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

杨桦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 > 赤壁赋 >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

总体上讲,《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美初感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在审美初感阶段,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在这里,客体的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触(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并使主体迅速进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便情不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进而“扣舷而歌之”。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间使作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进入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了一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应当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所以我们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接下来的一小段,从写作角度讲,是审美体验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重要过渡。正当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时候,出现了“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这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我觉得似可商榷。既然是“依歌而和之”,不可能以悲调和乐音,其实是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善奏悲调的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赋予这种情绪以更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并且,由于移情作用,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了共感共振现象,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以至于箫声竞能感动潜蛟嫠妇!作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乐曲。

作者的思想感情何以会有此转变?它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吗?不,它是作者在对自然美审美观照进入第二阶段时自然发生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心理过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通过“客曰”的大段描写和叙述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因此我们不妨认为,从写作角度讲,第二段是“果”,第三段是“因”,是先果后因的写法。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赤壁赋》中的主客实为一人,是一种自问自答,都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但这一方式的运用,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行文的生动,更不是纯粹的为发议论而发议论,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赤壁赋》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美审美所达到的最高层次,是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由感情和理解参与,对宇宙人生不断穷究追问的结果,主客问答则是这种穷究追问的生动表现。同时,这种追问也可以说是由审美主体同宇宙本体的直接对话中完成的。“中国美学的‘兴’的感物起情,与移情说主体将生命灌注对象而情感化有某种相似之处;审美移情的主体生活在对象里,大有‘隋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味道”。这种特点表现在对自然美审美过程中,尤其鲜明。当主体情感被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他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勃勃有生气的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主客体之间的“心灵”交流由此可见。对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似亦应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在审美激情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二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兴阶段。这时主体的精神世界已突破了眼前实在物象的“视窗”,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时间上悠游至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窥四荒八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张开想像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动力,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然,首先是从眼前开始的 。经过二次接近联想,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 ,可谓浮想联翩,意象纷呈。但是这种审美想像受制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模式,后者为前者确定了方向。因之,作者并没有向无边的时空作无限制的神游,当他的“神”终于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眼前的现实和执著的自身时,他的审美活动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审美探求层次。在这一层次上,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初级形态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心思意向的满足。其特点是,“由主体到对象、深刻地挖掘隐含在形象内部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用这些意蕴内容来满足主体心灵的渴求、企盼、预见、推测”,获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快。作者把曹操的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体察、辨析,从而寻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进而萌发美感共鸣: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是报国无门的自我,同永恒的宇宙相比,都是渺小的。不过曹操是“伟大”的渺小,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只是沧海之一粟,更加微不足道了。“人生短促,天地永存”,这是苏轼在审美探求这一阶段的初步感悟。而这一人生感悟,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而不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只能加深其内心的焦渴:“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是主客观矛盾的惆怅,是“心”与“物”尚不能完全相契的苦闷,于是便有了第二小段的悲歌。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苏轼的终极审美体验,不是审美探求的最终结果,而只是一个

阶段而已。在这一阶段,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状态,一方面,是接近的,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是自然、宇宙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间离的,主体生命形式与对象形式尚存在某种不契合、不一致,这是“悲”产生的原因。然而,在审美探求中,正是这种“不一致”,成为推动审美活动向更高阶段深化的强大动力。“探求所诱发的是求异效应。即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数,推己及物,去挖掘审美对象深层的那种还不十分了解的意蕴内容。正是后者,成为美感运动中审美经验阶段向审美创造阶段转化的重要环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