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评卷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 > 第一单元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评卷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测评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敛裾(jū) 梵婀玲(ē) 房檩(lǐn) 蓊蓊郁郁(wěnɡ)

B.颓废(téi) 普陀山(tuó) 隽永(jùn) 数以万计(shù)

C.譬如(pì) 椽子(chuán) 朝荣(zhāo) 浑浑沌沌(hún)

D.歧韵(qí) 细腻(xì) 鲈鱼(lú) 千里迢迢(tiáo)

提示:B项中“颓废”的“颓”应读“tuí”;“隽永”的“隽”应读“juàn”。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幽壁 婉然 抱复 淋漓尽致 B.寂寞 玲珑 缥渺 失魂落破

C.朦胧 倔强 谛听 俯仰天地 D.隽永 宿命 柔合 卒然去世

提示:A项中“壁”应为“僻”,“婉”应为“宛”,“复”应为“负”;B项中“渺”应为“缈”,“破”应为“魄”;D项中“柔”应为“糅合”,“卒”应为“猝”。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此时此刻,我不由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在大学______________里的岁月。

(2)亲切的称呼、简单的对话,______________了受压抑者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3)足联主席布拉特说:“关于国际足联在比赛中蓄意______________韩国的一切指控都是没有依据的。”

A.度过 沟通 偏袒 B.渡过 沟通 偏袒

C.度过 连通 偏向 D.渡过 连通 偏向

提示:“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也可引申为“渡过难关”。“沟通”是使双方能够通连,如“沟通两国文化”。“连通”是指接连而又相通。“偏袒”是指袒护双方中的一方。“偏向”是指不正确的倾向或无原则的支持袒护一方。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提示:A项,“前仰后合”是写人的笑容状;B项,“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或文章有力或深刻;D项,“诚惶诚恐”是惶恐不安或惊惶失措之意。

答案:C

5.选出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他的优秀散文有《春》《荷塘月色》《绿》《背影》等。

B.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其小说代表作是《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薄奠》等。

C.法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被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是当代西方被广泛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

D.现代散文作家陆蠡的《囚绿记》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提示:C项,《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为美国作家,不是法国作家。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我们一直低着头找水桶,三转两转调了向,完全辨不清方向了。

B.实验证明: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神农、黄帝、尧、舜都是夏朝以前传说中的先王圣君。

D.这场乒乓球赛,我的技术发挥得比较好,终于输了他。

提示:B项句式杂糅,应为“一个水分子由……构成”或“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C项语序不当,应为“传说中夏朝以前的”。D项搭配不当,应为“终于战胜了他”。

答案:A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______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7.解释画线的部分在文中的含义。(8分)

(1)“平常的自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世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的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比喻性内涵的理解。分析时要注意把握其喻义,弄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1)为环境和精神困扰而又整天忙碌的自己。(2)没有了烦恼的境界。(3)思想可以自由驰骋的人。(4)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8.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______________,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提示:注意“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参考答案:光和影的组合 光和影内在的和谐美

9.“这是独处的妙处”中的“妙处”是指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提示:根据“这”的指代关系即可答出。

参考答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4分)

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的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冻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腿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哈着气,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条像丝一样细的腿。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身又走回去,又来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道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静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儿,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荡漾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呵人……”我默默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

10.分析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6分)

(1)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

(2)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

提示:注意它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体现的,结合上下文即可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1)由惊叹白蝴蝶的美丽而生怜爱之情。

(2)由怜悯白蝴蝶的不幸而生救助之心。

11.文中描写的景物富于变化,是怎样变化的?联系全文,说说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提示:注意找出前后不同的词语,来探求其作用。

参考答案:由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到雨过天晴,万物复苏;景物的变化暗示白蝴蝶命运的变化,衬托出白蝴蝶的执著勇敢,深化了主题。(意思对即可。)

12.对这篇短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对早春冷雨后白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B.作者描写“我”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C.第3段问:白蝴蝶要飞到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

