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论《红楼梦》的三种思想意识

李惠明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论《红楼梦》的三种思想意识

当然,谁都承认,笼罩《红楼梦》整部小说的思想氛围不是快乐的轻歌曼舞,也不是美好的轻松自如,而恰恰是这一切的消逝和泯灭。但是如果仅仅认为《红楼梦》当中的美好和快乐只是为了表现一种对败亡的渲染,只是一种悲伤的衬托和映照,而并不具备美好和快乐的本体意味的话,那将是对大观园世界区域的一种严重误解。曹雪芹写大观园世界的美好和快乐固然有他对悲伤的反面映证的用意,造成了一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与“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衰的两极反差,由此,悲剧感沛然而生。但是无可否定,这种美好和快乐还有它正面的本体意义,即曹雪芹对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肯定。在作者的信念中,这个理想世界作为批判、否定方面的对立物而存在,表达了作者民主主义的思想渴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和善相处的渴望和追求。

当然,理想无法违反现实。小说中的大观园世界区域不可能脱离开封建社会的现实环境而成为一种真正的世外桃源。大观园内的世界区域不时受到外在世界的冲击,由此而使这个世界变得极其悲惨不幸,终于成为一个埋葬无数纯洁灵魂的“葬花冢”。即便如此,存在于信念中的属于理想意义上的快乐和美好是永远不会被掩埋的。

2、悲观宿命意识的表现曹雪芹从对大观园外的世界区域的批判、否定出发,也即对整个封建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批判、否定出发,肯定了大观园内世界区域的合理生活。但是这种被肯定的所谓理想生活在彼时彼地社会现实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从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我们看到纯洁美丽的大观园常常受到它外在世界区域各种卑劣龌龊氛围的影响和浸染。尽管作者主观上力图想开辟一个理想的现实世界与丑恶的现实世界进行抗衡,并力图在美与丑、善与恶、洁与污、清与浊、情与淫等的对比映照中勾画出自己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但是这种主观终究无法改变现实生活对理想的实现所提供的历史的可能性。我们看到,只要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之辈稍稍对这个女儿世界感到不如意的时候,大观园内世界便会遭受无法抵抗的灾害。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已经有贾家内部的“抄检大观园”。它把这个纯洁的世界玷污了。晴雯、司棋等人的屈死,龄官等人的被逐,加上在这之前薛宝钗的搬出,这一切都使整个大观园世界为之暗然失色。贾宝玉的心灵和感情受到极为沉重的打击。按照曹雪芹的原意,将还有第二次抄检大观园,那是由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所为。这第二次抄检终于使大观园内的世界区域败亡殆尽。所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在现实的铁拳的捶击下,它顿时立刻便化为齑粉。面对这种惨痛的现实,曹雪芹自然无法作出清晰、科学的分析认识。限于时代和阶级束缚,他只能寻找一种毫无现实意义而又最易解释现实生活的理性观念作为苦难的遁词。这个遁词便是小说中表现得十分浓烈的悲观宿命意识,它建筑在以太虚幻境、青埂峰为标志的扑朔迷离的超验世界区域之上。作者把一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之成因都推诿给这个世界。由于这种推诿是出于一种违背作者本性的无可奈何,因之它的悲观宿命意识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哀婉欲绝。

任何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人将都面临这样一些颇为棘手的概念:太虚幻境、青埂峰、石头历劫尘世、还泪故事、来无踪去无影的一僧一道,等等,等等。这些概念的集合及其在小说中起到的穿梭作用和归结意义,便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个隐隐约约的超验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某种信念。讨论《红楼梦》的思想意识是无法回避这个归结为空冥玄虚的超验世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悲观宿命意识的。

如何理解这个虚构的超验世界呢?多少年来,许多研究者们都只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理解它,或者只是从作者试图掩盖什么真实意图的角度去猜测它的某种隐义。我个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不够完整的。《红楼梦》作为一部形象性明确、艺术性高超的小说并不是存在什么深层的隐义和密码之类,小说中那些朦朦胧胧、隐隐约约、非体验的情节意蕴正是作者悲观宿命意识的表现。当然这种超验世界的构成同时也包含有表现形式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着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思想──天命观念。这种天命观念承认人世间的吵吵闹闹、纷纷扰扰的全部根源都是上天在冥冥之中预先注定了的。《水浒传》把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历史性斗争理解成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等上天星宿魔妖诈乱尘世,以解先天的旧仇宿缘;《说岳全传》把岳飞、秦桧、金兀术之间的民族斗争同样理解为鹏鸟精与蛟精与赤须龙之间的先世怨仇;《封神演义》则把周文王时代诸侯争伐的政治斗争说成是天上道教与截教较量法道的嬉戏打闹;《西游记》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何等感动凡人,但这一切灾难都是佛祖事先故意安排的,《西游记》展示的伟大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只是佛祖个人随意玩耍取闹的对象而已。这种小说立意上的天命观念有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意义:作为传统的形式,它起到了统摄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作为内容,它又是“天命”这种传统思想意识的反映,就是说,这种“天命”观念在抈‘国古代小说创作中既是积淀了历史内容的形式,又是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历史内容。无可否认《红楼梦》所构造的超验世界同样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作为积淀了历史内容的形式,它起到统摄笼罩全文的作用,体现出一种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条理清晰、结构严密的传统美学风格。第一回关于《红楼梦》故事和宝黛爱情故事的由来;第五回把小说中主要人物故事、命运结局都用梦幻的方法在开头预演,都是这种传统美学风格的证明。而作为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历史内容,它恰恰又是作者悲观宿命意识的反映。这是在“色空”观念影响下,作者试图用神秘主义来解释充满现实血泪的人生悲剧。虽然《红楼梦》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历代小说中平庸的“天命”观念,但是《红楼梦》所构造的超验世界与在先小说假托“天命”有重大区别。《红楼梦》的超验世界蕴含了作者极为丰富的人生意识,它是作者人生观的归宿点;而在先的小说恰恰缺少这种人生观念,它们只是把“看破红尘”观念性地奉献给虚无飘渺的世界而已。更重要的是显露在《红楼梦》当中的作者人生观是极其矛盾芜杂的。作为建筑在对超验世界信念上的先验人生观,它带有一种浓重的悲观宿命意识;而作为建筑在大观园内世界区域的理想人生观,它又是积极向上的。前者导致在《红楼梦》当中出现了“好了歌”及其注,出现了梦幻离奇的“真假”意境,出现了神秘莫测一僧一道,出现了虚无飘渺的太虚幻境;而后者则以极其强烈的“情痴”观念精心修缮着大观园内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可以说《红楼梦》终持保持了对人生自信自爱的积极态度并用它与悲观宿命意识相抗衡。超验世界的存在与信念无法淹没作者人生观念的另外一半,即对人生的渴求和挚爱、矛盾吗?确实,几乎矛盾到令人无法置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