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三单元》单元达纲检测(A级)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第三单元》单元达纲检测(A级)

【巩固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二)文言文阅读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1、解释加粗的字。

⑴吴中士人家藏其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满”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口瓜州一水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何时照我还?”“我还”的地方是()。

A、瓜州B、京口C、钟山D、江南

4、“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人为何不用“到”“过”“入”而用“绿”字呢?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②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四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描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②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是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③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④小时候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灭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第①段主要介绍的是高邮咸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话中“吱”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的故事。它和本文主体有关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②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③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①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本文写的是传奇人物“刷子李”,第①段似乎与全文无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②段中极力写“刷子李”手艺之高,这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第③段通过写人们的反应来写“刷子李”之奇,这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

4、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自然界万物常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请你根据平日观察,展开丰富的联想,写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

题目 ________________赞(赋)

要求:1、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联想合理。

3、不少于600字。

【例文】

桉树赋

曾有情

傍晚,沐浴着清新凉爽的晚风,我漫步在家乡的小路上。家乡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明丽,那样的令人陶醉。而这时,使我惊叹的,不是那温和柔美的小河,不是那粗犷豪迈的青山;不是地里绿油油的庄稼,也不是那清新婉转的鸟鸣。牵动我情怀的,是家乡那田间地角边一蓬蓬高大的桉树。

桉树,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能够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它不怕土地贫瘠,不怕营养不足,不怕环境艰苦。不管条件怎样,它都没有枯萎,没有憔悴,没有腐朽。相反,它振奋精神,摄取土壤中点点滴滴的养分,把它们化为生命的汁液,无所畏惧地屹立着,成长着,艰苦奋斗是它传统的美德!

桉树,沐浴着清晨柔和明丽的阳光,蓬勃向上,撑起高高的天空,它从不向小草、野花炫耀自己已有的成绩,却热情好客,欢迎鸟儿在自己枝头作客,聘请蝉儿在晨光中清唱。谦逊是它高尚的情操!

桉树,成年葱葱绿绿,为绿化家乡环境呕心沥血。风摇不动它,只把它磨砺得铁骨铮铮;雨浇不倒它,只是给它充足的养分。不管是春寒料峭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也不管是山风萧瑟的秋日,还是冷酷无情的隆冬,它都倔强挺立,与狂风争鸣,与雷电较量。冰霜雨雪,把它的筋骨雕琢得坚如钢铁。刚毅是它固有的性格!

桉树,要求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却甚多。它牢固地深深扎根于大地,既不需要谁来灌溉,也不需要谁来施肥,更不需要谁来赞美。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会挺身而出,做房梁,兴建如花似锦的家园;粉身碎骨,做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自我牺牲是它天然的品德!

望着眼前这伟大的生活强者,这极普通的桉树,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普通劳动者,他们在穷乡僻壤、荒山大河上,经历种种坎坷曲折,而仍爱恋着脚下的土地,默默无闻地、任劳任怨地创造财富。他们生活艰苦却很乐观。他们战斗在生活的最基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向别人叫一声苦,一声累!人们赞颂某项伟大的劳动成果,也许忘记了他们这些毫不起眼的无名英雄,然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名利得失,仍然顽强地拼搏、奋斗、开拓,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厦,不正因为有了他们,才坚若磐石吗?

桉树实在是家乡极不普通的一种树!我要高声赞美桉村!

〖简评〗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带着深厚的感情,歌颂了家乡桉村的多种高尚品质,赞美了家乡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提高能力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枭①逢鸠。鸠曰:“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鸣,东徙,犹子之声。”

注释:①枭(xiāo),猫头鹰。

1、选文的体裁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字。

⑴子:________________⑵安:________________

⑶恶:________________⑷更: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选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09年。

盖茨街是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条小街。街上既无人行道又无路灯,而且环境脏乱,显得特别长。

春天到了,靠近盖茨街的小学开学了。许多小姑娘都穿得漂漂亮亮地来上学,惟独来自盖茨街的小女孩依然穿着冬天的旧衣裳,那大概是她仅有的一件衣裳。

她的老师瞧着她,叹着气,心想:这孩子爱学习,有礼貌,挺可爱的,就是不爱换洗衣服。于是,放学时老师对她说:“你这件衣服该洗换一下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又旧又脏的衣服来上学。

“她妈妈不可能不爱她呀!会不会是有什么困难?”老师自语道。于是,老师到服装店给小姑娘挑选了一件新的春装,那是一条图案别致、颜色鲜亮的天蓝色的连衣裙!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这份美好的礼物,高兴得心花怒放!她捧着装有裙子的礼盒,飞快地跑回家去。转天,小姑娘穿着崭新的蓝裙子来上学。她的小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梳理得光光亮亮,显得特别有精神。她告诉老师,爸爸妈妈看见她穿上新裙子都惊呆了。

