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摆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及其图形之间相互变换的内在联系;

(2)在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数学意识。

2.数学思考

(1)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2)通过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与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自觉体会某些平面图形性质及其位置关系,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4.情感与态度

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组内的数学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历史和艺术欣赏能力。

重点:对于拼成的图形,不仅能说明含义,而且能找出图案中的角及线段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探索七巧板的制作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试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7节,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综合应用。旨在通过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摆等活动,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因此,本节课是对全章内容的一次总结与归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图形,直观的图形是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界及社会的绝妙工具。基于此认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主要是想通过制作七巧板、鼓励学生探索七巧板及其他图形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进而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在剪拼七巧板等活动中,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此外,在小组的交流与评价中,体会不同图形的绝妙,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学生来自城市,学校里配有两个微机教室,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班,学生具备一定的微机操作基础,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较熟练的借助因特网查询材料。在设计本课时,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如:powerpoint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使用课件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从而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数学的探究中来。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活动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查询有关七巧板的材料,并在组内交流。学生查询的资料有:七巧板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认识外国的七巧板,七巧板拼图欣赏、七巧板的作用、对七巧板的改进、再创造等等。

(此活动的目的充分利用网络,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一部分知识放给学生自学,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活动2组内成员合作完成一份powerpoint演示文稿,准备全班交流。

(此活动的目的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组织、表达的机会,并锻炼学生把查询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

活动1请小组代表将完成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并简要说明。

(此活动的目的结合课前预习,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并在此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回顾知识

活动2引导学生观察以方格纸为背景的七巧板,寻找七巧板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

(1)图中有几组相等的线段?你是怎样得到的?

(2)图中有几个锐角?钝角?直角?

(3)图中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有几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4)一个正方形被线段分割成几块?它们是什么图形?

(此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过的线段、平行线、垂线、锐角、直角、钝角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丰富他们的数学意识,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活动3学生自己探索七巧板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研究,制作出自己的七巧板并相互交流,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学生总结的制作方法有中点、平行、垂直、折纸等。

(此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拼图游戏

活动4学生尝试自己拼图,探索一些规律,然后允许他们自由进行讨论,看看能否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希望他们能互帮互助,最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此活动的目的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

活动5依图成形――自选图形模板,然后根据模板拼图。

课件中提供了包含人物、动物、生活用品、几何图形、字母等60多幅难易程度不同的图片,学生在课件中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爱好,自由选择图形,借助鼠标操作,进行拼图游戏。

(此活动的目的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体验。)

活动6见影排形――按照老师指定图形的形状来拼出图形。

学生用剪刀把自己七巧板中的七块几何图形剪下来,然后脱离开具体图形,凭生活经验,发挥想像力,拼出一艘船的图形,并赋予其具体含义,先在组内与同学交流,再选出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此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与组内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赋予图案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7自创图形――学生用七巧板自由创作图形并说明含义。

利用上述的七块图板,自由创作、上台展示,向老师和同学说明所拼图形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指出图形中至少两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并指出它们是多少度?

(此活动的目的给学生一个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4.交流体会,总结提高

活动8请同学谈谈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有什么收获,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将体会与感想以及后续创作的作品放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此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见解,并能从中学会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课外拓展

活动1在课堂创作基础上,将组内的图案组合一起,看看能否组成新的图案,能否编出数学小故事。

活动2将创作的图案进行再创造,添加场景,构成一幅意义完整的画面。

活动3对七巧板进行再创造,制作出其他形式的拼图,并尝试着拼出图案。

(此活动的目的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活动,学生可以任选其一完成,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符合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同时是想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明白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有:

1.扩大信息量

学生通过网上浏览,获取了大量有关七巧板的信息,如“七巧板的来源”“七巧板的制作方法”“七巧板的玩法”“认识外国的七巧板”“七巧板的作品欣赏”等等。网上的资料丰富多彩,学生兴趣盎然,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取了非常多的信息。这是任何传统教学所难达到的。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整堂课中,我都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获取信息”部分,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网上有关七巧板的内容,自己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浏览完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互相补充知识。在拼图的过程中,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是不同的,在设计课件时把许多图形分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觉调节好各个环节的学习时间,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之一。在“获取信息”部分,小组成员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电子作品。在拼七巧板的各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先自己拼,探索一些规律,然后允许他们自由进行讨论,并希望他们能互帮互助。自由创作图形时,组内互相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品。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生用七巧板自由创作图形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我鼓励学生用七巧板任意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在后续创作中可以添加其他素材,使它成为一幅意义完整的画。在这样的电脑网络课程中,激发出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5.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现代的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科间的整合。我也作了一些尝试。

课前要求学生把资料整理,提交电子作品,提高了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了解到七巧板历史渊源,培养民族自豪感;自由创作图形并说明深刻含义,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课后作业“勾画完整意义的图案”,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意境,要添加一些图片,要讲究整幅画的色彩美,需要一定的美术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1.课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虽制定了学习任务与分工表,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性不高,依赖别人完成。

2.由于课件是在2001年设计制作的,那时课改刚刚起步,对教改的精神缺乏深刻认识和实践体会。如今我想可以把课件制作成网络课件,由师生共同完成。既便于学生在家学习,又可以在课堂使用,而且可以利用网络提交作品,进行交流。只可惜当我想到这个办法时,我已上完课了,只好记录下来,用于后续学习。

〖案例点评〗

此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特点,进一步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质。在整堂课中,教师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能够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本节课80%左右的内容,这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采纳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授课的过程中,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是不同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觉调节好各个环节的学习时间,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改思想。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想像空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创新意识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