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活用插图资源 让学生插上灵性的翅膀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三年级上册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课文,文章生动地反映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传神的绘画艺术技巧和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该课文所属的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而本课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因此在本课学习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只有合理使用课文插图,才能突出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几位老师同样都使用了插图,但因开发和展示的方式不同,在课堂中呈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现节录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片断一]

教师揭题后,直接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

师: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请你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插图,说说你的感受。

生:这幅画非常美。

生:这幅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

生:这幅画画的人物真多。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些美的。

[评析:教师指导学生看图非常传统,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时,也没有正确理解和开发教科书中的插图资源。课文中的三个插图,或因印刷失职,或因“真品”年久,导致画面不清楚,如果学生观看后说是“美”,那真是“假话”,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是不可取的。]

[片断二]

教师揭题后,引导学生:“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

老师出示课件,画面将长长的《清明上河图》缓缓地拉过,学生不由地发出“哇”的惊叹声。

师:(指名回答)刚才你为什么发出“哇”的惊叹声。

生:这幅画真美,所以我才发出“哇”的惊叹声。

师相机又叫了几位发出惊叹声的学生。

生:这幅画的人物这么多,而且他们的动作、神态都非常传神,所以让我非常惊叹。

生:这幅画的作者一定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画好,作者画得非常精心,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不由地发出惊叹声。

生:我从课文中了解到画这幅画的时间已距今800多年,画面还是如此清晰,非常难得,这很令我惊叹不已。

……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也真会说话。现在就让我们深入读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些语句与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描写得恰到好处,找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评析:教师合理制作和利用多媒体,重新开发插图资源,使原本模糊的画面变清晰,原本静态的画面变动态,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真实面貌。同时,能紧紧抓住学生不由自主的惊叹声,使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自然、贴切,学生的情感也是由感而发,生动地再现了学生心灵的独特感受,相比前者值得提倡。]

[片断三]

揭题前,教师出示了平时悬挂在教学楼走廊上的一幅本班学生的作品《课间十分钟》(板书:一幅名扬校内外的画)。

师:大家一定很熟悉这幅画,这是我们班××同学画的《课间十分钟》,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每天都能够看到,一些来校参观的领导和老师看到这幅画时,也不由地发出惊叹声,××同学真了不起。做为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你对此有何感受?

生:我为××同学而高兴。

生:我为我们班有××同学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因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名扬中外”词语意思后,出示课件《清明上河图》,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历史价值。

……

学习课文后,教师又出示《课间十分钟》。

师:多么生动、多么传神的《清明上河图》,真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啊!现在让我们再看看中国未来的“张择端”画的《课间十分钟》。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对中国未来的“张择端”——××同学说吗?

生:我们班的××同学肯定会成为未来的“张择端”。

生:××同学,只要认真学习,不断努力,长大后也一定能画出名扬中外的画,到时我们更会为你骄傲和自豪的。

生:××同学的《课间十分钟》的人物画得没《清明上河图》的传神,如果再学习画家张择端,你肯定更棒。

生:《课间十分钟》画的还小些,如果这幅画也画个5米多长,2米多高,那800年后,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了。(生笑)

……

师:听你们美术老师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画画,而且画得非常好,你们都是“小张择端”,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其中的一些同学肯定能画出名扬中外的画来,有信心吗?

众生:有。

师:到时老师肯定会第一个来祝贺。在这里老师先预祝你们成功!

众生:谢谢老师!

[评析:教师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素材融入了课堂教学,将学生的画与名扬中外的名画融合在一起进行相比和合成,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展示了独特的心灵感受,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为学生的生命“灵性”插上了放飞的翅膀,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性”的生动展现吗?]

[反思]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有助于学习深入理解课文,这是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但在教学实践中,还需合理开发资源,灵活运用插图,整合学生的生活,紧扣教学目标,才能使新课标倡导的资源整合和开发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才能真正使学生的“灵性”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合理开发,让插图“动”起来

在教学实际中,一些明显不利于课文理解的插图,在教学时就不能照搬照宣,必须要合理进行取舍和开发。同时,要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将课文中的插图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片断二与片断一相比,片断二非常值得借鉴。

二、灵活运用,让插图“活”起来

对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可能出现争议的插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和运用,这将更有利于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主旨,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如针对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不清晰的插图,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清晰的画面,使画面“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就能让课堂活起来。这将成为教学的范例。

三、整合生活,让插图充满“灵性”

显然,文中插图有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利用插图还不足以更深入理解课文(主旨),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与教材进行整合。如片断三旁引了一幅本班学生的美术作品《课间十分钟》,并将其与《清明上河图》进行对照和融合,从而使课堂充满灵性,学生的灵性得以自由地展现。

四、紧扣目标,让插图“放飞生命的灵性”

任何离开目标落实和达成的运用和开发插图资源都是多余和无效的。片断三中的旁引图画,就是为了努力营造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氛围。教师旁引了学生的作品,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利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使得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灵性”得以放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