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语文的文本解读

张银

首先是要认识文本承载的兰重意义。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或者说叫主观意义,即作者试图通过文本要表达的意义。这层意义是阅读要把握的基本意义,即尽可能准确地弄清楚作者试图要表达的思想。但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绝不是全部。传统的阅读教学,以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意义为全部任务,以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评价理解准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即和作者的意图一致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是对阅读教学任务矮化窄化。一个特定的文本,一旦作为一个自足的存在,它就不再受作者思想的绝对约束,它会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它特定的意义,这就是文本的客观意义或文本的社会意义(第二种意义)。文本的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虽然可以用阅读学中的“所指”和“能指”来对应,但又不是那么一个简单的关系。我们之所以又称之为社会意义,就是它不是某一个具体人所赋予的意义,而是在大跨度的时间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成语,比如“逃之夭夭”、“难兄难弟”、“鞭长莫及”等等。名著的主题解读也是如此。《红楼梦》的主题有着丰富的指向,除了不同读者的不同立场和不同解读角度之外,社会也是解读的一个重要参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也是如此。作者的意图就是要讽刺骑士文学,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却赋予它不同的主题。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文化因素。我们很多古诗名句,使用时常常会承载着许多与作者原意风马牛不相及的新的意义(不包括作为修辞的个别语境的特殊应用)。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表达的是兄弟之情,思念之情,现在人们绝大多数不再用表达兄弟情谊,也不一定是表达思念,而常常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三是读者的个性意义,也叫读者意义。这也是一种主观意义,但这个主观的主体和第一层意义的主体是相反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共同指向基础上的不同解读。比如林黛玉很美,但到底怎么美,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理解:假如让所有读者画出林黛玉的肖像,是十有八九不同的。另一个是理解的指向本身就不同。比如对王熙凤的理解,有人以为能干,有人以为弄权。同样是周朴园对鲁侍萍说的一句“你别以为我的心就死了”,有人以为这全是虚伪的骗人鬼话,有人以为这里面包含着几分真情。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当然,这样的三重意义,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更为典型,但不是说其他类型文本就绝对没有。

人们所提倡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包括创造性阅读,都是基于这样的阅读基本规律提出来的。当然,要我们对每一个文本的三重意义都认识得十分清楚,是苛求,甚至根本不可能:但对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这样的阅读规律,是不应该的,也是很可怕的。

其实,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中,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处理好三重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多元与一元、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过分强调文本理解的客观性或过分夸大读者个性理解的空间,都会扭曲阅读的正确行为,都会对阅读教学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而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也是十分困难的是对具体文本理解的把握。记得有一次听一位初中教师说课,教学的内容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的《诗人谈诗》。课文是诗人鲁藜的一首短诗《一个深度的记忆》,以及诗人曾卓对这首诗的解读文章。这位教师在谈教学设想时既十分关注诗歌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又强调了教师要有有效的引导和评价,防止学生完全脱离文本的随意误读。可以说,其教学思想是无懈可击的。但当请他说说就这首诗而言哪些个性化解读可以予以鼓励的时候,他的回答实在让我们震惊。他认为,这样一首写在抗日年代的诗歌,理解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可以,理解为“对友人的牵挂”可以,理解为“失恋的人对所爱的人的思念”也可以。多元解读的合理性,的确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倡导一种随意解读,否则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也都是有害的。

第三阶段:智慧阅读──借助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所谓智慧阅读,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术语,而是一种文学性、形象化的表达,是指在阅读中不能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结论,不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不依循通常的解读途径,而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文本。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的智慧解读是立足于阅读教学进行的,其解读的新颖、独特和个性化也只是相对的。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追求智慧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能够智慧地解读课文。

1、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

人们常说:经典常读常新。这里的新,主要指对经典的新的理解。前面我们在立体阅读中说过,同一篇文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阅读,而获得不同的理解。鲁迅关于《红楼梦》的一段精辟的话是大家都熟悉的。那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所作的解读。而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同一作品,也会获得不同的理解。对莫泊桑《项链》的解读,多年来我们都定位在小说通过玛蒂尔德这个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强烈的虚荣心:后来我们从命运和人物的角度去解读它,又获得了偶然的小事能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这样的认识:现在我们从妇女地位、女性心理的角度去解读这部作品,则又是一个新的视角。鲁迅先生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其主题我们一直理解为揭露反动政府镇压学生的罪行,歌颂青年学生为国家牺牲的精神。在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时,我从教材专题的内涵“直面人生”出发,换一个角度解读这篇杂文,把文章的主旨定位在歌颂刘和珍这样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的精神,使教学思路和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是:

⑴ 根据文章叙事内容,概括刘和珍的特点:

⑵ 理解作者对刘和珍的感情,认识她的猛士精神:

⑶ 了解段祺瑞执政府的嘴脸,理解文章交代背景对写刘和珍的作用。

整个教学就以刘和珍的猛士形象为中心,完全跳出了以前的教学思路和阅读视角。我不敢说这样的解读和这样的教学非常成功,但可以说明很熟悉的经典篇目也可以换一个解读的视角。一位教师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抓住两个主要人物的初会去推演他们的“必然爱,必然悲”的结局,也许从红学的角度看算不得新鲜甚至也算不得合理,但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也是一个新视角的解读。作为一个中学教师,由于学力和时间的局限有时候要换一个绝对的新角度解读作品或许会力不能及,这时就可以借助他人的尤其是一些名家的解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借助他人的视角来形成自己的新解读。如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常常对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经典篇目提出新的解读,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