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文学院 徐江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 > 游褒禅山记 > 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

也许。有中学老师会问,到底怎么把握事物的“表现性”,有没有更适用的操作方法。在前边我已经论及“表现性”的认识与观察者自身的“现实存在”直接相关。这种能力是不断积累、沉淀而成的,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这样讲《游褒禅山记》与出这道作文题,就是让学生接受这种训练。认清这些问题后,让我们再解这道作文题。

我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意象──初春,小草儿刚刚返青。近看一丛一丛小草儿叶茎时,几乎没有什么绿色,但远看大片草地,却是鹅黄新绿浸染,涌动着生命的激情。一个个微弱的单体,连在一起构成密集的群体,其单体弱微的属性融合在一起。也会显示出令人感到振奋的强势景象。难怪诗人发出“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慨叹。正是由于观察者从“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自然“表现”中。体察到了无数微弱单体的“合力效应”。他才能自觉地去书写这一奇妙的自然景观:反之,解读“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美妙的诗境,他同样也不会停留在自然现象的奇特上。而会有一种哲理性认识。

这就是“阅后设题写作法”,即解读者在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后要紧扣文本重点信息自设话题以写作实践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我为什么这样设计

以上三点内容就是我关于《游褒禅山记》课堂教学的新解读,下面我将在解释这些教学内容设想的过程中阐明它与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系:

1、“超越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

我向部分中学老师征求讲课意见的时候。有老师不无担心地说我的教学内容理性化太强,有些术语、概念高中学生听起来会有陌生感。恐怕他们理解不了,特别是第一个问题。

这些中学老师所说是有道理的。他们是了解实情的。但是,我还是坚持按我的教学设计讲课,因为我讲这次课的目的就是提醒语文界要加强语文课的理性解读。因为在我看来。目前语文教学效果普遍比较差。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家怕学生理解不了。怕影响高考,所以总是不敢超越现实。不管是学生素质好一点儿的学校,还是素质差一点儿的学校。老师都是在那里按传统路子教。学生按传统路子学。在“教什么”的思维上,人们显得很保守。

事实上。学生暂时不理解的东西不一定不需要教。比如说,在天津某中学我讲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按哲学方式解读这篇课文,我提出李乐薇为什么要以“小屋”为对象表达自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呢?“小屋”有什么特别的“物性”呢?

写“凉亭”、写“帐篷”可不可以?为什么把小屋建在“山脊”上?这与在“平地”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当时学生多感困惑,表示不理解。但这并不表明我的教学内容是“无效”的。因为不能要求一个听惯了“常规”教学内容不习惯思考的学生马上就能理解这种哲学式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亲近大自然”与小屋的“物性”两者内容的差异。但是语文界没有认识到。总听“亲近大自然”这样的低中国内容而不需思索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得很慢。前者,教师没有“我思”。学生得不到“我思”的熏陶。因为那些内容根本就没有思维性,或者说思维值很低。老师不讲学生本来就明白。老师应该讲学生不明白的东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听天津十三中学一位老师讲。某位外国朋友看到中国语文老师上课问学生时,学生都能很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外国朋友说,你们中学老师是否只讲学生已经明白的东西?这个现象难道不值得语文界深思吗?

所以。我还是讲我的“‘表现性’追问法”。讲“表现”、“表现性”这些概念。尽管学生初次听起来会很吃力。但是中学老师若能把我讲的内容“中学化”。学生听惯了,是不是对目前的现状有突破呢?从“表现”到“表现性”,这是很重要的思维过程。这是“面向事情本身”哲学理念在文本解读中的体现,是文本解读中“一切解读原则的原则”。这两个概念本来是我的写作理论体系中关于“观察训练”的内容,用在这里,就是从文章的生成规律来解读文章的内涵。它是一个普遍的法则,不仅适用于这一篇文章。这样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探索的道路。有的老师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有提出这两个关键词,或者说徐老师只是把我们的做法换个说法。请不要小看这两个关键词,也不要把它当作换了个说法。

更不是用“莫测高深”的概念“吓唬”人。因为这两个概念很简单嘛!意思也很容易理解。由于这两个关键词的提出,便可把我们平时“通过……表现了……”惯用的主题思想归纳方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具有了理性,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概念是思考的工具。没有概念就不能理性地思维。“理性教学”此之谓也。当然,运用这种解读思维方式。中学语文老师就面临着对现有解读话语的改造。

这就是专业理论的发展问题了。

2、“这样改编原文本想不到!”:

许多中学语文老师对我删掉原文本后边大段议论以“夫人生若探山也”一句代之。都表示想不到!这样处理是缘于我不满有些《教师教学用书》的“常规”讲解:认为文章以后边咱勺议论为重点。前略后详,“借事喻理”、“借景喻理”。很显然,“借”宇论颠倒了事物运动原则,违背了从“表现”到“表现性”的生成规律。这是不懂文学的典型表现。这个“借”字说,在中学语文界还是很有市场的。受这种思维的影响。一般语文老师很少对它提出怀疑。正是针对这种背景,我提出思考可能存在的其他合理的艺术处理方法。就是提倡一种具有高度批判意识的自我性解读。这种方法本身就是对学生独立精神素养的培养,启迪他大胆设问:也开阔了文章的境界,增加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处理,不但否定了《教师教学用书》重议轻叙的解读,而且还有这样的教育效果──王安石的作品也可以改动。并且可以改得也很好!这种富有自我性的解读意识就是“文本假设比较法”的核心。这是“我思”的一种体现。

这样做的意义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从文本潜在的可能性形成方式、过程乃至结果增加原文本解读思维元素,延伸阅读过程。

这对于开发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现实的语文文本解读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把它当成一个不可变动的绝对物。因为那都是名家写就的。名家的作品都是完美的,大家只是满足于对原文本的简单诠释和模仿,这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仅仅知道这样几篇文本的固定处理模式。而不知道变化。这种僵化的教学思维必须改变。语文课文本解读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解读意识。这样的解读教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分析、思考机会,不但避免了传统内容的单调和乏味。而且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