爸爸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女儿这样可爱。晚上,当全家人坐下来吃饭的时候,爸爸见饭桌上罕见地铺上桌布,高兴地说:“咱们家开始讲卫生了!”妈妈说:“可不是么!要是家里不干净,和我们这么漂亮的女儿怎么相称呢?!”饭后,妈妈立刻开始刷洗发黑的地板,爸爸去院里修补破损的栅栏。全家人一齐动手,几天后,昔日破旧肮脏的小院面貌一新。[小女孩家的变化引起了众多邻居的注意。]盖茨街的居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打扫卫生,粉刷房屋,投入到多年来第一次整治家园的劳动之中。

一天,教堂的牧师路过盖茨街,看到人们在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的艰苦条件下打扫卫生,建设家园,深受感动。在他的呼吁下,几个月之后,有关方面给盖茨街修了便道,安了路灯,装上了自来水。

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那条蓝裙子仅仅半年的时间,盖茨街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变干净了,而且风气也变了,人们互相尊重,友爱相处,乐于助人。牧师把这个奇迹①告诉给他见到的每一个人。其它城市的人们闻风而动,以实际行动学习盖茨街的精神。从1913年开始,美国成千上万个城镇的居民加入到清扫街区,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谁能想到,出现这个奇迹②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一位教师给一个小女孩送了一条蓝裙子呢!

1、如果以贯穿故事的线索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应为: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奇迹”各指的是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老师送给小姑娘蓝裙子这件事,盖茨街是否会发生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①住校的女儿要放暑假了,被要拿回家拆洗。运输的任务当然归我这个做父亲的了。

②女儿上午听期末考试讲评,十一点以后才能结束。到校后,我便在学校里随便走走消磨时光。

③坐了一会儿,只见一位和我差不多年龄的男子匆匆走来。他的白头发比我还多,身体也比我发福。手里提着一个包,也比我的好不了多少。包里似乎没有其它东西,只有一个瓶口露在外面。我想和我一样,瓶里装的是他喝的饮料—不过也可能只是白开水或者茶水。他上了学生宿舍楼,一会儿又下来了,向一个人打听。那人可能告诉他学生都在教学楼里搞活动,他向教学楼的方向看了看,才似乎松了一口气,慢慢走到我所在的阴凉处。先是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什么,把包放在一块石头上,走到停放一大堆自行车的地方,找来找去,最后走进车堆里,艰难地把一辆小轱辘自行车搬出来。自行车锁着,他提着后座,推到阴凉下,然后到远处的堆放垃圾的地方拣了一大块破布,又进宿舍楼里的洗手间洗了洗,出来仔细地擦起自行车来。先是车把、大梁、后座,接着是车轱辘、车轴、链条,再接着是辐条、脚蹬子,最后连有些地方的包装纸也轻轻揭下来,把里面擦干净,又原封不动地包好。他每擦一个地方,就进楼去“投”一次抹布,每擦一会儿,就从包里取出瓶子喝几口饮料,饮料无色透明,我想八成是白开水。汗从他的额头流下来。当他低头擦车时,有汗珠掉在地上。我从背后看他,他脖子的肉褶里都是汗水。原来满是灰尘和污垢的自行车此刻然一新。他满意地左看看,右看看,眼里放出光彩。终于,我们的眼光相遇了。我问:“是孩子的车?”他说:“是女儿的车。”我笑笑。他问:“也来接孩子?”我说:“接女儿。”他也笑笑。我们的笑心照不宣。

④这时,教学楼那边一片喧闹,孩子们的活动结束了。一群少男少女从楼里走了出来。灿烂的阳光下,他们也是那么灿烂。我和他都站起来,向那边张望,在人群中寻找各自的女儿。

1、为文中的加粗字注音。

()轱辘()然一新()

2、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节中那位父亲“才似乎松了一口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第③节结尾“我们的笑心照不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美在何方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

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谈一个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让人目不暇接。你一定会对你游览过的地方产生独特的感受。请结合本单元学习,写一篇抒情散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3、不少于600字。

【例文】

小镇风情

张远春

沅陵,湘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依山傍水,坐落在沅水、酉水汇合处的北岸。小镇虽小,又不通铁路,却集灵秀于一身。修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龙兴寺,和曾经软禁过张学良将军的秀丽的凤凰山南北隔水相望,真可谓“龙凤”呈祥。笏山叠翠、酉水拖蓝、鲸角晓钟、壶头夜月等驰名远近的内外“八景”,连名字听来也醉人。小镇上的人古朴厚道,生活得悠然自在,在这一处宁静的土地上休养生息。那沿河耸立的吊脚楼,那幽远深邃的小巷,那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无不呈现几分古朴,铭刻着小镇的沧桑变化。

