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练习5 教案 (共3课时)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 练习5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练习5 教案 (共3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及不同等级的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云游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学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受到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到云南去旅游,看到“风成偏形树”——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3)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由于风的原因。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区别。(“风”的等级、冷热及感情色彩的理解)

(2)学生读句子,试着填上适当的风。

(3)师生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诵读“风速歌”。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的认识、了解风速。

(3)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分速,并跟气象台报告的风速比较,凡是否和接近。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秋天吗?

(2)学生回答。(师鼓励,不评价优劣)

(3)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有感情地读,要求读出韵味。

(6)学生练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欣赏。

(1)指名说出小诗写的是什么。

(2)欣赏“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3)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名这次所写内容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结构的匀称、合理。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一、教学地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①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②为什么喜欢③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准备好说话的内容。

(2)学生跟据自己选定的栏目用几分钟的时间作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得话题。(各组学生互相评议)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的态度、情感、习惯和行为举止等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让大家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林、颗”。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林、颗”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在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得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课前思考:

《秋》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这首诗确乎“小”矣,选材小,格局小。但它又不“小”,不小气,不纤细,是小中有大。一片凋零之上,竟坐着一个秋天,坐着一个凝重的季节,一个广漠的天穹,坐着如许的明澈和寥廓。这是多么空灵的境界啊!不能认为诗人仅仅是在欣赏这湖中之秋,秋中之湖。那湖边矗立着一位思考者的形象——他有着超脱、自得、旷达如湖的人生意趣,有着殷实凝重,豁朗高远如秋的心境呵。原来那红叶之上坐着的阔大的空灵,正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博大。可见,诗的空灵美,其内涵意蕴是极为深浑的。

课后反思:

本次练习的《诵读和积累》中安排了沙白的一首特别耐人寻味的小诗《秋》,学生通过反复朗诵,熟读成诵,欣赏到了小诗的神奇和隽永,并根据所配图画和自己的感受进行了合理的想像,领悟到了秋的韵味:一片凋零之上,竟坐着一个秋天,坐着一个凝重的季节,一个广漠的天穹,坐着如许的明澈和寥廓。学生或多或少形成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授后小记:

在上一次的口语交际中学生没有能够尽展风采,所以孩子们要求本次的口语交际,要让他们自己组织和交流。我很赞成孩子的想法。于是在课堂上有了我是听众,且从头至尾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是课堂上的主人,他们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另每一组选派一名评委进行打分。学生热情高涨,评委的评判也比较公正,而且具有说服力。我感觉这次的教学比较有意义,学生也能够在比较愉悦又有点紧张的气氛中展现自我。

课前思考:

1.关于对各种风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时首先要在字面上帮助学生区分风的大小、种类。在句中选择填空时,还是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搭配可以讲给学生听,如(凉风)习习、(狂风)呼啸、(暖风)熏人、(寒风)刺骨、(微风)拂面、(春风)得意、(秋风)送爽、(和风)细雨……

课后反思:

看看我学生写的诗

秋 春

天空中 花枝上,

飘着金叶一片, 绽开黄花数朵,

如一只黄蝶 如把把金号

上面乘着秋天。 里面奏着春天。

冬 夏

屋檐上 池塘里

低垂冰凌几柱, 浮着荷叶片片,

如银条闪烁 如无数璧盘

里面藏着冬天。 上面躺着夏天。

课前思考:

提供关于风的成语:

迎风招展 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

移风易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腥风血雨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引风吹火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文风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一路顺风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月露风云 比喻无用的文字。

月黑风高 比喻险恶的环境。

月白风清 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谈笑风生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栉风沐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望风披靡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望风而逃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一代风流 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血雨腥风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望风捕影 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蔚成风气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闻风丧胆 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树大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无边风月 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兴风作浪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斜风细雨 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晓风残月 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

十风五雨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满脸春风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天有不测风云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关于风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课后反思:

《秋》这首小诗太精彩了,妙在一片红叶表现了秋的神韵。虽然只有一句话,却十分的耐人寻味。上课时,一个念头,于是给学生介绍了马致远的小令《秋思》。

通过两首秋的诵读,让学生感悟,同样是秋天,在不同人的眼里,确是不同的。有的表述着悲愁的凄凉,而书上的《秋》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寄托着诗人的精神与情趣。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练习5(共3课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