D.本文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

E.本文语言优美,托物言志,“白蝴蝶”是在逆境中不畏艰险,不乞求施舍的勇士的化身。

提示:B项,“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有误。D项,“激越、壮美”不符合本文风格。E项,“托物言志”有误。

答案:A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4分)

送 春

宗 璞

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属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秋。只是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人迹罕至,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小块颜色很浅,似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了一些小亮点;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连成一片。这条路我也不是常走的,但每到春天总要多来几回,看看这些小友。

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各芳邻门前都有特色,有人从荷兰带回郁金香,有人从近处花圃移来各色花草。这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侍弄园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大块花毡,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在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似在含笑望着它们。

“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却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便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各种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是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我知道,春归去了。

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海风愁,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我始终不知荼靡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兆征。

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选自《铁箫人语》)

13.这篇散文中,开头说燕园野花二月兰“声势最为浩大”。在第1段中作者是怎样从两方面具体描写这种声势的?(4分)

13—14.提示:应从形态、颜色、动态写二月兰,回答时应从描写景或物的方法的角度去阅读原文,并思考如何摘录组合相关语句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13.第一,是写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第二,是探头探脑地出现、占据、熏染、起伏、滚动、涂抹的动态。

14.“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这里突出了二月兰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3分)

答案:平凡。二月兰是明媚春天的使者(或“象征”)。或“明媚的春光,少不了二月兰”。

15.“这花开得好放肆!”请从色彩、行为、性格三方面说说作者这样说的依据。(3分)

提示:作者的这种明贬实褒的话语实际是过渡句,明确这一点,从上两段和这句所在段中进行摘录,就可作出正确回答。

参考答案:色彩上是深深浅浅连成一片;行为上是充分发展自己;性格上是尽情抛洒春光,受不了规矩。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在文中意味深长地表明,自己的整个一生的经历,是与二月兰相伴而行的。

B.二月兰与兰花完全没有关系,并不攀兰花的高枝,悄悄地来,悄悄地落,只是尽情地点缀风光,这是一种崇高心灵的独白。

C.二月兰送春归去,与毛泽东歌咏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梅花送春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D.本文引用“开到荼靡花事了”的诗句,与作者两次病中所见的二月兰相印证,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坦荡豁达的胸襟。

E.本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从二月兰身上仿佛看到作者的身影。

提示:A项错在“整个一生的经历,是与二月兰相伴而行的”。文中第2段有“只是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C项错在“送春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二月兰送春的方式是:“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是多么忠心、执著的精神。而梅花是待到所有的花开得正热闹时,它却落了,但却在花丛中欢笑。这是一种送春的献身精神。

答案:AC

三、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3分)

17.根据下面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提示:注意比喻+对比的修辞形式。在内容上要有相对性。

答案示例: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案: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短缺)

1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提示:此题考查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注意句子内容要有积极性,或告诫,或批判,或号召;形式要对偶,句子结构一致。

答案示例:①毒品远离靠大家,幸福走进你我他。②消除毒品大危害,珍视生命莫等闲。 ③食毒品像吃毒药,害自己也害家人。

四、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几千年的“嫦娥奔月”到今天人类成功的踏上月球,这是时间距离;从寒冷南极到冰封北极,这是空间距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距离飘下的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距离留下的梦;“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是楚河汉界遗下的魂……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距离打交道,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自拟题目;⑥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距离”这一话题的内容其实是很广泛的。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时间上的推移,会造成人们个体的距离;因空间上的阻隔,会形成地理上的距离;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会产生心灵上的距离;因人们各自认知水平的不同,会造成对事物看法上的距离;因网络的实现,会改变了某些距离。因为有了距离,于是便有了音阶、对比和造型等艺术;因为有了距离,所以才有了精彩拼搏的过程;因为有了距离,于是就有了朦胧美。距离使得领先者不敢懈怠,使平庸者坐立不安,使落伍者奋起直追。远距离是一种思念,近距离是一种负担,不远不近的距离才是恰到好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