖了”的真实含义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由细长的圆柱体变成了“矮胖”的圆柱体。如果反过来,也可以叫做“我变瘦了”。

生2:“我变胖了”实际上就是物体的变形问题,由一种形状变成了另一种形状,比如把橡皮泥由圆柱体也可以捏成正方体等。

师:他们回答得棒极了!那么在这两个实验中,圆柱由“瘦”变“胖”的过程中,圆柱的哪些量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不变的量?请小组同学讨论后回答。

生:我组同学一致认为,在圆柱的形状由“瘦”变“胖”的过程中,圆柱的半径、高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始终不变。

师:回答得很好,如果要你说出这个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应该是什么呢?

板书:变化前的体积=变化后的体积。

变化前的质量=变化后的质量。

(二)新课

师:非常好。我这儿有一个问题,需请大家帮助解决。(出示投影1)

有一位工人师傅要锻造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可他手边只有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体,这位师傅想知道将这个“瘦长”形圆柱锻压成“矮胖”形圆柱,高成了多少?

生:这个问题就和刚才做的实验一样,其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即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可列方程解决。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生:底面积×高,即π×半径2×高

师:如何表示锻压前后的体积呢?请想好后请填写下面的表格。(投影显示)如果设锻压后的高为x厘米,则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把一些常见的问题展示给学生纠正,师生共析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本题解答过程。)(投影展示学生解答过程)

解:设锻压后圆柱的高为x厘米,根据题意,得

π×52×36=π×102×x。

解得 x=9。

答:高变成了9厘米。

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出示投影2)。

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

(2)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与(1)中所围成的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何变化?

(3)使得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围成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面积与(2)中相比有何变化?

学生分组活动:

(1)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细铁丝动手折一个长方形,并在仔细阅题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其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如何列方程来解决。

(2)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争论并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在围合过程中虽然在变化,但其周长并没有变,由此建立等量关系:2(长+宽)=周长。

(3)由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本题的三个小问题,最后相互讨论,或通过小组列表格演算,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变化情况,大胆猜想得出结论。

(4)请小组代表汇报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解:(1)设此时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它的长为(x+1.4)米。根据题意,得

[x+(x+1.4)]×2=10,

2x=5-1.4,

x=1.8,

x+1.4=1.8+1.4=3.2。

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3.2米、1.8米。

(2)设此时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它的长为(x+0.8)米,根据题意,得

[x+(x+0.8)]×2=10,

2x=5-0.8,

2x=4.2,

x=2.1,

x+0.8=2.1+0.8=2.9.

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9米、2.1米。

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2.1×2.9=6.09(米2),

而(1)中长方形的面积为3.2×1.8=5.76(米2),

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比(1)中的面积增大6.09-5.76=0.33(米2)。

(3)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米,由题意,得

4x=10,

x=2.5。

正方形的边长为2.5米,所围成的面积为2.5×2.5=6.25(米2),比(2)中面积增大6.25-6.09=0.16(米2)。

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什么,从中你有何收获和体验?(充分展露学生的大胆猜想和创新想法)

师生共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在改变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同时,长方形的周长不变,始终是铁丝的长度(10米),由此便可建立等量关系;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长方形的周长不变,但改变长方形的长和宽时,长方形的面积却在发生变化,而且大家发现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至于围成正方形的时候面积是不是达到最大,同学们不妨课后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由学生发言总结)。

(四)课堂练习

1.略。(课本第165页)

(本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根据题意,得

2(x+10)=10×4+6×2。

解得x=16。

答: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为16厘米,宽为10厘米。

2.借助烧杯、量筒、正方体盒子等,教师可通过演示操作过程及提供必要的条件,由学生编题(注:本练习仅做为提问式口答练习,只需正确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参考练习题:

(1)将一个直径为40毫米、高为300毫米的圆柱体量桶装满水,再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为90毫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则杯中水的高为多少?

(2)将上题圆柱体玻璃杯换成一个底面积为60×60毫米2、高为80毫米的正方体盒子,水能全部倒入盒中吗?若不能,当盒中装满水时,量桶中的水下降了多少毫米?

(3)在底面直径为90毫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部分水,再将一个底面半径为15毫米、高为10毫米的盒子全部沉入水中,圆柱体玻璃杯水位上升多少毫米?

(五)课后作业

习题5.7。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标题新颖有趣,所以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积极主动,总体教学效果良好。但由于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较多,使得教学时间不能很好把握,导致课堂练习时间紧张,今后应予以改进。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引入新颖自然,从破题入手,通过两个实验(实验1为固态物体变化,实验2为液态物体变化),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发现了在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时的不变量,从而为列方程找等量关系做了铺垫。例1中设计的表格发给每个小组,为增强小组讨论结果的展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例2则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将长为10米的铁丝分别取不同的长宽时面积发生的变化,填到表格内,为结论的得出起到了辅助作用。另外,课堂练习1的设计能紧扣主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作用;课堂练习2则通过观察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编写应用题,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