小镇仅有沿山脚修建的一条主街贯穿东西,小巷却有如两把木梳,靠背相会,顺着南北方向,细细密密,挨挨挤挤,遍布全镇。小巷多用青石板铺成,两边古老的砖墙上爬满常青藤,一年四季蓬蓬勃勃,郁郁葱葱,微风一过,泛起层层绿浪,一直延伸到小巷深处。常有人过街穿巷,吆喝叫卖。那喊声是脆生生、颤悠悠的,总带着一股“辰河高腔”的高亢劲儿。远方归来的游子,喜欢徜徉街巷,走走停停,眷眷恋恋,在寻求那旧日的足迹,重温那儿时的酣梦。

每年入夏,小镇总要度过一段长长的雨季。有时候,雨下得特别大,潇潇洒洒,酣畅淋漓。大多数时候,小镇的雨很小,雨洒街巷,总是那么细细密密,缠缠绵绵,悠悠长长。街旁那一座座小木楼,在迷蒙的烟雨中穆立着,既像一句古老的格言,又像一位倩影初露的村姑。这时,天地万物都交融在一片雨海之中,宛如一幅宁静、恬淡的水墨画,镶嵌在湘西的莽莽群山之中。

小镇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风习。那“除夕守夜”时的龙灯舞,豪爽强悍的龙舟“下水”仪式,那嫁娶时高昂欢快的唢呐声,那神秘悲凉的“围鼓戏”唱丧事,以及道士故弄玄虚的超度,无不透出浓郁的“楚风”。不过,随着时代进步,一切都披上了开放的彩衣。

啊,小镇,你正在逐步褪去那古老的衣裙,换上具有时代色彩的新衣;你既保留了汉村苗寨的古朴,又在增添着省会、京城,乃至五湖四海的气息。

古朴而年轻的小镇啊,我爱你,你正向着美好的明天走去……

(有改动)

〖简评〗

作者用他那抒情优美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小镇的神奇与古朴:“龙凤呈祥”的人文景观,幽远深邃的街巷,沿街耸立的吊脚楼,伸向巷子深处的青石板路,爬满青藤的古老砖墙……这样的小镇,你难道不愿一睹它的风采吗?

本文语言优美,宛如一幅水墨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季醉人的绿浪,缠缠绵绵的雨……这种特写镜头真是太让人心驰神往了。

【参考答案】

【巩固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

1、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溪头卧剥莲蓬

(二)

1、⑴草:初稿⑵旋:不久

2、京口和瓜州只有一水相隔

3、C

4、“到、过、入”表明春天已经来临。只有“绿”既包含“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有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实感和美感。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场面。

2、不能。因为“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有“多”才能显得准确精当。

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在结构上起总领作用。

4、这样更能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二)

1、质细油多说明

2、为文章主体“端午的鸭蛋”预设了一个背景,作好铺垫。

3、不好。因为用了“吱”,绘声绘色,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从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4、有关。作者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答“无关”也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

1、本段描述了天津码头“优胜劣汰”的环境。

2、作者花费较多笔墨是为写“刷子李”预设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

3、正面(直接)侧面(间接)

4、这个句子句式为短句、对偶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三、写作

参见“例文”

【提高能力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一)

1、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2、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

3、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

1、寓言

2、⑴你⑵哪里⑶讨厌⑷改变

3、犯有错误的人只有彻底改正错误才是惟一正确的办法,舍此,别无它途。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一条蓝裙子

2、奇迹①:一条蓝裙子使盖茨街在半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奇迹②:美国千万个城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本文通过老师送给小姑娘一条蓝裙子进而改变美国成千上万个城镇的面貌一事,告诉我们,生活的奇迹可能就发生在出于爱心为他人而做的平凡的小事之后。

4、回答“是”或“否”都可以,关键在于要言之有理。

(二)

1、rù gū lu huàn

2、本文写两位父亲在学校的邂逅,侧重写其中一位父亲为女儿搬车擦车的过程。

3、知道女儿没走,放心了。

4、突出了父亲在大热天里汗流满面为女儿擦车的细致和辛苦,表现了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

5、两位父亲都是在为自己的女儿尽心尽力,所以彼此能相互理解,无须多言。

(三)

1、作者认为美在诗词中,美在生活的细节中。

2、“城市之美”是需要费点劲才能看出,不看整体印象,要遮掉四周的杂乱。

3、作者认为城市之美应从整体上来感受。这段文字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例:①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②采菊东篱下东晋陶渊明

5、“真正的觉悟”即“美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

6、如: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参见“例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